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從地緣政治看歷史。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從地緣政治看歷史。


這兩天,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了這個消息:近日教育部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要求將八年抗戰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十四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





關於這兩個概念,史學界一直就有爭論。「八年抗戰」的說法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8年時間。「十四年抗戰」的說法是指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則為14年。在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安排鐵道「守備隊」,炸毀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挑起「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

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在1931年的「9·18事變」到1937年「7.7事變」這6年時間裡,發生了什麼?現在教材是這麼說的:「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部隊,組織起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簡單來說,

1937年前,是局部抗戰,1937年後是全面抗戰。




為什麼有爭論?

有說法認為,抗日戰爭開端問題關係到對九一八事變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關係到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的特點和南京國民政府作用的評價;關係到九一八事變歷史地位的認識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認識分歧。




這些不是坐觀君

(ID:china_2049)

今天要去解答的問題。一年多來,坐觀君推送過幾篇抗戰文章,都非常受歡迎,讀完這些文章,相信你會對上面這些問題有個初步的答案。鏈接如下,直接點擊標題可跳轉閱讀:




強大的日本究竟敗給了誰?



為什麼抗日戰爭是熬出來的勝利?



東京審判背後的較量(上)



東京審判背後的較量(下)





更多的文章,請回復「中國」,提取中國歷史文章合集。




今天的主要內容是啥呢?還是中國地緣政治。但部分內容和抗日戰爭有關係,涉及到日本當年為什麼要從東北開始入侵中國,之後又進入華北平原。日本人對此是有地緣政治考量的。




此前,這個中國地緣政治系列已分享了兩篇,鏈接如下,

直接點擊標題可跳轉閱讀




中國地緣政治的特點究竟是什麼?



中國地緣政治的優點究竟在哪裡?





然後,隨坐觀君

(ID:china_2049)

進入中國地緣政治中的重要地帶:黃河流域,也就是中國大陸的北方區域。當然,內容不僅僅局限於日本侵華,還涉及到其他不同時期的歷史。

從地緣角度看歷史。






作者:張文木


圖片源於網路


編輯:坐觀君(ID:china_2049)






黃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到宋元以前,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創造了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自宋元以後,經濟重心南移,但黃河流域仍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當然也是中國地緣政治的重心。

中國黃河流域的地緣政治,主要是指中國大陸北方的地理形勢。其中,具有高位優勢的蒙古高原,當是中國地緣政治,當然也是本文破題的關鍵。






蒙古高原




蒙古高原為東亞內陸高原。東界大興安嶺,西界阿爾泰山脈,北界薩彥嶺、肯特山、雅布洛諾夫山脈,南界陰山山脈,包括蒙古全部,俄羅斯南部和中國北部部分地區。高原大部為古老台地,僅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高原面平均海拔1580米,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這是從地理學的視角劃分,若從地緣政治的視角看,「蒙古高原」大概還要包含黃土高原 ,乃至新疆盆地部分。後二者往往是前者的政治作用的輻射地帶。這是一個地勢相對平緩且為北方游牧民族長期佔據並對華北平原政治形成居高臨下的戰略高壓的半月形開闊地帶。



蒙古高原在中國歷史王朝更迭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使得聚集在北方大漠和西部高原的部族力量得以「居神州大陸之脊,勢若高屋之建瓴」;由此「舉足而中原為之動搖」 ,南下則如洪水決堤一瀉千里,歷來是中原政治轉換的「命門」地帶。中國學者程廣中所著《地緣戰略論》一書注意到了這一點,他說:




在陸地疆域中惟有內蒙古高原從大興安嶺西麓至新疆盆地的東部平原,形成一個半月形開闊地勢,其中大部為沙漠、草原,易攻難守。邊界線形狀易於敵中間突破、兩翼卷擊,是中國陸地防禦的重點。




這是從進攻的角度說,若從防禦的角度進一步深究,我們就會發現,這一「半月形」地帶中的河套及其兩翼則是其中的關鍵環節。程廣中認為:




歐亞大陸東西兩端各有一個關鍵地帶。西端的關鍵地帶是從波羅的海沿岸直到黑海兩海峽的東歐條形地帶,這是一門戶地帶。匈奴人對歐洲的入侵在公元4世紀和8世紀兩次在匈牙利被打敗而遭到制止,阿拉伯人對東羅馬帝國的入侵被阻止於黑海海峽附近。蒙古在第二次西征中在維也納附近被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所敗,其西進勢頭受到遏制。




