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怎麼界定和弘揚「國學」?

怎麼界定和弘揚「國學」?

怎麼界定和弘揚「國學」?


「國學」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它的內涵與外延又該怎麼來界定?這始終是個問題。假如一定要給「國學」下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我贊同下面的提法,即「國學就是中國固有的傳統學術及其研究的學問」。

具體地說,「國學」包含有三個層面:

第一,國學是一種知識體系。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自然應該有一種最起碼的親近感與敬畏心,都應自覺成為一名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對唐詩宋詞、四書五經、《史記》、《漢書》這些內容應該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國學是一種思維智慧,是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不管中國人有沒有正式地把國學當作學問來學習,都是在國學的氛圍里成長,受到其熏陶的。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面對同樣的事情,中國人和西方人可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

第三,「國學」就是它的核心價值觀,比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應該說,這些價值觀層面的東西,才是國學最根本的。總之,要清醒地認識國學。要知道,無論是祭孔還是穿長袍馬褂,都只是形式,不容否定,國學的核心還是精神。

在強調價值理念為「國學」核心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國學」綜合性與整體性的特徵,不能把「國學」收縮為單純的精神、理論層面,而應該系統梳理「國學」演變的軌跡,區分「國學」的原生態與次生態,界定「國學」的「道」與「術」關係。現在,有很多人在那裡呼籲重歸傳統、倡導弘揚國學。這當然值得讚許。

然而,當激情漸漸消退,理性終佔上風之時,我們是否該捫心自問:我們究竟要回歸哪個傳統,我們到底是弘揚哪種國學?是回到明清?還是唐宋?抑或秦漢?甚至先秦?是依據《隋書·經籍志》所最終確定的經史子集的四部之學,還是復振《漢書·藝文志》所系統構建的六藝、諸子、詩賦等六略之學?是回歸以經典傳承為中心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的「六藝」呢,還是回歸以全人培養為宗旨的禮、樂、書、數、射、御的「六藝」?倘若連這些都沒有任何感覺,理不清頭緒,「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卻侈言國學,大談傳統,則不免是顧盼自雄,自娛自樂而已。

如何認識「國學」

現在有些人一提到國學,馬上想到讓小孩讀經,穿著長袍馬褂上課,穿著漢服唐裝祭孔,這實際上是把國學完全做歪了,假如我們文化里還有好東西的話,那是它的核心價值中還有超越時空的內涵,值得借鑒和繼承,而決不能迷戀其「骸骨」,企圖通過形式上的復古來面對現代生活的挑戰,所以,今天我們迫切需要的是懷著憂患意識來反思傳統,真正挖掘傳統中的好東西。

「國學」是個好東西,這一點恐怕沒有人能否定。然而,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國學」如同世間其他事物一樣,也有它的軟肋,也有它的局限性。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國學」依舊昌盛的清代後期,偌大的中國怎麼會在「船堅炮利」的西方列強侵略面前,被動挨打,幾無招架之力,留下極其屈辱的歷史一頁!

說到底,「國學」的不少內涵有的本身就是落後腐朽的,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封建三綱思想,這種情況,在號稱「兵學聖典」的《孫子兵法》中同樣有鮮明的反映。如它公然鼓吹「因糧於敵」、主張「掠於饒野」、「掠鄉分眾」,這就是戰爭中的「搶光」;又如它提倡在戰爭中對敵方實施「墮其城、毀其國」,這也有「燒光」、「殺光」之嫌。無怪乎曾有人稱孫子是戰爭中推行「三光」政策的「始作俑者」,話雖然說得有些刻薄,但並非子虛烏有,厚誣古人。

有的本來是正面積極的內容,但隨著時空變化,時過境遷,漸漸落後於變化了的形勢,已無法應對時代的挑戰,而成為了歷史的惰性與包袱。譬如《孫子兵法》所提倡的原始民本觀「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在其誕生的春秋戰國時代,無疑是進步的,但進入近代後,卻嚴重滯後於新型的民主要求了,因為「令民與上同意」,顯然是君主為能治之主體,而民則為受治之客體,是君主為主導而民眾為附庸。而它本身是無法順利完成轉型,變「令民與上同意」為「令上與民同意」的。

