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級智力節目還能這麼玩,《十三邀》的畫風果然不一樣

高級智力節目還能這麼玩,《十三邀》的畫風果然不一樣

撰文:王若霈


目前《十三邀》8集總播放量超過1億,每集平均播放量達到1300萬左右


「手機端用戶對超過5分鐘的內容就會感到厭煩。」

訪談節目《十三邀》製片人朱凌卿總在剪完片子後說:「下回一定給許知遠搗飭一下頭髮!」但如今節目已播到第8集,節目靈魂人物,主持人許知遠卻永遠頂著一頭亂髮。他還經常趿拉著人字拖,在節目中跟受訪者抽煙喝酒,用文縐縐的字句提問——他實在不是一個熟練的主持人。總的來說《十三邀》既不是有著妥帖包裝的電視式訪談,但對互聯網又過於正經。它的呈現形式也大大超過了人們對時下流行視頻的理解,它太長了。每一集《十三邀》會同時推出3種版本,約半小時的精剪版,一刀不剪的完整版,以及被剪輯成精彩段落(長度2~6分鐘不等)的分段版。精剪版最受歡迎,分段次之,完整版每期只有幾萬個點擊。《十三邀》在社交網站豆瓣上獲得了8.8(10)的高分,網友Takenouchi吐槽:「許知遠太喜歡用他的語境去套別人的話了,時代、情緒啊,簡直就是他的口頭禪,聽著累。」網友Dali則表示,「我全程都在思考」。


「網友對這些彎彎繞的邏輯和敘述的接受度超過了我的想像。」朱凌卿說。這檔由門戶網站騰訊公司旗下的騰訊新聞和生活方式公司單向空間聯合出品的網路人物訪談節目很受歡迎。該空間以書店為載體進行出版物、沙龍、原創設計品等文化產品生產,許知遠是其創始人之一。

高級智力節目還能這麼玩,《十三邀》的畫風果然不一樣


《十三邀》「原生態」地呈現主持人許知遠的訪談狀態


目前《十三邀》8集總播放量超過1億,每集平均播放量達到1300萬左右,與騰訊新聞特別策劃的2016年年度壓軸節目的播放量比肩甚至更高。騰訊新聞在這款題為《聽我說》的3個多小時直播節目中,邀請了包括老虎咬人事件的趙女士、白血病捐款門羅爾等7位網路熱點新聞當事人親身回顧新聞事件,總播放量達到1012萬次。因此《十三邀》不但在整個騰訊新聞變成了爆款,而且是騰訊繼自製綜藝和電視劇外,目前唯一能獲得高播放量的嚴肅訪談類視頻。


《十三邀》製造者對這樣的成績也很意外,這不難理解。早在2012年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根據視頻網站YouTube的觀看數據得出結論,最受歡迎視頻長度約2.1分鐘。那時起短視頻迅速成為移動互聯網上的標準語言。一條視頻創始人徐滬生在2015年創業,他認為「手機端用戶對超過5分鐘的內容就會感到厭煩。」根據移動視頻平台秒拍最近發布的《2016年短視頻內容生態白皮書》,秒拍視頻日均播放量從年初的3.4億增長到20.4億;單月視頻播放量超過10萬次的用戶達到8萬人,漲幅超四倍。短視頻播放次數和內容創作者數量均呈現爆髮式增長。更多報告告訴你「碎」如何滿足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對於以上現狀,《十三邀》的出品人李倫、製片人朱凌卿和主持人許知遠活脫脫就是三個備受困擾,又始終不忘掙扎的重症媒體病人。


李倫跳槽到騰訊擔任騰訊網副總編輯前,是已經在央視工作了22年的資深製片人,他曾製作過社會新聞節目《社會記錄》《24小時》、人物訪談節目《看見》、半紀錄半真人秀節目《客從何處來》;朱凌卿曾是《客從何處來》導演;而許知遠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寫作,做過記者、出版人、《商業周刊/中文版》執行主編、目前創業中,理想是成為最好的作家。就像《十三邀》片頭中展現的許知遠口述:「我是一個不成功的作家,試圖捕捉時代精神,卻又常常厭惡時代流行情緒」;「我是一個勉強的創業者,努力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卻又不完全相信商業邏輯。」因此,許知遠稱其將「帶著偏見看世界」。「正因為誠實才承認有偏見。偏見是說你有看待事情的方法,你對我作出的理解,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偏見,或者立場。」他解釋說。三人在展現「偏見」的必要性上取得了高度共識。李倫稱自己本質上一直在做「理解人的節目」。