在歐亞大陸東端從朝鮮半島、蒙古高原至新疆的廣大條形地區,也是一門戶地帶。中國兩漢王朝、唐朝和清朝都曾把這一地區部分或全部控制在手,元朝本身就興起於蒙古高原。古代中國中原王朝與境內北方游牧民族的戰爭主要發生於這一地區。近代以來的中俄日美諸大國的衝突也多發生於這裡。朝鮮半島則是海上勢力與陸上勢力衝突的關鍵。




我同意程廣中的見解。在東方如果以黃河南北分,以武漢東西分,我們只要粗略閱讀一下中國歷史地圖就會發現,北方蒙古高原是影響全國政局的關鍵地帶。「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蒙古之於中原,居高而臨下。歷史上,中國大一統王朝的衰落多從北方蒙古河套一帶向南破局。只要我們粗閱一下中國西漢、三國、隋朝和明朝的地緣政治形勢圖,就會發現,其中蒙古地區對中國政治的「破局」作用表現得都比較典型。




蒙古高原在中國歷史上呈現出規律性的對中原政治的「破局」作用: 塞北鐵騎西可從大同、太原等盆地低口、東可從山海關口以最近距離直抵中國政治中心北京並對中原政治施以絕大的壓力。1927年日本田中首相在他擬定的侵略計劃中將「滿蒙」列入「為東方打開新局面」 的關鍵區域:




「所謂滿、蒙者,乃奉天、吉林、黑龍江及內外蒙古是也。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遺策,是亦我日本帝國之存立上必要之事也。




如欲造成昭和新政,必須以積極的對滿、蒙取權利為主義,以權利而培養貿易,此不但可制支那工業之發達,亦可避歐勢東漸之危險。策之優,計之善,莫過於此。我對滿、蒙之權利如可真實的到手,則以滿、蒙為根據,以貿易之假面具而風靡支那四百餘州;再以滿、蒙之權利為司令塔,而攫取全支那之利源。以支那之富源而作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島以及中、小亞細亞及中、小亞細亞及歐羅巴之用。我大和民族之欲步武亞細亞大陸者,握執滿、蒙利權,乃其第一關鍵也。




民國成立雖倡五族共和,對於西藏、新疆、蒙古、滿洲等,無不為特殊區域,又特准王公舊制存在,則其滿、蒙領土權,確乎在王公之手。我國此後有機會時,以得寸進尺方法而進入內外蒙古,以成新大陸」。




這個侵略計劃以「對滿蒙之積極政策」為開篇,至「對內外蒙古之積極政策」為結束,「滿蒙」成了貫穿日本侵華政策的總基調。1931年,日本陸軍步兵大佐板垣征四郎在步兵學校所作的《軍事上所見到的滿蒙》的講話中進一步發揮了《田中奏摺》中關於「滿蒙」的論點,他說:







現在,從戰略上來觀察,滿蒙(大體上指東四省的範圍)北以黑龍江、西以大興安嶺與俄國領土為界,東南以鴨綠江與朝鮮為界,西南以松嶺、七老頭、陰山等山脈與中國本土隔開,划出了四周天然的屏障,它本身就形成了一個戰略據點。因此,從古以來佔據此地的北方民族,在這個易守難攻的邊境之地,利用天險,退而培養國力、整頓兵馬,一旦時機成熟,就猛然奮起,越過天險,侵入中原,以統治漢民族。這種例子,歷史上曾多次出現。遼是這樣的,金是這樣的,清又是這樣的。最近以東三省為根據地的張作霖,雖然在關內曾屢遭失敗,現在儼然不失為北方之雄 ,這雖有各種原因,但是主要因素是依靠滿蒙在地形上的有利地位。




俄國人對蒙古高原的戰略地位的認識要比日本人早。俄國所謂「西藏問題專家」巴德馬耶夫,早在1893年就向有「西伯利亞大鐵路之父」 之稱的維特提出了一份備忘錄,他分析了俄國在遠東的歷史使命,認為除了西伯利亞大鐵路,俄國還應該修一條通過中國甘肅省省會蘭州的鐵路,在那裡,在中國的「後院」,俄國應該秘密地促使西藏人、蒙古人和中國伊斯蘭教徒普遍起來叛離滿清朝廷 。巴德馬耶夫的計劃「終於得到了必要的沙皇批准」 。並「準備作為一項長遠的和逐步實現的計劃來進行」 。