另外,以「國學」為主要表現的傳統文化理念,在許多情況下,是知行割裂的。如《孫子兵法》乍讀之下,會覺得它很愛兵,體恤士卒,視如愛子:「視卒如嬰兒」、「視卒如赤子」,云云,真的是親切動聽,令人神往。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孫子的真實想法,那可就太天真、太離譜了。其實在孫子的眼裡,士卒不過是牛羊而已,「若驅群羊,驅而來,驅而往」,所以,可以「上屋而抽其梯」,能夠「置之死地然後生,投之亡地然後存」,不存絲毫憐憫之心,只有赤裸裸的敲骨吸髓,還美其名曰「慈不掌兵」。

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學」絕對不是只有其美、沒有其惡的純粹事物,在它的身上,善與惡、真與偽、美與丑同樣交織在一起,我們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一概抹殺它,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擁有合理的內核而一味拔高它。科學理性、一分為二永遠是我們對待「國學」應有的立場與態度。在「國學熱」蓬勃興起的今天,我們對「國學」多一份冷靜、多一點客觀尤其顯得重要,注意避免因弘揚「國學」而導致對傳統文化的曲解與粉飾,為維繫定見而虛幻想像。

事實上,伴隨著國學熱的迅速興起,擔心也隨之而來,一種就是對於國學的熱情究竟能持續多久有擔心。我曾經強調「心態不要太功利」,要汲取國學裡真正有價值的精髓,而且「不要指望它永遠都是高潮」。國學發展的前景就是在東西方文明的交流當中讓自身變得更厚實,面向世界。而現在國學熱潮最大的意義在於調動起了民眾對於國學的熱情,下一步就是讀原本,先振奮在沉澱,這也是一個過程。

另一種擔心,也是更為嚴重的,即憂慮在稱道「國學」的同時,忽略或淡化「國學」的負面因素,造成封建殘渣的泛起。這也許是「杞人憂天」,但古人說得好,「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寧可把問題看得嚴重一些,也不能高枕無憂,忘乎所以。所謂「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這時候,保持清醒頭腦有利無弊。

怎樣弘揚「國學」

對這個問題,學術界與社會上也是說法多樣、意見紛紜。我個人認為,在傳承與弘揚「國學」方面,宜提倡「三綱九目」:第一,要強調「三個回歸」,即回歸文本,回歸主流,回歸核心。第二,要完成「三個溝通」,即溝通古今,溝通中外,溝通知行。第三,要實現「三個超越」,即超越文本,超越四部,超越國界。

現在,有些人把「國學」在近現代的中衰、沒落完全歸咎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所帶來的後遺症,這種說法有些似是而非。我們細加考察就能看到:在「五四」以後國學出現了真正繁榮的高潮。現在很多人研究國學,爭論的問題和民國期間爭論的東西是一樣的,討論的好多問題是民國時期的翻版。

民國的國學教育與國學研究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就是以清華國學研究院為代表,完全是用科學的方法、先進的理念、中西文化匯通的角度進行科學的研究,用科學方法來整理國故,借鑒西方學術、理論、文化及其方法對中國傳統文化學術進行綜合性研究。

第二類可以無錫國專為代表。那裡注重國學教育的博雅性,不但踐行「文以載道」的理想精神,也注重「游於藝」的藝術陶冶,追求「全人」人格的滋育培養。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均有較高的造詣,都是很好的。他們出來一大批人,比如饒宗頤、錢仲聯、馮其庸、王遽常全部是這裡出來的,這又是一個路子。

第三類就是馬一浮的,他搞復興書院,強調「六藝」為一切學術之本,就是堅守原則,比較傳統的做法。可以稱得上是原教旨主義者,最後所有老師都跑光了,熊十力也不跟他合作,復興書院也搞不下去了。

顯而易見,清華國學研究的特點是求真務實,無錫國專國學教育與研究的特點就是崇尚博雅,馬一浮的國學教育與研究的特點就是追求純粹。當然,我們今天弘揚國學,就應該有全新的理念與方法。尤其要做到兩個「超越」:

第一,超越單純的漢族畛域。中華民族有五十六個民族,不能因為強調了五十六個民族的個性,淡化甚至否認了作為一個中華民族主體的共性的東西。這個是我們要強調的。不要讓少數民族看來,你們這個國學僅僅是你們漢族的學問,這與我們都沒有關係。如果我們今天的國學僅僅局限於漢族這一塊,這顯然會是殘缺不全的,既不符合實際,也不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我們必須特彆強調,今天的國學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之學,五十六個民族個個有份,弘揚它也是個個有責。總之,我們的大國學首先應該是超越漢族的。

第二,超越經史子集。為什麼後來國學變成大家覺得無用的了,或者說淡出了,因為後來限於經史子集中。但是去看一下《漢書·藝文志》,實用之學與理論之學是結合在一起的,「七略」實際上有「六略」。第一略通論,下面六藝略就是理論指導,就相當於今天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諸子略,就是中國的學術學派;詩賦略,就是文學創作;兵書略,就是用於指導戰爭實踐的理論及其相應的操作方法;術數略、方技略,這些都是屬於自然科學範疇的東西。但經史子集里淡化了這些操作、實踐性的東西。我們應超越經史子集,而回歸到《漢書·藝文志》的學科傳統中。

西周時期的「六藝」,是培養「全人」人格的,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有精神思想的指導:「禮」、「樂」,有自然科學知識、文化技能的掌握:「書」、「數」,也有軍事技能、操作實踐能力的培養:「射」、「御」。但孔子之後的「六藝」卻變成了純粹的課本、書本知識。「學習」一詞有兩層意思,不是偏正結構,而是一個並列結構。「學」,首先是從知識層面上學,是被動的、灌輸性的學;「習」,是練習,是在實踐中練習它、升華它,然後真正成為自己的知識。本來「學習」是個很好的詞,現在我們只有「學」,沒了「習」的成分了。所以今天弘揚國學,要真正超越經史子集的傳統,回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國傳統學術的原生態。實際上,經史子集就是次生態,原生形態應該是六藝之學,就是從西周的六藝之學,一直延續到班固《漢書·藝文志》的六略之學。

總之,現在我們提倡的「大國學」、「新國學」,絕對不是要回到單純的經史子集小小的範圍裡面,而是要在中西文化背景交融的理念下研究國學,以整個中華民族的共有文化立場而非狹隘的漢族文化角度研究國學。我們還是要包容,當然,包容也不是沒有主導,即在堅持主體性立場的基礎上,以開放的心態,汲取世界一切優秀文化的精華,源於傳統又高於傳統。

本文原載於《天津日報》(作者黃朴民,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轉載請註明。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識人用人的八字秘訣
「知止」更勝「知足」
林黛玉在《紅樓夢》里嗑的是什麼瓜子?
錢遜:中華文化的一個中心議題是講做人的道理
胡適: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怎麼樣去界定和田玉?
太陽系的邊界是如何界定的?
王陽明對心是如何界定的?
錢永祥:今天的中國還能單純以「富強」界定崛起嗎?
共和國最年輕的開國將軍究竟是誰?年限如何界定?
美國正當防衛如何界定?網友直呼真的太寬鬆
丁彥皓:夫妻關係邊界的界定
古茶樹怎麼界定?從生物學上告訴你答案
當表象的華麗不再成為界定的唯一標準
拜佛和翻腕兒?如何界定?話題
馬克龍要界定第一夫人法律地位 引發法國各界質疑
《海賊王》實力的界定越來越混亂,有何用意?
為什麼「殺生」的界定不及於植物?
細讀《資治通鑒》:「聖人」「君子」「愚人」和「小人」如何界定
金庸狀告江南侵權,同人創作版權該如何界定?
金庸状告江南侵权,同人创作版权该如何界定?
醫學無法界定他們的性別 現在有望終結性別之爭
如何界定男性對女性的歧視?
如何界定女人是「肉」還是「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