由於極難找到類似節目模式,甚至不確定節目播出周期,《十三邀》第一季在開拍前僅完成「非常少量」的招商任務。李倫和朱凌卿感性地判斷,「騰訊平台足夠大,用戶需求足夠多元,而且它能夠彰顯騰訊新聞強調事實的調性,應該不會虧。」他們更看重藉此節目去挖掘有此需求但還沒有看到的人群。而許知遠參與這檔節目還有一個迫切動力:「單向空間需要全新產品,希望它未來會帶來比較大的廣告收入。」

「我跟這種東西格格不入,這反而帶來某種反差和戲劇感。」許知遠打趣道。他說自己從來不看《十三邀》,假使節目成功,他認為那也是因為半紀錄半訪談的節目「形式比較逆潮流,並且節目組產生了對的化學反應。」李倫曾經很長時間不看電視,他希望搞明白移動互聯網的傳播規律,「電視很努力也還有空間,但傳播的時候,性價比衰減得太厲害了。」2015年報道黑龍江安慶火車站槍擊事件時,電視台將4個小時的現場報道素材剪輯成了10分鐘的新聞,結果報道客觀性和完整性遭到觀眾質疑。觀眾對「真實」的需求是什麼?「如果你將4小時的影像放在網上,會不會有人看?」他問。這位深諳社會新聞的製片人意識到真實本身就是一種不可替代的體驗。

高級智力節目還能這麼玩,《十三邀》的畫風果然不一樣



《十三邀》第八期,許知遠與蔡瀾的對話從九龍城吃火鍋開始


李倫看中了許知遠的接受力和作為採訪者的觀察力和思考力,他也需要一個與眾不同的主持人。「他覺得我特別真實,不會在鏡頭前掩飾自己。」許知遠說,「我不喜歡自己的生活,但我喜歡做記者,對別人的生活感興趣。」許知遠的一些朋友看了《十三邀》,便開玩笑說他「墮落」了,他們似乎也不由自主地有些「偏見」。「他們可能對知識分子有個固化印象,應該對世界充滿憤怒或堅守於寫作,但我不是這樣的人啊,就像戰後知識分子和英國廣播公司合作,我也不能迴避網路或視頻表現形式。」許知遠說。李倫不愛用「精英視角」解釋他在許知遠身上看見的特質,「那只是許知遠的視角,更個人化的視角。」

「《十三邀》不是一個正常的節目組,」許知遠說。「這個組的最高工作原則就是盡量滿足許知遠的一切要求。」朱凌卿調侃道。第一次開會時,許知遠天馬行空地開列了一張囊括當今以色列文壇最傑出的作家阿摩司·奧茲、義大利性感女明星莫妮卡·貝魯奇、相聲演員郭德綱等人的訪談名單。「這不十三不靠嗎?」李倫說。節目組乾脆把節目取名《十三邀》。第一季13位人選主要集中在文化藝術和生活領域。一些嘉賓的加入完全視時下熱點和平衡節目所需。比如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他當時斥資千萬投資網紅Papi醬,話題性高,又是李倫的老同事;而對於具備一定知名度的女演員姚晨,則更看重她「真誠又挺好玩」,朱凌卿說。結果羅振宇播出後影響超出預想,姚晨卻不盡如人意。一個注重精神的知識分子的偏見究竟有何效用?訪談之後姚晨在新浪微博上表達了感受:「對話是要有基礎的,譬如足夠的平視和耐心。雖說這次『偏見』沒能構成激烈碰撞,但我倆都誠實面對了彼此。」「並不是什麼談話都和風細雨,其樂融融,衝突是很好的一件事。我覺得這檔節目本質上是理解別人生活的熱情。」許知遠解釋道。

高級智力節目還能這麼玩,《十三邀》的畫風果然不一樣



《十三邀》第二期,許知遠對話演員姚晨

在朱凌卿看來,之所以能進行如此「淘氣」的實驗全拜移動互聯網平台所賜。一是它打破了電視的線性傳播方式,二是它提供空間和可能性。大數據分析公司易觀智庫的新媒體資深分析師龐億明認為《十三邀》應該在整個騰訊體系構建上來分析:「騰訊公司目前在打通不同產品賬號體系同時,加上微信(8.46億)、手機QQ(8.77億)龐大的用戶規模,該公司最能夠刻畫每一個數字消費者的形象和偏好。」根據騰訊新聞2016年頒布的用戶畫像,近八成騰訊新聞用戶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以25-29歲的人數最多。用戶中50.3%來自人均GDP前十位的省份,經濟發達地區對新聞需求量極大。移動資訊平台將成為未來最有價值的消費入口,騰訊意欲將騰訊新聞打造成資訊平台超級入口的意圖有目共睹。「大家都在打造面向大眾的網路綜藝、網劇和網路電影,同時也針對細分受眾群體去做爆款。《十三邀》整體播放量相對綜藝等節目不會很高,但是在新聞紀實類節目中已經算爆款。」龐億明說。朱凌卿表示,互聯網流量就是錢。《十三邀》雖然開始招商不順利,但騰訊所有公開視頻都有自動貼片廣告,隨著其影響力逐漸增加,從第6集起有廣告主定向投放貼片廣告,最後5集還增加了植入廣告,基本打平單集28萬元製作成本並略有盈餘。他希望第二季節目招商效果會更好。