斯大林是運用地緣政治的高手,他對蒙古在中國地緣政治中的位勢更是瞭然於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他向羅斯福開出並以《雅爾塔協定》確定下來的出兵遠東的條件中的第一條,就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以維持」 。1945年夏,蔣經國隨宋子文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赴蘇聯談判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他曾以特殊的私人身份就外蒙古獨立問題與斯大林交換看法,蔣經國問斯大林:「你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外蒙古『獨立』,外蒙古地方雖大,但人口很少,交通不便,也沒有什麼出產。」斯大林——大概是受到1939年俄日間發生的諾門坎戰役 的剌激——回答得很乾脆,說:




老實告訴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軍事的戰略觀點而要這塊地方的。」「倘使有一個軍事力量,從外蒙古向蘇聯進攻,西伯利亞鐵路一被切斷,俄國就完了。




其實,斯大林在這裡的回答看似有理,實則荒謬。因為這樣的邏輯在中俄關係史中沒有任何經驗支撐。在中俄交往史中從來還沒有中國從蒙古一帶「切斷」俄國的先例。反之,如果將蒙古從中國分裂出去,那就相當於在中國「胸膛」上開了一個可直插中國左右「兩肺」並直抵「心臟」的切口,由此就可對中國長期保持最有效的戰略壓力。清朝重臣

左宗棠

對俄國人有較深的了解,1877年他從收復新疆的經驗中建言:




伊古以來,中國邊患,西北恆劇於東南。蓋東南以大海為界,形格勢禁,尚易為功;西北則廣莫無垠,專恃兵力為強弱。兵少固啟戎心,兵多又耗國用。以言防,無天險可限戎馬之足;以言戰,無舟楫可省轉饋之煩,非若東南之險阻可憑,集事較易也。周秦至今,惟漢唐為得中策;及其衰也,舉邊要而捐之,國勢遂益以不振。往代陳跡,可覆按矣!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保。匪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而況今之與昔,事勢攸殊。俄人拓境日廣,由西而東萬餘里,與我北境相連,僅中段有蒙部為之遮閡。徙薪宜遠,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為綢繆也。




左公的分析是符合歷史經驗的。中國歷史上結束春秋時代、開啟戰國大混戰的「三家分晉」 事件就是由這一區域開始的;東漢未年出現的三國亂局也是由北方曹魏平息並收為一統;西晉之後,由「關隴」和「北方六鎮」自北向南又擠壓出十六國與北南東晉並存的局面,此亂局最終也是由西魏、北周形成的「關隴集團」 及由這個集團中誕生出的領袖人物建立隋唐兩朝而定為一統的。唐時稱陰山、河套地帶為「國之北門」並駐以重兵 。公元415年(神瑞二年)北魏曾擬遷都鄴城 ,崔浩極力反對,其理由之一就是,北魏的統治中心放在平城 ,一旦中原有事,可以隨時輕騎南下,此乃「威制諸夏之長策。」 此後的元、清兩朝乃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是由北而南奠定了統一的全國政權。




20世紀40~50年代,斯大林為了保持對中國形勢的長期影響力,即使在中國革命勝利後與毛澤東的談判中,他不惜違背國際共產主義原則執意要將外蒙古從中國境內分裂出去。事實上,20世紀70年代中蘇關係緊張時期,蘇聯就是在中蒙邊境線上陳兵百萬,對中國形成很大的戰略壓力。與此相應,內蒙古自治區管理的範圍也隨中蘇關係的好壞而發生伸縮變化。1969年7月5日,鑒於「珍寶島事件」後中蘇關係高度緊張,中央政府先從內蒙古封口,將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分別劃歸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將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分別劃歸寧夏和甘肅。這樣就使內蒙由北而南從一個北寬南窄的開闊地收縮成北窄南寬易進難出的「布袋」陣,如遇北敵南犯,可以東從呼倫貝爾高原、西從阿拉善高原兩翼向中部反卷包抄,將敵人迅速封在「布袋」之內圍而殲之。直到1979年中蘇關係平穩下來後,中央又於5月30日將上述地區又重新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關中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如果說蒙古高原在中國國內以制陸權為主導的地緣政治博弈中處於影響全局的一級位勢,那麼,蒙古高原兩側的黃土高原和東北平原則處於二級位勢。關中盆地乃黃土高原的樞紐地帶,據此可自足以四塞之內保存實力,居高臨下,時機成熟時則可迅速東出中原。田肯曾向劉邦分析說:「秦,形勝之國也,帶河阻山,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蒙古以東是一馬平川的東北平原,由此進則通過山海關可長入華北平原,退則有廣闊的東北平原進行戰略迂迴。







