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慈悲心是一切安樂之因緣

慈悲心是一切安樂之因緣

慈悲心是一切安樂之因緣



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老子有一天把弟子叫到床邊,張開口,用手一指嘴巴,問弟子:「你們看到了什麼?」

在場的弟子沒人能夠回答出,老子說:「滿齒不存,舌頭猶在。」


就是說牙齒雖硬,但是壽命不長。牙齒雖然長得滿滿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牙齒很快會掉光,壽命是有限的;舌頭雖軟但是生命力極強,雖然沒有牙齒了你的舌頭照樣可以幫助你活在這個世界上。


做人脾氣太大,硬傷會損害你的命,所以任何事情剛則斷,太硬了就會折斷。一個人不能太硬,太硬的話,家庭不會和睦,交朋友不能延續。舌頭雖軟但柔能克剛,舌頭一卷講好話,「對不起,我下次再也不做了」,對方脾氣很快就會下來。


心猶如舌,心如果軟一點,就會產生慈悲心,一個人心要軟,一個經常心軟的人就會有慈悲心。很多人心很硬,慈悲心就不夠。慈悲會給你帶來永恆的生命,當一個人覺得別人很可憐的時候,你的生命會永恆,因為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你懂得愛護別人的慧命。希望大家學習慈悲、運用慈悲,就會得到永恆的生命。

慈悲心是一切安樂之因緣



佛菩薩在經文中說到:慈悲心是一切安樂之因緣。多想想別人是好人,自己的心才能夠得到平安、快樂。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慈悲心。佛法以菩提心為正因,菩提心就是慈善心,所學的佛法有慈悲心時,才是正確的因果、正確的因緣……


佛菩薩在經文中說到: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如果一個人具有善良的心、慈悲的心,這個人就是菩薩的化身。要常生佛性,如孝順、慈悲等。慈是人的本性,悲憫眾生是根性。幫助別人、樂善好施可以得到幸福和快樂,即助人為樂。


『智慧的佛法、慈悲的佛心』

來源 佛法正能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海禪心 的精彩文章:

增加一份定力,就會減去一份痛苦
當代人充滿痛苦煩惱的根源是什麼?
你可以不信宗教,但至少得信因果!
美在人生中,用禪修來發現
生活處處皆學問,人生時時需修行

TAG:香海禪心 |

您可能感興趣

山靜似太古,一念慈悲心
慈禧的慈悲心
靠慈悲心可以完美地解決一切問題
修行,最怕的是失去慈悲心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人是需要有慈悲心的,成熟
說話之道,就是抱著一顆慈悲心說話
面對境界時如何保持「慈悲心」?
無私的慈悲心,才是世間最好的財富
修行,最怕的是失去慈悲心!
菩薩的前身九色鹿,慈悲心深厚,救的卻是壞人
慈悲心是否會轉化為執著?
菩薩以大慈悲心方便化身
如何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以慈悲心為根基而立 鬼神便不能隨心所欲
如何智慧地處理慈悲心
佛教 你有慈悲心,你就很厲害
只為自己所愛而修慈悲心,這「有愛」的情分便是無明
最佳的養生方法是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