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術的原理及應用淺析
利維坦按:與鍊金術存在本質上的不同,召喚術更像是一門語言學,旨在進行信息的交互,而非硬魔法。召喚術士通過特定法門與目標進行溝通,請求或是強迫其幫助自己實現目標。這也是召喚術實施過程中最與眾不同、最艱難的一點——你得會說話。
題圖來自魔典《巴布的實用魔法基本條約》中《召喚魔法理論》章節。
回溯歷史上幾次較為著名的召喚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實施召喚術的形式從來就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最終都導向了同一個階段性目的——溝通。
而無論是藉助於術,還是藉助於器,亦或是更高級的一類別——只憑召喚者的精神主動力,一次召喚術的成功實施都可以劃分為兩個環節:先是與被召喚者建立聯繫,然後實現被召喚者的空間位移(實體或是靈體)。
而事實上,大部分的召喚事件都因為卡在了第二個環節而失敗。大部分祈雨術士、傳道者,乃至招魂人士也都栽在了這一環節上——其中不乏有能人曾與被召喚者成功建立聯繫,卻因對方的反饋消極而顏面掃地,這也是1692年發生在美國的塞勒姆女巫審判案的真實原因之一。
1692年塞勒姆女巫審判案
請求保釋11位被控告者的請願書
這場持續一年的審巫案共抓捕了200餘名女巫,最後絞死19名,亂石砸死1名,另外還有5名死於獄中,雖說其中大部分是普通婦女,但也不乏有高人在施法失敗之後獲刑。
塞勒姆鎮上的牧師住宅,女巫審判開始的地方
從這一方面來講,召喚術的成功與否不僅在於能否找到對方,更在於對方是否賞臉。除了強行擄略性質的召喚綁架(比如《七龍珠》中對神龍的召喚),召喚行為在大部分時間都是一種「你情我願」的契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西遊記》中潑猴對土地公的召喚,並非客觀條件上的召喚綁架,而是職場暴力。
學術上習慣於依被召喚者的屬性而將召喚術分為「物、靈、者」三類。
物:
點擊播放 GIF/102K
前蘇聯超能力者尼娜?庫拉克依娜(Nina Kulagina)
指的是對不具備靈性的實體進行召喚。受限於溝通的障礙,這種召喚術是通過擠壓被召物周邊空間的空氣而實現的,因此在空間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最為常見的形式便是隔空取物,很多在此法上小有所成的召喚術士,最後都走上了魔術師、小偷等職業道路。
此處需要做一些辨析的,是日本傳統文化中常常提到的物靈概念。日本的傳統觀念認為「物因積年而靈」。不論是鄉野間生長的草木,還是茅坑前用來墊腳的臭磚頭,甚至是穿了好幾年的大褲衩,承載過一定歲月的東西都是具備靈性的。對此,毛丹青還曾有過一番見聞:
我認識一位北海道大叔,
整年開挖土機。
每次出工都對挖土機說:
「你早,今天又要麻煩你了!」
然後精神飽滿,輕身躍入駕駛室,
隨後一股濃煙從挖土機下冒出,
他與它近乎接體的狀態。
但當我們在對召喚術進行研究的時候,對「物」的定義則為「無法自我繁殖與生長的非自然物」——生物與可自主傳播、運行、變形的人工程序自然不在此列。
靈:
與物召相對的便是對虛靈體的召喚。雖然可能最後得到的只是一句話,再好點不過一個靈體的實時投影,但這種對靈體的召喚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召喚術,因為它完成了與靈體溝通並獲得准許的全部過程。
靈召事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阿拉丁手中那盞神燈,手搓神燈的行為便是與燈神取得聯繫的過程。而世界各地的傳說中都有出現的祈雨行為,在這裡屬於一個疑難雜點——因為我們不知道你究竟是召喚來了雨水,還是說服了司雨神來幫助降雨,這使得祈雨行為在這其中難以被統一定性為物召還是靈召。人們只有憑藉具體的行為方式來做猜測。
坐落在亳州街頭的商王祈雨雕像
商朝的開國君主——商湯在滅夏桀統天下之後,終於迎來了五年大旱。在各種祭祀祈雨的方法都放了一系列啞炮之後,忠心不二的巫師說不妨燎人祀天。
燎人祀天的意思,其實是「燒個人到天上跟各路神仙報信,說明情況」。這裡順便說一下,在夏商周三代及以前,如需燎人,都是由部落中職位最高的巫師(或者君主)自焚升天,春秋以後才慢慢改為燔燒地位較低的巫師或者殘疾人。
於是,在桑山之林,偉大的商湯王將自己和一頭黑公牛一起,置於木柴堆之上,焚燒自己以祈雨:
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
萬夫有罪,在餘一人。
無以一人之不敏,