因此,

關中盆地與東北三省的政治穩定對華北平原的政治生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據有華北平原,就基本控制了中國政治的核心地帶。

而據有關中盆地,則佔據了黃土高原的樞紐地帶並由此會對華北平原——至少在唐朝之前——產生較之東北平原更大的影響力。司馬遷比較早地注意到這一規律。他說:




秦始小國僻遠,諸夏賓之,比於戎翟,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論秦之德義不如魯衛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晉之強也,然卒並天下,非必險固便形勢利也,蓋若天所助焉。或曰「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代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




司馬遷通過楚霸王因失關中而失天下的教訓強化了他的上述觀點。范曾以「關中阻山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的理由建議項羽定都關中以取天下,但「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對此,司馬遷借說客的口對項羽評價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司馬遷對中國西北地區的地緣政治分析結論到清朝顧祖禹那裡就有了更多的歷史經驗支撐,顧祖禹在《讀史方輿記要》中總結說:




陝西據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陝西而發難。雖微必大,雖弱必強,雖不能為天下雄,亦必浸淫橫決,釀成天下之大禍。往者商以六百祀之祚而亡於百里之岐周,戰國以八千里之趙、魏、齊、楚、韓、燕而受命於千里之秦,此猶曰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若夫沛公起自徒步,入關而王漢中,乃遂收巴、蜀,定三秦,五年而成帝業。李唐入長安,舉秦、涼,遂執箠而笞鄭、夏矣。蓋陝西之在天下也,猶人之有頭項然,患在頭項,其勢必至死,而或不死者,則必所患之非真患也。




作為學者,司馬遷和顧祖禹更多地從進攻的角度論述西北的地緣政治意義,而明清兩朝國勢日下,其政治家則多從防禦的角度看待中國西北的地緣政治的作用。朱元璋在分析明朝安全環境時將「胡戎」視為防禦的重點,然其口吻已少有漢唐時代的攻勢。他訓誡後代: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隋唐之際,中原王朝跨過山海關,大幅向東北平原北推,這一方面促進了當地的生產,從另一方面也刺激了東北諸部的崛起。此後,中國東北地區的戰略位勢隆起並對中原政權形成日益嚴重的壓力。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起至宋,東北遼金已成勢力。與此相應,中原王朝的國都也從西部陝西長安,經河南洛陽東移至北京;中國地緣政治的中心也相應從「中原」移至「華北」。




平原,尤其是低地平原,多為四戰之地 ,既是進攻的首選地形,又是防禦的脆弱地帶;這種脆弱性在中國又因三面環山一面接海而——特別是近代西方列強來到東海後——愈顯突出。華北平原是中國除東北平原之外的第二大平原,是唐朝以後的中國政治中心所在地。進入或佔據華北平原,也就基本搞亂——比如「五胡亂華」——或搞定了中國。中國軍事地理學者饒勝文對此有精彩的論述:




中原處四方之中,可以合天下之全勢。中原四通八達之地,為四方聯繫的樞紐。由中原趨周圍地域、由周圍地域趨中原,都很便捷。其形勢與周圍地域息息相關。中原有事,必波及四方;四方有事,必影響中原。必中原安定,四方才能安定;若中原紛亂,則四方形勢必致散裂。




但是,天下紛亂之初,因為中原四面皆可受敵,四方分崩的離心足以撕裂中原形勢,而使中原成為一個動蕩的交匯之地。動蕩的洪流足以沖毀任何據守中原的努力。此時,據四角山川險固 之地者易,而據中原四戰之地者難。




在任何全局性的角逐中,中原都是必爭之地。進取天下,中原為必取之地;安定天上,中原為控御中樞。只有中原才是真正逐鹿問鼎的競技場。只有中原四通八達的地理條件,才能獲得控制御八方的形勢。




控制華北平原的關鍵地帶是控制河北與山東,而控制河北的關鍵則在山西。饒勝文認為:




