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科研人員佔領科技部
研究人員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科技部門外集會。圖片來源:Victor R. Caivano/AP
2016年12月,數千名年輕研究人員佔領了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阿根廷科技部,他們對經費預算削減表示憤怒,認為這否定了他們在該國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理事會(CONICET)的永久性工作。
此次佔領事件是阿根廷科學家在對去年的科研預算長達數月的抗議中採取的最極端行動,也是毛里西奧·馬克里擔任總統後的首次抗議。而且,佔領事件似乎的確取得了一定收穫:很多參與佔領的人士已經獲得延長職位的許可。
在12月19日那一周,約有200人夜宿科技部大樓,還有1000多人參加了外面的集會。隨後在12月23日,科技部官員為了分散眾人達成一項妥協。即未來將不會有另外的永久性研究崗位,但CONICET數千名臨時科學家可以將其合約至少延長一年。
「我們的抗議起到了作用。這是一次歷史性的事件。它避免了數千名青年科研人員拿不到工資就離開崗位。」參與抗議的心理學者María Julia Hermida說。Hermida受CONICET資助,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私立醫學教育和臨床研究中心工作。她曾希望可以獲得CONICET的永久性工作,但目前正在用職位延長勉強應對。
儘管如此,這項協議仍然未能解決研究人員的問題,科學家說。「它僅僅是一個緩解性的解決方案。」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農藝學院遺傳學者Andrés Cernadas說。12月29日,約200名科學家聚集在科爾多瓦國家天文台討論如何繼續開展爭取新永久性工作與更高科學預算的運動。
CONICET是一家擁有9600名研究人員的科研機構,據2013年公布的國家創新計劃,該機構曾希望到2019年將其員工擴增10%。它似乎正在實現目標。當馬克里在2015年12月擔任總統後,他承諾進一步提高阿根廷的科學開支。據悉,去年約有1500名科研人員應聘CONICET新工作崗位,其中874人收到了較積極的評價。(晉楠)
《中國科學報》 (2017-01-10 第3版 國際)


※模型預測寨卡病毒在美傳播風險
※科學家發現肉豆蔻科植物合生雄蕊柱的起源變異大
※「人工血液」項目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鱗翅讓蝴蝶飛得更高
※過去半世紀內中亞水塔正在強烈萎縮
TAG:科學網 |
※國際科研團隊成功解碼大麥基因組圖譜 華裔科學家領銜澳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陶光明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後講師等科研人員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科研助理、技術人員、工作人員招聘
※毛髮科研技術哪家強?顏克海毛髮研究院生髮團隊
※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梁麗嫻教授課題組碩博士、科研助理招聘
※科學研究及科研人員的素養之我見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實驗室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博士後、科研助理、細胞培養技術員、行政助理招聘
※做科研的文科生
※中山大學功能生物醫用材料團隊招聘博士後和科研副研究員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國家科研科普基地」正式揭牌
※華人科學家獲世界權威腫瘤機構科研成就獎
※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科研骨幹研修班開班
※南京金邦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項目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
※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張福才課題組招聘研究助理教授、博士後和科研助理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袁平課題組招聘博士後和科研人員
※中山大學周文良教授課題組招聘上皮細胞生理病理研究專職科研人員及博士後
※陽谷風濕類風濕專科醫院科研項目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
※美國工程院新科院士張東曉:科研評價體系怎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