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坑比坐馬桶更健康 高血壓患者除外
□金陵晚報記者李有明
通訊員楊璞
很多年前,人們大便時都是蹲坑。如今,馬桶走進了千家萬戶,蹲坑已經很少見了。很多人習慣了坐馬桶,在一些公共廁所蹲坑時,反而不習慣。
在醫學上,蹲坑和坐馬桶,哪種大便方式更健康,其實一直有爭議。最近,西悉尼大學胃腸病學家何永燊(VincentHo)為公眾揭露了蹲便的幾大好處,證明蹲便比坐便更健康。
蹲坑比坐馬桶更易排便
大便方式和人的健康有關,這讓不少人覺得難以想像。其實,從大便的過程來分析,就不難理解了。
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主任王元釗介紹,排大便之前,直腸里充滿糞便,直腸會自動收縮,使肛管表面的肌肉放鬆。然後,環繞在直腸周圍的恥骨直腸肌會拉動直腸,形成一個直腸肛管角。排便時,恥骨直腸肌會放鬆,同時直腸肛管角將變大。「實踐證明,蹲便的方式會讓肛管角進一步擴大,從而為糞便提供一條更直、更順暢的通道,輕鬆排便。」王元釗說。
此前,以色列調查員多夫·斯里若夫(DovSikirov)曾選取28名健康的志願者進行實驗,記錄他們坐便和蹲便的排便時長和困難程度。實驗過程中,志願者會在三種不同情況下排便:坐在42厘米高的馬桶上、坐在32厘米高的馬桶上和蹲在一個塑料容器上。整個實驗過程中,調查員為他們的每一種排便姿勢記錄6次數據。調查結果顯示,蹲便的平均排便時長為51秒,坐在32厘米高的馬桶上平均排便時長為114秒,坐在42厘米高的馬桶上平均排便時長為130秒。這說明,蹲便比坐著排便更容易用力。
高血壓患者盡量坐著排便
從廣泛的角度來看,蹲便比坐便更容易排便,也更有利於健康。但這不是絕對的,會因人而異。王元釗說,蹲便不是完美的排便姿勢。比如,對慢傳輸性便秘患者和中風患者而言,坐便要比蹲便更合適。此外,蹲便會導致血壓小幅上升,對於高血壓病人來說也有一定危險。
坐馬桶排便的最大優勢,是能讓身體更放鬆,且容易防止發生意外。「對於便秘的患者,如廁時間比較長,坐式如廁比較好。」王元釗說。需要提醒的是,蹲廁超過3分鐘,會直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容易引發痔瘡,且病情的輕重與時間長短有關,時間越長發病幾率越高。
對大多數人來說,蹲著排便比坐著排便更有保健效果。蹲著如廁,能拉伸人體的很多經絡,比如膽經、腎經和胃經等。蹲便的姿勢,讓肛門周圍肌肉會更放鬆,可以緩解大便梗阻的現象,而且下蹲的姿勢可以使腹壓增大,有助於順暢排便。
看手機或報紙不利於排便
不少人排便時,習慣看報紙或者看手機,其實,這並不是健康排便方式。王元釗提醒,無論是蹲著排便還是坐著排便,要想排便順利,有四點要特別注意。
第一,排便感覺明顯時要立即如廁,憋著並不好。而且,不要一邊上廁所一邊看報紙或玩手機,否則會因為分散精力而影響排便。
第二,不要久蹲廁所。如果蹲廁時間超過5分鐘仍無便意,就應結束。尤其是一些人坐在馬桶上,一直沒有便意,但仍在等待,這其實更不利於排便。
第三,排便不可用力過猛,否則容易對肛門造成損傷。排便時應慢慢增加力量,順勢用力。如果便秘、排便困難,用力不僅不利於排便,反而可能增加心腦血管壓力,許多心臟病患者在廁所突然發作,就是因為用力不當,大便沒排下來,血管先爆了。排便不暢時,適當提肛更有效。
第四,大便結束後,應先抬起臀部,再慢慢直腰站立,以防眩暈或暈厥。
此外,王元釗教便秘患者一個有助排便的自然療法:坐在盛有大約2000毫升熱水的便盆上熏蒸,熱氣的刺激可增強腸蠕動並軟化糞便,從而有利排出。





TAG:金陵晚報 |
※高血壓患者如何保持「健康血壓」
※高血壓患者如何保持「健康血壓」?
※高血壓患者喝酸奶可促進健康
※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如何做只健康的小松鼠,正確吃堅果
※高溫天血壓波動大 高血壓患者這樣吃來穩住血壓
※高血壓如何游泳鍛煉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能喝紅葡萄酒嗎
※高血壓患者如何過冬
※瑜伽是高血壓患者的健身選擇嗎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以懷孕嗎?七大人群容易患妊娠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不上班血壓的波動更大
※高血壓患者如何安度酷夏
※高血壓患者不用愁,每天堅持喝一點,平穩降血壓更健康
※高血壓患者能否跑步?
※高血壓的「救命草」?飯後喝幾口,降血壓更健康
※高血壓患者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高血壓患者穩定血壓 記住這個飲食順口溜很重要
※高血壓患者最好晚上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