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美國工程院新科院士張東曉:科研評價體系怎麼改?

美國工程院新科院士張東曉:科研評價體系怎麼改?

美國工程院新科院士張東曉:科研評價體系怎麼改?



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張東曉

編者按:


美國東部時間2月8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17年新科院士名單,84名院士、22名外籍院士當選。今年的新科院士名單中有多位華人上榜,其中,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張東曉教授因多孔介質流體隨機模擬的先驅工作而當選。


近日,《知識分子》對話新晉NAE院士張東曉。作為東、西方教育的親歷者,如今已是北大工學院「掌舵人」的張東曉對於科研評價體系改革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此為「雙一流建設大家談」專欄系列的第二篇。


撰文 | 呂浩然

責編| 陳曉雪

「質」與「量」的差異


作為東、西方教育及評價體系的親歷者,張東曉坦陳,中國與西方的評價體系確實存在差異。


23歲(1990年)到美國攻讀碩士,26歲取得博士學位,36歲做正教授。在兩年半的時間裡,張東曉不僅完成了由地質工程到水文學的專業轉換,還順利拿下了博士學位。「這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竟中國的學制在時間上是有要求的,但在更加重視『質量』的西方卻允許甚至鼓勵這樣特殊的案例」,張東曉說。


「國外可能更重視『質量』:導師、同行會對候選人的工作做出評估,如果認為候選人的研究有深度、有價值,符合其『質量標準』,即可拿到相應的學位或者某個職稱;而國內可能更重視硬性的『數量』,例如必須學習或工作足夠的年限,或者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文章累計獲得多少影響因子。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都是畢業或晉陞的『硬指標』」。不同的評價標準原本各有利弊,當然產生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不僅如此,張東曉也指出,近年來國內以發表CNS(Cell、Nature、Science雜誌的簡稱)為目的的研究風氣「有些過頭了」,在高水平的學術期刊發表研究成果本是一件好事,但以此為目的去做科研,甚至去迎合期刊的「口味」,這與研究的本質有所悖離,「在國外一流大學,有CNS文章發表,大家都會感到高興,卻不會以此或其它高影響因子文章作為唯一的評價指標,那是三流大學的做法」。


「以北大工學院六個系中的材料與力學兩個領域為例,材料的雜誌影響力都相對較高,文章的發表周期也很快,力學的雜誌卻恰恰相反」,張東曉表示,如果兩篇文章同時發表在這兩個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上,儘管對其領域所產生的推動意義和價值在長期來講可能差不多,但在國內的評價體系下則可能對研究者產生不公平的影響,「流體力學頂尖的學術雜誌之一,JFM(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影響因子只有二點多,如果放在材料領域卻是很不起眼的。如果單純以論文發表期刊影響因子為衡量標準,那麼工學院所有的獎勵或晉陞機會都要給材料系老師,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不僅如此,一個相對殘酷的事實是,有些研究成果儘管極大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卻永遠都不可能發表在CNS這類雜誌上,因為每個雜誌涉及的專業領域不同,興趣點也不一樣。」張東曉說。


「所以在評價一位研究者的工作時,要進行綜合的考量,需要同行的評價和認可,而不是單純地設置一個條框,以文章數量、影響因子數量來衡量」,張東曉指出,「在同行中得到什麼樣的尊重,獲得什麼樣的認可,是否是重量級學術協會或機構的成員,獲得了哪些專業領域的榮譽,哪些工作對其所在領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這些都可以為綜合評價一位研究者的工作提供參考,而不是單純以CNS發表文章數量、影響因子大小作為依據」。


對北大工學院「動刀」

十年前,張東曉參與創辦了北大工學院,他出任副院長,主抓人才引進、教職員工的評估晉陞和學院的戰略發展。2010年,張東曉全職回國擔任工學院常務副院長,並於2013年從創院院長、中科院院士陳十一手中接棒,擔任院長職務。


