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細說隋唐風雲之「十八路反王」

細說隋唐風雲之「十八路反王」

十八路反王為我國古典小說《說唐》、《大唐秦王詞話》里的主要人物。而在評書中,四明山圍攻隋煬帝的有十八路反王,他們是瓦崗寨大魔國混世魔王程咬金、大涼王李軌、江陵梁王蕭銑、濟寧王王薄、江南王沈法興、冀州王高士達、南陽王朱燦、河北鳳鳴王李子通、金提王張金稱、西秦霸王薛舉、曹州宋義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談聖、兗州魯王徐圓朗等人。關於十八路反王有很多說法,比如洛陽王王世充、定陽王劉武周、夏明王竇建德、北平王羅藝、西魏王李密等等,每個說書者都有自己的說法。

簡介

七世紀初隋煬帝大興土木,巡幸遊樂,徭役、兵役甚為繁重,民不聊生,終於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大業七年(611),煬帝為征高麗做準備,徵發全國兵、民數百萬,「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隋書·食貨志》),尤其是山東、河北地區遭到的破壞更為嚴重,加上水旱災荒,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首先在這裡拉開。當年,王薄在山東長白山(今山東章丘東北)率民眾起義,自稱「知世郎」,作《無向遼東浪死歌》號召人民反對遼東之役,農民紛紛參加義軍。同時,山東、河北一帶反隋義軍相繼起兵,有平原(今山東陵縣)劉霸道、鄃縣(今山東夏津)張金稱、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孫安祖和竇建德、渤海(今河北陽信西南)高士達、韋城(今河南滑縣東南)翟讓、章丘(今山東章丘西北)杜伏威等。經過幾年的發展,義軍隊伍逐漸壯大,鬥爭區域擴大到江淮地區。大業九年(613),統治集團內部發生分裂,貴族楊玄感借農民起義之機,起兵反隋,雖很快被鎮壓,但消耗了統治集團的實力。十年(614),全國各地義軍已達百餘支,起義人數達數百萬,並逐漸形成了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夏軍)和江淮的杜伏威、輔公祏軍(吳軍)三支大的起義軍。瓦崗軍在李密的策划下,聯合附近各支義軍,力量逐漸壯大,大敗隋驍將張須陀及他所率 2 萬勁兵。十三年(617)春,攻佔洛陽東北的興洛倉,開倉賑饑,隊伍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佔有河南大部分郡縣,成為北方起義軍的盟主。四月,瓦崗軍將 20 萬隋軍圍困於洛陽城,與之展開了爭奪洛陽城大戰。竇建德為河北高雞泊起義軍的組織者之一,大業十二年,張金稱、高士達先後被隋軍鎮壓,他收合兩部餘眾,轉戰河北中部,兵力發展到十幾萬人,佔領了河北大部分郡縣。杜伏威起兵山東長白山,轉戰至淮南,逐漸控制了淮南各縣,並對煬帝駐守的江都(今江蘇揚州)成三面包圍之勢。在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隋朝統治面臨土崩瓦解之勢,各地官僚軍將、地主豪強乘機割據一方。大業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淵從太原起兵,長驅入關中,攻克長安,聞煬帝死訊後,稱帝建立唐朝。瓦崗軍在與隋軍的拉鋸戰中,消耗很大,被控制東都的王世充乘虛打敗。竇建德軍於唐武德四年(621)被唐軍打敗,余部曾在劉黑闥領導下復起,後被鎮壓。杜伏威於武德二年(619)降唐,五年(622)入朝長安。次年,輔公祏率部再起,被消滅。波瀾壯闊的隋末農民起義,歷時 7 年,遍及全國,摧毀了隋朝的統治。唐的統治者懲隋亡之戒,採取了一系列緩和階級矛盾,減輕人民負擔的措施,對唐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抗清奇女子,捻軍女老大,黃旗捻軍女旗主
英法聯軍都無法全殲的勁旅卻被捻軍打的全軍覆沒,帶你了解捻軍
曾國藩能打敗太平軍,天國無恥叛將打了一場關鍵戰役,決定了全局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細說《紅樓夢》里林黛玉的「九重風流」「十重美」
細說廣東十虎
細說李鴻章淮軍的八大名將
李里做客道德講堂細說隋唐佛學
荊歌:細說珠玉之綠
細說楊家將的七郎八虎的那些事
最美宋詞精選,為你細說兩宋三百年風流
細說趙匡胤的「義社十兄弟」
第四十五回玄都洞細說根源
大導演李翰祥兩岸三地回憶錄《三十年細說從頭》
林宥嘉和丁文琪登記結婚過新年,鄧紫棋發布《一路逆風》細說舊情
蔣勛細說紅樓夢第七回(下)1
細說三國孫劉聯盟的始末
陳鳳鳴:細說崖柏手串搭配
細說西施之謎
細說三國,曹操劉備孫權的十大最強組合,誰才是最強王者
漢風遺韻 鏡鑒古今:細說漢代銅鏡
細說銅鏡隋唐工藝
細說孫中山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