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永嘉大師說境界

永嘉大師說境界

永嘉大師說境界



我們刻苦修行佛法,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修行程度,只能用佛經或者開了悟的祖師的話來評判。因為佛法就像一個大圓月,佛陀理解的這個圓月就寫在佛經上面了,而開悟祖師理解的這個圓月就寫在祖語裡面。當然更多的是一般法師所告訴我們的,他理解的佛法圓月。

為什麼要變得這麼麻煩呢?因為時代不同,人們的生活空間、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等改變很大。佛陀時期,佛陀用當時最貼切的語言來說,當時的人們就很容易理解。如果我們當時出生在佛陀的身邊,所謂值佛出世,那是我們命好,很容易就得到最容易理解的佛法,但是這樣的人有幾個呢?真的是太少太少。


因為,這是在兩千多年前印度發生的事情了,語言、環境、條件、事件……甚至氣溫都已經完全不同,這些不同,都會造成說法的人採取的說法方式變化。因為佛陀說法,所謂十二部經,不要說當時的語言環境了,就光是比喻,我們就因為沒有經驗而很難理解。所以,我們現在看起佛經來,會有重重的困難。


同樣,距離我們有一千多年的祖師們的言辭也有類似的問題。只是他們的言說是在中國本土上進行的,一切典故和說法以及比喻等與我們比較接近,相對來說我們好理解一些。所以,他們的指月就能讓我們比較容易接受。但畢竟不是佛陀本人所說,他們對圓月的闡釋就有待考證。


好在祖師們也不孤獨,代代有人對他們進行評價,而且參與評價的很多人也是開了悟的。所以,我們可以有很多的選擇,尋找與自己有緣份的祖師,看他們的語錄,按照他們的教誨去做。當然,現代也有很多的高僧大德,也在不停地為我們闡釋著佛陀的經典,生髮很多新的見解與認識,供我們參考選擇。

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古德傳燈,歷代授受」。不管如何,我們自己心中應該有一盞明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應該怎麼做。自己經過七年來的體驗,心中也確立了一盞明燈,那就是永嘉大師給我們留下的這面「空」鏡,對照這面「空」鏡,就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下面這段是永嘉大師對於聲聞緣覺境界的描述:「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因為,聲聞緣覺是真正證到「空」性的人,他們是能夠做到這樣的人,對比我們自己,一看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接著,永嘉大師又把菩薩的境界描述出來了:「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菩薩證到了「空」性,但是不迷惑於「空」境。所謂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為度眾生不入涅槃。


最後,永嘉大師還把佛的境界描述出來了:「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台寶閣,嚴土化生。」


佛是菩薩圓滿修行的一個標誌,所謂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柏山法眼寺 的精彩文章:

TAG:黃柏山法眼寺 |
您可能感興趣

永嘉大師證道歌
中國玉雕大師崔磊說和田玉
盆景大師王永康的人生軌跡
弘一大師書法的禪境,帶你走進大師的境界!
偽畫界里的大師
《永嘉大師證道歌》一
國學大師章太炎:喜歡黎元洪 卻對袁世凱大罵不止
大師——吳昌碩
海派大師戴敦邦老師精品
盆景大師作品賞析——鄭永泰
【佛典故事】大師足跡——慧遠大師
瑜伽大師——宋光明老師
少康大師往生日 追憶祖師懿德大行
藝術大師黃永玉為什麼長壽
美玉秀秀大師鑒寶
盆景大師—汪菊淵
蘇局仙大師,書法欣賞,書法養生的三大境界
清代易學大師——江永
新派武俠小說界的五大宗師,除此之外再無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