北大工學院重建之初,就以世界一流工學院為目標,採用與國際接軌的院長負責制、教授治學(院)、預聘制、年薪制以及國際化、個性化的人才培養體制。經過十年的摸索和發展,工學院作為北京大學教學、科研和管理改革的試驗田,在學生培養、學術人才引進、教師隊伍建設、學科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對於一個學院,人才是根本,而人才引進、培養和評價體系是保障。張東曉博士畢業後先後擔任了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資深研究員、俄克拉荷馬大學石油和地質工程系米勒講席正教授(終身制)、美國南加州大學Marshall講席正教授(終身制)。這些經歷使他對美國大學、科研機構有深入的了解。在洞察到中國高校在人才引進和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時,結合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當時的國情,工學院探索了一套全新的評估體系。


「在選任制度上,我們在北大率先開始了預聘制(Tenure-Track)的嘗試,這也是西方較為普遍的形式」,張東曉解釋道。所謂預聘制是根據教員的具體情況,北大工學院與其簽訂三年或六年的合同。在合同期滿的六個月前開始對其進行考核。該考核程序包括本人填寫教學、科研和服務業績表,國內外同行對其業績和水平進行評價,教授評審委員會形成評估建議,院、校學術委員會形成最終評估意見等,「在評估的過程中,工學院會徵求10位國內外同行對於被評估者的評估信,國外7封,國內3封。因而能夠客觀地評價該教員的學術水平,是否對其所在領域做出了深入的工作和具有影響力的貢獻」。


合同期滿且評估結果不合格者,將無法繼續留任工學院,這打破了以往高校教師工作形同「鐵飯碗」的局面,以「優勝劣汰」的方式提升了教職員工的整體素質水平。在這一新機制的保障下,北大工學院現擁有「院士」「長江」「傑青」等國家級頭銜的人才佔全部教員的50%以上,「正因為有這麼好的教員,北大工學院的人均科研經費、人均科研產出也是最高的,去年工學院的科研綜合評分在北大所有的院系裡名列第一,比第二名要高出很多」。

管理者的深遠影響


從一名海外學者,到如今北京大學工學院的管理者,身份的轉變和責任的增加並沒有讓張東曉改變對學術的執著。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之外,張東曉仍會在周末開組會,帶領學生和相關研究人員一起探討科研工作。談起此次當選NAE院士,張東曉表示,「NAE對於院士的提名和選舉過程非常嚴謹,只要你的研究工作有價值,或者說對於行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麼當選其院士就應該是情理之中了」。用他的話講,「也僅是一份榮譽而已」。


張東曉全職回國工作多年,這次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還有一個小插曲,美國國家工程院在最初的新聞發布中誤用了張東曉回國以前的單位,「但在查看原始提名資料後在網站上及時做了更正」,張東曉笑道。


如今,在張東曉看來,作為北大工學院的管理者,改革學院制度、完善評價體系等工作,可能影響力和社會價值更大。他解釋道,「至少對於國內的高校生態來講,是這樣的。當你看到制度的建立產生了良好的循環和深遠的影響,你會覺得這比只是做一個學者,貢獻更大」。


「正如我一開始就主抓人才引進、教員評估和戰略發展,到後來擔任院長、主持全面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就是,北大工學院建立了系統的體制機制和規章制度。單靠個人魅力的管理,產生的影響是短暫的。如果我們建立了好的制度、好的規範,並且不斷完善,將來不管誰接任院長,都可以良性地運轉下去。」張東曉最後說道。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第一名中國博士生
VX神經毒劑的解藥——藏在轉基因羊奶中
從一門課誕生大疆:獨角獸背後的科學家
7個類地行星首次被發現;馬的進化成謎
魯白:人工智慧不會取代人腦,因為……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以新科技新產業引領新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緣何青睞合力創科?
北科大張學記教授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要把抗癌科研項目做成「國家名片」
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張中華被授予「俄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調研康美甘肅西部中藥城
中科院洪國藩院士基礎科學理論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發明
台大地質科學系、中央研究院院士江博明逝世
中國電磁彈射技術之父」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院士
?三院士聯名撰文談科研成果評價
最新諾獎預測出爐:華裔女科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張遠成熱門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海歸赤子 科技報國——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本忠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張首晟:人工智慧的三大發展支柱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面向智慧製造雲的模擬與超算技術研究與思考
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落戶南沙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煦《軍事廣大》
王國棟院士榮獲「瀋陽市科技創新功勛科學家」稱號
王京陽研究員當選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