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家提醒:補鈣要因人而異

專家提醒:補鈣要因人而異

專家提醒:補鈣要因人而異

兒童

缺鈣信號:不易入睡或不易進入深睡狀態,入睡後多汗、愛啼哭、易驚醒;「X」型腿、「O」型腿,雞胸,指甲灰白;13個月後才學步;10個月後才出牙;牙齒排列稀疏、不整齊。

建議:嬰兒出生15天後可適量補充維生素D;3~11歲兒童每日需鈣600~800毫克,可通過每天攝入250~500克奶類、戶外活動一小時以上等獲取鈣。

專家提醒:補鈣要因人而異

青少年

缺鈣信號:缺鈣時會感到明顯的生長疼,腿軟、易抽筋,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厭食;蛀牙、牙齒髮育不良;易過敏、易感冒等。

建議:11~18歲的青少年每天需1000毫克鈣。最好食補,多吃一些含鈣高的食物,如貝類、蝦皮、奶類和豆類食品。青年時期趕早補鈣,還是預防中老年骨質疏鬆的好辦法。

專家提醒:補鈣要因人而異

孕婦及中年人

缺鈣信號:當有經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過敏、易感冒、牙齒鬆動等癥狀時,就應懷疑是否缺鈣,尤其是中年女性。

建議:40歲後的女性,最好早晚一杯奶。懷孕初期可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補鈣,懷孕中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鈣產品。哺乳期女性每天需1200毫克的鈣攝入,可分為兩次服用。

專家提醒:補鈣要因人而異

老年人

缺鈣信號:自我診斷的癥狀有老年性皮膚癢,腳後跟疼,腰椎、頸椎疼痛,牙齒鬆動、脫落,明顯的駝背、身高降低,食慾減退、消化道潰瘍、便秘,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等。

建議:老年人補鈣應以食補為主,慎用鈣劑,並且要把握好量,一般飲食攝入400毫克鈣,再額外補充400毫克即可。老年人由於腸胃功能較弱,最好選擇液態有機鈣,並再餐後服用。

補鈣有套」加減乘除法「這加法:攝足鈣含量

·高鈣食物:奶製品、綠葉菜、豆製品、堅果是膳食中鈣的主要來源。如牛奶、酸奶;西蘭花、油菜、菠菜;豆腐、豆腐乾;腰果、榛子等。

·多曬太陽:每天再戶外待20~30分鐘,非暴晒季節,以10:00~15:00為宜,暴露面盡量多一些。另外,快走、慢跑、騎自行車、乒乓球、扭秧歌等都是強壯骨骼的好運動。

減法:減少鈣損耗

·巧借烹調:做菜時菠菜、莧菜、要用開水焯一下,粗糧最好先將其浸泡4~12小時,蝦皮可以磨成粉,當成調料加到炒菜里,做葷菜可以放些醋。這些烹調技巧都能促進鈣的吸收。

·選對時間:夜間是人體排出舊骨骼組織的高峰時段,此時體內的血鈣濃度較低,補鈣吸收效果更好。一般建議晚飯後一小時內和睡前兩小時左右服鈣片。

專家提醒:補鈣要因人而異

乘法:讓吸收翻倍

·補充維生素:維生素D能促進鈣吸收,可通過食用蘑菇、海產品、雞蛋等攝取。而維生素K可激活骨鈣素,促進鈣沉積到骨骼中,西蘭花、菠菜、油菜、小白菜等綠葉菜中含量較高。

·補充鎂元素:當鈣被吸收進入血液後,鎂就將鈣「搬「進骨骼,直到骨骼不再缺鈣為止。食物中紫菜、全麥食品、杏仁、花生和綠葉菜等都含有豐富的鎂。

除法:消除鈣流失

·合理吃肉:研究表明,蛋白質攝入每增加50克,鈣的排出量就會增加60毫克。經常大魚大肉的膳食習慣,容易阻礙鈣的吸收。建議成年人每天畜禽肉類的攝入量應為50~75克。

·飲食清淡:研究表示,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納(相當於6克鹽),同時就會丟掉40~60毫克的鈣。因此,」少吃鹽=多補鈣「絕非虛言。另外,咖啡、巧克力、濃茶、提神飲料等也要控量。

專家提醒:補鈣要因人而異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大夫 的精彩文章:

專家指點:比運動更重要的的長壽秘訣
讓你的孩子遠離佝僂病,你需要這樣做!
得了滑鼠手怎麼辦?骨科醫師來幫你!

TAG:骨大夫 |

您可能感興趣

「注意」8天長假準備煲葯膳補一補?專家提醒食療調理也要因人而異
養生需要注意的三大事項,別怪專家沒有提醒你。果斷為家人收藏吧!
專家提醒:色斑形成原因有哪些?
家裡有這種洗衣粉不要用了,專家提醒可能會使身體致癌
專家提醒:香蕉不要跟它同吃 不僅有劇毒還會致癌
中老年人熱衷整形,專家提醒:要量力而行
人老骨脆?專家提醒:早期防治很重要
專家提醒:醋有哪些美容作用
專家提醒:傷害肌膚的元兇正是你自己
專家提醒:藥盒上有這5個字要特別注意
蜂了!一家9口人7人被毒蜂蜇咬,專家提醒:用化妝品的要格外
專家提醒:生活中不當小動作可能讓你變「蝦人」!
權威專家提醒:寶寶體質較成人更易過敏 奶粉購買要點提煉
小心!母乳皂並不靠譜 專家提醒要謹慎使用!
睡覺常打呼嚕的人,要警惕這一種病,專家提醒別忽視了
專家提醒:你是否也有錯誤的化妝習慣
專家提醒:這樣吃茄子,等於在「服毒」,會致癌,告訴家裡人,別不當回事
專家提醒,藥盒上有這5個字要特別注意
專家提醒:嘴唇出現這種顏色,要警惕,可能心臟受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