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
——《呂氏春秋·順民篇》
巫師根據卦象顯示的時間,點燃了柴堆。不料在柴堆剛燃起沒多久,突然開始打雷下大雨,澆滅了柴堆,解救了商湯王。
我們基本可以認定,商湯王的祈雨術,便應歸屬於靈召一類。
相比之下,筆仙碟仙之類的占卜靈,則屬於典型的靈召:既有信息交換產生,被召喚者實體也不會出現——當然也有意外,這也是為什麼在此類召喚術的結尾,都需要走一個「送靈」的流程,否則很有可能便會演化成第三類——對「者」的召喚。
者:
中世紀著名神秘學者約翰·迪和愛德華·凱利正在召喚靈體
不難猜測,召喚學上對「者」的定義是「實體化的靈體」,兼具前文中二者的特性。而相比於靈召,者召最為關鍵的是,如何解決實靈體的空間位移。
萬幸的是,無論是用血祭的代價召喚出來的撒旦,還是通過虔心禱告召喚出來的聖賢,亦或從高維空間召喚來的高維靈體(也曾被誤認為有神格的聖賢),被召喚者往往足夠強大,他們能夠輕易幫助施法的術士解決這一問題。
而施法術士所需要做的,只是建立聯繫和發出邀請。
當然還有召喚環境的搭建,這才是召喚術中最高深的學問。
在了解召喚術的基本原理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下電話的工作原理:
1. 當發話者拿起電話機對著送話器講話時,聲帶的振動激勵空氣振動,形成聲波。
2. 聲波作用於送話器上,使之產生電流,稱為話音電流。
3. 話音電流沿著線路傳送到對方電話機的受話器內。
4. 而受話器作用與送話器剛好相反——把電流轉化為聲波,通過空氣傳至人的耳朵中。
所涉及的必要條件包括:轉化信息形式的送話器,以及傳輸信息的介質機制。
召喚術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的法術,亦是如此。當然對於者召法術,還有需要搭建一個允許被召喚者位移落定的坐標和環境。
多雷在1866年所創作的所羅門王版畫
歷史上最著名的召喚術士,當屬聖經中提到的以色列君主所羅門王(公元前961-922年在位)。此人曾與惡魔之王Berial訂立契約,得到了指揮地獄裡所有惡魔的力量,他用自己的魔法戒指在每個惡魔的脖頸上列印,驅使它們為自己服務。作為回報,他將在死後把自己的靈魂獻給Berial。
為了給後代傳授召喚之術,他把自己用於召喚的咒文都寫下來,成冊《所羅門之鑰》,其中便提到了被稱為「所羅門之英靈」的七十二大惡魔;所羅門把他們封在黃銅瓶中,在有用的時候召喚來,驅使他們做事,為以色列帝國增添榮耀。
《所羅門之鑰》中所記載的召喚術,是現代西方神秘學中召喚術的一大根源。其中大多以陣術為主,並且有一個統一的陣術原型,這便是知名度最高的神秘學符號——pentacle。正如上文所言,特定的陣術為被召喚者提供了降臨的環境,同時也為召喚術士提供安全保障。
17世紀《所羅門之鑰》義大利譯版中出現的陣術符號pentacle
大多數中文文獻中,將「pentacle」一詞直接翻譯為「五芒星」,實為大誤——這是不會數數還是咋滴?
雖然《所羅門之鑰》中所記載的部分陣術是以五芒星作為基礎,但實際上兩者只是不同情境下的變種,可謂殊途同歸。現在的以色列國旗,仍採用了pentacle所象徵的大衛星。
對於72尊大惡魔,每位都有與之對應的召喚陣,
其中還包括魔界之王——路西法的畫像
1. 在實行召喚術之前,術士需先保持49天不洗澡,使身體散發著惡魔所喜愛的污穢之氣。隨後,術士需要在一個空曠且無人打擾的地方開始布陣。陣圖外圈的環形會形成一個結界,隔絕惡魔以保安全。而陣中所描繪的圖形,則可以理解為各位大惡魔的私人電話。
2. 術士開始吟唱降魔咒文以召喚惡魔。咒文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倒讀彌撒教典里的文章;二是神殿祭儀所用到的文字,還有一種咒文被稱為「異言「。所謂的異言又稱玄音,即是不屬於任何一種語言體系,而凝聚精神力所發出的特殊聲音,藏傳佛教中的蓮花生大師在入藏後不久埋下的一部伏藏,便記載了印度佛教的集大成者龍樹對於異言的一番研究。所有的咒文,都旨在與惡魔進行溝通——或是阿諛奉承,或是進行威脅。
3. 此外,極個別等級較高的惡魔則需要動用所羅門的戒指來輔助召喚。而對於那些自稱為所羅門僕人的後來者來說,人手一隻戒指顯然不太可能。於是後人便開始想方設法來引誘惡魔現身,其中便包括歌舞、血祭,乃至喜聞樂見的群P場景。通常召喚儀式與咒文必須不停息地持續24小時以上,才能成功召喚出惡魔。
庫布里克的電影《大開眼界》中,展示了極具宗教意味的性交派對
4. 惡魔即將出現的時候,空氣中會逐漸瀰漫開腐臭的味道,濕氣會變得很重,現身後的惡魔會被陣中線條的交點所禁錮,以防止其做出壞事。而此時便是考驗召喚術士真本事的時候,曾經有一位18世紀的德國召喚術士,在惡魔出現的瞬間被嚇得尿失禁了……尿液順著大腿流到地上,流出魔法陣,惡魔藉此脫離禁錮,得以反噬術士。