這些壓力的存在迫使《十三邀》向受眾傳播時得更加精準。對於團隊負責數據反饋的陳賀蘭來說,兩個數據至關重要,一是點擊率;二是完成度,衡量完整視頻用戶觀看時長。她將實際數據與每個分段機器分發的標準值進行比對,以得知用戶觀看偏好。比如她發現導演李安一期分段標題「李安:拍《色戒》時覺得張愛玲好像一直陰魂不散」更側重感受,而對話詠春葉問之子葉准一期的分段標題「誰更厲害?葉問不喜歡打架,兒子從未與父親交過手」更側重具體故事,後者較前者打開率提高60%,完成度提高40%。作為參考,節目組在後續剪輯中會盡量「讓交鋒內容優先出現。」在片段視頻傳播時,《十三邀》會盡量以精確標籤定位視頻。這種精確程度基於長期數據收集分析和應用,如騰訊新聞推出的客戶端「天天快報」,該產品以用戶興趣為導向,包含119種興趣分類,像網球、茶道等。但陳賀蘭也表示「整個運營過程影響因素很多,不可一概而論。」

高級智力節目還能這麼玩,《十三邀》的畫風果然不一樣



許知遠對話詠春大師葉問之子葉准


這種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有時會令許知遠覺得不解,「宣感測覺過分接近網路文化,我希望他們更高一點,但欄目組還是覺得離網路文化太遠了,所以他們還是運用所謂跟現實接近的方式。」在許知遠腦海里,他渴望更有智力性的節目,或許思想深度可以比肩英國廣播公司在70年代中期所製作的電視系列節目《思想家》。在那檔節目中,五位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與主持人對談,這種哲學對話形式對於欠缺哲學知識背景的觀眾來說一度非常受歡迎。他相信「高級智力是很娛樂性的,現在只是大家把對娛樂的需求給弄狹窄了,《十三邀》可能刺激了人們對娛樂的另一方面需求。」在接下來的《十三邀》第二季中,他想去探訪更多社會不同層面的人,他說:「一個好的節目,至少要做十年以上,英國廣播公司那種節目起碼做三十到四十年,成為一代人成長經歷的一部分才算是真正好的節目,而且時間會幫你塑造這個節目。」


儘管《十三邀》的深度還沒有達到許知遠的要求,但朱凌卿對於深度內容的未來頗為樂觀:「為什麼近兩年英劇會流行?因為這種製作精緻、文化底蘊深厚又不盲目取悅大眾趣味的劇集需要觀眾的思維介入,這一定是有市場的。」但另一個問題也許更現實,對於一檔成熟的節目,許知遠的個人興趣怎樣才能引起更廣泛的共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貳日 336


版權所有,不得翻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複製做新包賣不出去…奢侈品手袋界「瀰漫著末日將至的氣息」
薪資高又福利好,全球人氣最高的外派工作地在哪裡?
比基尼空姐造就女富豪,越捷航空老闆登上越南女首富寶座
當風險資本遇上慈善——中國的公益風投家門正在行動
美元匯率怎麼走?這些美聯儲主席候選人暗示說要收緊政策了…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古力娜扎兩檔節目畫風完全不一致,怪不得一個招黑一個卻能圈粉
「一帶一路」特別節目:大道之行 短片真的不能再棒!
《開學第一課》撒貝南不僅節目主持得好,還寫得一手好字 真不愧是才子!
中國拍不出這樣的節目,再不看就要被和諧!
景甜這一期跑男三觀都被刷新 像是故意裝傻只為節目效果
高長力:想做好文化節目,不「發燒」是不可能的
論節目組如何將一手好牌打爛,跑男史上最尷尬的一期,沒有之一
拍了兩季高難度節目,極限挑戰最怕的不是嘉賓,反而是這兩個活寶
《開學第一課》撒貝南節目主持得好,還寫得一手好字 不愧是才子
那英節目錄的再晚也不忘健身,平板撐深蹲一樣都不少
這可能是最女性向的一期節目
能不能跟BTV說一下,不要在搞明星跨界的節目了!
這是一期看了可以瘦十斤的節目!
他在跑男里隱藏最深,為節目效果不爭風頭,片酬僅有鹿晗八分一
這檔節目雙商不高千萬別上,不信你看這兩位!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一定忘不了節目裡面那些性格各異的小萌娃們
這個節目不火,卻讓三對明星CP弄假成真
沒有明星,不撕不炒…何炅主持的這檔新節目讓無數人慚愧
RM:節目組還是重視智孝的,通過這一細節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