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愛雞就是愛吉利 過年吃雞大吉大利

愛雞就是愛吉利 過年吃雞大吉大利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雞與「吉」諧音,是陽性的象徵。民間也將雞視為吉祥物,說它可以避邪,還可以吃掉各種毒蟲,為人類除害。新年第一天,民間常以紅紙剪雞作窗花,且將這一天定為「雞日」。這種風俗是從古代神話演變而來的。據說,東海中有一座大山,名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株巨大無比的桃樹,樹根向周圍伸展,方圓足足有三千里。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它一啼,天下的雞就都跟著叫起來了。所以,元旦所剪的雞其實就象徵著天雞。古人元旦以桃木刻神像立在大門前,還要插幾根公雞毛象徵天雞,後來桃符演變成了春聯,插雞毛演變成了剪雞窗花。在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中,對元旦剪雞的風俗就有記載,這說明此風俗已流傳了1500年以上。



愛雞就是愛吉利 過年吃雞大吉大利


曾流行於浙江金華、武義等地的民俗是「殺雞」。每年七月初七,當地民間必殺雄雞,因為當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若無雄雞報曉,兩人便能永不分開。


浙江一帶還有「宰雞」的婚俗。新郎前去女方家迎親,女方家在地上鋪一塊白布,讓新郎在上面宰雞,但不準將雞血濺在白布上,否則罰酒,濺幾滴血則罰幾杯酒。



愛雞就是愛吉利 過年吃雞大吉大利


舊時陝西扶風一帶有「 戴布雞」的風俗。每年正月二十以後,母親常用花布縫製小布雞,給孩子戴在胳膊上,認為如此能使孩子一年不生病。河南一些地區在農曆十月初一要殺雞嚇鬼。傳說當日閻王爺放鬼,至來年清明節收鬼。民間認為鬼怕雞血,雞血避邪,可使小鬼不敢入陽宅,俗語稱:「十月一日,殺小雞兒。」土家族稱踢毽子為「踢雞」。春節時男女青年一起「踢雞」,一人將「雞」踢起,眾人都去爭接,接到「雞」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青年男女往往追打他們的意中人,這樣,「踢雞」又成了談情說愛的媒介。


流行於浙江金華地區的民俗還有在端午節佩戴雞心袋。五月初五,人們用紅布製成小袋子,形似雞心,內裝茶葉、大米和雄黃粉,掛在孩子胸前,以驅邪祈福。「雞心」 諧音「記性」,小孩掛了雞心袋,寓意讀書記性好,將來有出息。


東南沿海一帶流行「公雞拜」的婚俗,這是用公雞代替新郎與新娘拜堂的一種儀式。在成婚當天,如新郎出海不能如期趕上吉日良辰,便由小姑子提公雞行拜堂禮。拜堂畢,在公雞頸上懸一條紅布,並將雞關進洞房,以飯食餵養。待新郎歸來後,才將公雞放出,故當地民間有「阿姑代拜堂,公雞陪洞房」的諺語。



愛雞就是愛吉利 過年吃雞大吉大利


台灣地區有一種特別的婚俗,稱為「引路雞」。女方事先選購一隻即將下蛋的健壯母雞和一隻剛會啼叫的公雞,到姑娘出嫁這一天,父母要扯兩條九尺長的紅繩,一頭綁住母雞的腳,一頭綁住公雞的腳,然後將他們抱進一個新的大提籃中,由女儐相帶到新郎家,進門後則改稱「公婆雞」或「夫妻雞」,預祝新婚夫婦和睦相處,長久恩愛,一直到老。


我國一些地區還有「抱雞」的婚俗。出嫁時,女方選一男童抱一隻母雞隨花轎出發,前往送親。因為「雞」與「吉」諧音,所以「抱雞」的儀式,圖的就是個吉利。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生活學做飯漲姿勢 的精彩文章:

雪裡蕻黃魚湯 味道鮮美無敵 過年做這道菜有面子
用電飯煲熬制鹹蛋香菇粥 不一樣的鹹粥
臭鱖魚吃膩了?可以試試山菌泡菜煮鱖魚 一樣很好吃哦
酸辣醇香野的貴州風味菜
豬血菠菜麵糊湯 也叫老濟南媳婦湯 以前家家戶戶都會做

TAG:愛生活學做飯漲姿勢 |

您可能感興趣

金岳霖愛雞,章太炎愛臭,民國大佬們那些奇怪的嗜好
雞蛋是時尚攝影里最便宜但視覺效果最好的道具,攝影大師們都愛雞蛋!
水煮蛋吃膩啦 這幾種創意新吃法!讓你愛雞蛋一萬年
陳喬恩仍然鍾愛雞佛湯,曾因喜歡吃它被嘲笑重口味
男朋友愛雞兒比愛我多怎麼辦?
老美愛熟肉,華人愛雞爪,這「各取所需」的生意為啥拖了十年才有望達成?
娛樂圈的重口味出貨 陳喬恩偏愛雞睾丸 徐璐愛吃豬腦花
老美愛熟肉,華人愛雞爪,這「各取所需」的生意為啥拖了十年才達成?
學會這三種吃法,我能再愛雞蛋五年
那麼愛雞油黃蜜蠟,可是你知道怎麼盤玩嗎?
身材不完美,可穿啥都是宇宙級天后,就愛雞蛋黃你能把她怎麼樣?
鏡頭下,愛雞如命的男人,吃住行寸步不離!
冷愛雞湯13句:有些人,你忘了,輸入法卻還記得
育兒簡筆畫 寶寶愛雞蛋面 你會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