5. 如果惡魔不肯幫忙,可能就需要術士跳出圓圈與其進行交涉。但這種情況少有發生,一是惡魔如果答應幫忙,則相應的可以朝術士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術士可以在圈中將契約書寫在羊皮卷上扔出,讓惡魔署名,大部分惡魔都樂此不疲;二是膽敢將自己暴露在惡魔面前不做隔絕的術士,不是手持聖物便是道行極高,不用等他跳出圈,惡魔便會表示順服。
實際上,目前主流的觀點對《所羅門之鑰》的起源致以了嚴重懷疑。有學者曾明確指出,早在14世紀的古希臘魔典中就有《所羅門之鑰》所記載內容的雛形。不僅如此,大部分現代學者還推測此書的真實作者是中世紀一幫隱於歷史中的術士,借所羅門之名向世人傳遞魔鬼的訊息。
1934年,當地《盛京時報》上對墜龍事件的報道
1934年8月8日發生在遼寧營口的墜龍事件是一次失敗的召喚綁架。該龍雖然被能人成功召喚,但卻慘死蘆葦叢間。根據解放前營口當地報紙《盛京時報》的記載,在同年7月28日,此龍就在營口從天降於鬧市間,掀翻了貨運火車,並導致9人死亡。眾人澆水以維持它生理機能,誦經辟祐,終於在一場幾天後的暴雨中離開。未曾想這位高人在數日後再度實施召喚,蛟龍落地卻已奄奄一息,化為骸骨。
但其實要比較東西方神秘學中關於召喚術的運用,我們還是能夠發現各自的偏重極為不同。無論是趕屍術師召喚來的「勞動力」,還是上文所提到的碟仙筆仙各種精神形態,乃至日本傳說中召喚物靈的種種事迹,都屬於靈召的範疇。西方神秘學從業者反倒對召喚實體更為感興趣,好在殊途同歸。正如克勞利在《法之書》中所提到的:
所謂魔法,就是能以意念力引起變化的一種科學。
人類可憑自我意識成為神明,或是用人類的意識控制物質運動。
召喚一事雖在理論上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其背後所隱匿的規則與禁忌可謂繁雜至極,稍有不慎便會導致難以預計的後果。對於心懷科學主義價值觀我們而言,反倒不如通過動漫和遊戲來實現這個略顯中二的夢想——比如有著十多年歷史的大型二次元IP Fate系列。
在動畫《Fate/stay night》和《Fate/Zero》中,魔術師通過聖遺物(英靈生前使用過的物品)藉由聖杯的力量可以將古今中外的知名人物,如亞瑟王、圓桌騎士、亞歷山大大帝和吉爾伽美什等召喚至現實世界中,互相廝殺爭奪聖杯。
手游《Fate/Grand Order》中可召喚的古今中外神話及史實中英靈角色
而在最近大火的Fate系列手游《Fate/Grand Order》,一位玩家更是可以召喚數以百計的英靈,並與他們一起穿梭於世界拯救人類的未來,除了歷史中的真實人物荊軻、呂布、凱撒大帝、開膛手傑克等,還有許多神話產物,如凱爾特神話中的斯卡哈、庫丘林,甚至還包含一些抽象概念的角色,如遊戲中最新實裝的新從者——童謠。同時在遊戲中,也出現了前文曾提及的所羅門王和他的父親大衛。
《Fate/Grand Order》中的「童謠」是對童話繪本的統稱,
作為「孩子們的英雄」成為英靈
而《Fate/Grand Order》的有趣之處,恰恰在於對召喚出的英靈人物塑造得極富魅力,再輔以代入感極強的劇情,讓人忍不住想看下去故事究竟會如何發展,與這些召喚出的英靈之間又會產生怎樣的羈絆。
再會


※一部你永遠別想看到的電影
※「死亡醫生」傑克的信仰
※「天堂之門」自殺事件
※為何我們謊話連篇卻心無愧疚?
※半個多世紀前,他們就想把汽車開上天
TAG:利維坦 |
※淺析:藝術與動物自然的結合
※水處理技術當中RO是什麼?淺析RO的原理及特點
※淺析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關係
※淺析RTO在製藥行業有機廢氣治理的應用
※淺析黃帝醫用祝由術治病之機理
※中醫對於小兒嘔吐的辯證與調理思路淺析
※《海賊王》淺析體術流派 誰的體術是最強的?
※淺析碳纖維布加固破壞原理及施工工藝
※應用、演算法、晶元,「三位一體」淺析語音識別
※淺析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及特點
※核彈也能造福人類——淺析核武器爆炸在非軍事領域的應用
※淺析中國畫色彩運用的特點,你覺得在理嗎?
※淺析ReDoS的原理與實踐
※淺析沉香與風水的秘密
※淺析陳氏太極拳與形意拳技擊原理 此稿已被收藏不傳
※淺析國內處理含磷廢水的主要方法!
※淺析日本動畫對原作改編及看法
※淺析電鍍廢水的處理的特點-工藝及流程,讓你了解更多
※淺析書法的「神韻」與「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