太行山脈則將河北與山西高原聯繫起來。北方的爭衡常表現為關中與河北之間的爭衡。山西高原如同一個楔子,楔入河北與關中之間。當河北與關中爭衡時,能不能控制太行山形勢,常關係到河北勢力的成敗興衰。 歷史上,除明朝是以南方統一北方外,其它全國性政權都是以北方統一南方。一個政權能否統一全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統一北方。在北方的統一進程中,居樞紐地位的是山西。控制山西,以攻而言,足以舒展其側翼,包卷中原;以守而言,足以保障其側翼的安全。




山東物博地廣,處華北平原之腰位。其東與遼東半島南北呼應,威加黃海;其西則橫截杭京大運河和華北平原之中腰。清人顧祖禹認為:




山東之於京師,犬牙相錯也。語其形勝則不及雍、梁之險阻,語其封域則不及荊、揚之曠衍,然而能為京師患者,莫如山東。何者?積貯天下之大命也。 山東界兩都之中,北走景滄,南達徐邳,東出遼海,西馳梁、宋,為輻輳之道。 山東者,馭之得其道,則吾唇齒之助也;失其理,則肘腋之患也。吾嘗俯仰古今知能為幽、燕患者,必于山東。




唐人杜牧分析魏晉南北朝以至隋唐中原形勢時說:




高齊荒盪,宇文取得,隋文因以滅陳,五百年間,天下乃一家。隋文非宋武敵也,是宋不得山東,隋得山東,故隋為王,宋為霸。由此言之,山東者,王者不得,不得不可為王;霸者不得,不可為霸;猾賊得之,是以致天下不安。




至於山東地理特點,顧祖禹說的很辯證,認為山東「以自守則易弱以亡,以攻人則足以自強而集事」 。鐃勝文解釋說:「山東地形的封閉性不如其他邊角之地,三面均可能受敵,不易固守;且山東低山丘陵方圓不過幾百里,缺乏縱深,幾處險要一被突破,全境即可能被擊穿。」







得山東是得天下的關鍵。明初朱元璋北伐以攻佔山東而打開大都門戶、「靖難之役」中朱棣拿下山東後就可直取金陵。山東以南進入淮甸 地帶,其戰略地位關乎長江中下游的控制權。顧祖禹引前人云:「三國鼎立,南北瓜分之際,兩淮間常為天下戰場。」




就陸路而言,其間的徐州地處南北過渡地帶,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1952年10月29日,毛澤東視察徐州時說:「徐州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戰略地位很重要。據統計,徐州籍的皇帝有十人之多。」 但取得徐州的前提是取得濟南,誠如顧祖禹引言:「齊州當四達之沖,南不得齊州則無以問河、濟,北不得齊州則不敢窺淮、泗,西不得齊州則無從得志於臨淄,東不得齊州則無以爭衡於阿 、鄄 ,是故山東有難,齊州當為戰守之沖。」 1949年共產黨獲得淮海戰役的勝利便是以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的勝利為條件的。濟南戰役勝利使華北、華東解放區連成一片,為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揭開了序幕。




坐觀君

(ID:china_2049)

:黃河流域的分析到此結束。之後將會進入中國地緣政治中的其他重要區域。這個系列會比較長,但絕對值得跟蹤閱讀。


想打賞?


長按識別二維碼->輸入金額->按「轉賬」


坐觀君馬上能收到你的心意。



想關注坐觀君?點「閱讀原文」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井觀天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地緣政治的優點究竟在哪裡?
太平天國何以如此短命?
中國地緣政治的特點究竟是什麼?
2017年,這個世界會好嗎?
太平天國的本來面目

TAG:坐井觀天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有何深意?
中法戰爭後的光緒十二年-清朝歷史
南宋末年的一場戰爭,竟改變整個世界歷史進程
他救活一個少年,從此改寫歷史,中國又稱雄世界二百七十年
六個成語,六場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
世界歷史上戰鬥力強大的五支軍隊,第一當之無愧!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的歷史謎團
中國歷史上「屠龍第一人」,三年殺了三個皇帝
一場朝鮮戰爭:五個國家五個歷史版本
一場朝鮮戰爭,五個國家 五個歷史版本
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歷史看河南!
大唐十將,整整叱吒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歷史
悍將薛岳戰長沙:抗令天爐殲鬼子!抗戰歷史從此改寫
小年緣何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反映節俗歷史演變
歷史上一戰讓日本俯首千年的「抗倭第一人」
改變歷史的頑童:16年前激烈的美古「爭奪戰」!
武藏號戰列艦:二戰日本製造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之一!
中國歷史真的是上下五千年嗎?
百年歷史的英國老炮,當年曾是戰壕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