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他半路出家,用三年時間研究26個拉丁字母,終成一代大師;

著名作家沈從文是他的連襟,稱他為「周百科」;

他和夫人的愛情和婚姻舉「杯」齊眉跨越70載,都得享高壽;

他在104歲時仍能用電腦打字機完成自己的著作;

他就是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

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他養生之道的研究文章多不勝數,筆者經過整理髮現,這位「漢語拼音之父」的養生之道恰恰就是兩個字——「拼」和「音」。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拼「天命」 夫妻皆得享高壽()

很多長壽老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先天條件好,要麼有家族的長壽基因,要麼年輕時就有較好的身體素質。但是周有光顯然是長壽老人中的另類,因此,他的長壽經驗也更值得大家去研究和學習。周有光年輕時得過肺結核,還患過憂鬱症。他的妻子張允和身體也不是非常好。據說,他和張允和結婚的時候,家裡的老媽媽偷偷找了算命先生給他們算命,說這對夫婦只能活三十五歲。

但是,周有光卻不避諱生死,對生活總是淡然處之,不為長壽與否而糾結。他不但活到了112歲,他的夫人張允和也得享93歲的高齡。所以,積極面對生活的人往往更容易長壽。

很多老年人往往經歷過喪偶之痛後身體就大不如前,但是周老依然能繼續做到「拼天命」,這有個前提:他是尊重科學規律的。他曾引用國外的哲學家的話說:「人必須死,假如人不死,人類就不能進步了」,他認為這話一點也不錯,於是他就服從這個自然的規律,這麼一想,他就看淡了生死,反而更加從容地安享晚年。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拼事業半路出家一生做成一件事()

在1955年進京參與漢語拼音方案編製之前,周有光是上海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學院經濟學教授。所以有人說,周有光的「半路出家」使中國多了一個語言學家,少了一個經濟學家。曾有人笑話周有光和他的團隊,說他們太笨了,26個字母搞了三年。真正明白其中艱辛的人才能理解,他們從事的工作非常辛苦和艱難,因為既要懂得中國語言文字學的傳統,還要懂得外國語言文字學的傳統;既要盡量既適合於中國的傳統,又適合國際的傳統。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張馬力是周有光的外甥女,她曾回憶道,一次去看舅舅時,她曾問舅舅從國外回來到現在,有後悔嗎?周老的說沒有,因為他畢竟做成一件事——漢語拼音。

英國《愛爾蘭審查員報》曾載文稱,具有8種特點的老人生活更健康、生命質量更高。其中有一點就是工作努力。很多人認為沒壓力的工作最理想,但是科學家經過調查發現,工作努力、職業生涯獲得成功的人不容易早亡,而且生活中幸福感也更強。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拼意志 堅持六個「不」()

周有光晚年有個「三不主義」:一不立遺囑,二不過生日,三不過年節。因為他覺得麻煩,沒有必要。睡覺、吃飯、看書、寫文章就是他的簡單生活。穿衣服也簡單,別人會給他送漂亮衣服,但周有光卻沒有機會穿。因為他幾乎不出門,偶爾出門要穿,又覺得漂亮衣服穿出來,身上不自在。

在生活方面,周有光也有個「三不原則」:不亂吃東西,不抽煙,不喝酒。實在想喝酒了,就喝點啤酒。有客人來,他要敬煙,買了很好的煙,都請客人抽,自己不抽。

不抽煙、不喝酒大家都好理解。那麼,不亂吃東西周老是怎麼做的呢?第一,補品不要亂吃。周有光家裡有很多別人送的補品,但他不吃,大部分都轉送給了親友。其次,不要「瞎吃」。遇到有人請客,周有光是能推掉的就推掉,不能推掉的也只是吃一點素菜。周有光日常的飲食,吃得很清淡。很多葷菜不吃,不吃油煎肉類,主要吃雞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樣。但是牛奶和雞蛋都不能多吃,雞蛋一天一個。《黃帝內經》對養生的「三有」有過精闢論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作有序。」周老的「不亂吃」就是對「飲食有節」四個字的最好註解!

周老的「拼」「音」養生法除了上面的三個「拼」,他的長壽還得益於他在感情、學習和生活中的三個「知音」。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愛情知音 與妻子「舉杯齊眉」七十載()

在周有光跨越百年的一生中,著名的「張家四姐妹」中的二小姐允和是他獨一無二的愛情知音。張允和的四姐妹中,大姐張元和嫁給崑曲名家顧傳玠,三妹張兆和嫁給了作家沈從文,四妹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都說婚姻要門當戶對,周有光曾經也這麼看,相比張家,周有光不過是一介書生。他在給張允和的信中寫道:「我很窮,恐怕沒法給你幸福。」張允和卻說:「幸福要靠自己去爭取!」一舉打消了周有光的所有顧慮。

周有光曾在書中寫道:「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們每天上午10點鐘喝茶,有的時候也喝咖啡,吃一點小點心。喝茶的時候,我們兩個『舉杯齊眉』,這當然是有一點好玩,更是雙方互相敬重的一種表達。下午三四點鐘,我們又喝茶,又『舉杯齊眉』。有朋友來家裡,特別是記者,看到我們『舉杯齊眉』,都覺得有趣得不得了。這就對家庭和諧起到作用。」周有光的理論是,夫妻不僅要有愛,還要有敬。這樣的小動作,能增加家庭生活的趣味和穩定,所以他們一直堅持下來。

美國楊百翰大學一項針對1700名、婚齡在20年以上的夫婦進行跟蹤研究發現,不經常爭吵的夫妻更長壽。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分屬五臟,七情反應太過與不及則可損傷相應之臟。《黃帝內經》、《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等醫籍對此均有表述。所以,相敬如賓的和諧夫妻環境是保證夫妻雙方長壽的重要因素!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學習知音 一本書看三遍 年過百歲筆耕不輟()

周有光是個很愛學習的人,於是看書和寫作就成了他學習中的知音。他看一本書要看三遍。第一遍很快地翻,要知道這本書的框架。第二遍選當中重要的仔細看,第三遍我要考慮把這本書的評價是怎麼來評,對於我怎麼樣利用這本書,怎麼了解這本書,這是他的一個看書習慣。

漢代文學家劉向曾說:「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宋代壽星陸遊也有「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的佳句。中醫名著《黃帝內經》中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說。科學研究也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有點象「氣功」入靜一樣,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能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用周老他自己的話來說,前50年在搞經濟,後50年在搞文字,而百歲之後的近些年,他又開始對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04歲時,周有光還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打出了《朝聞道集》,彙集了他自己一百年的人生感悟。

經常寫作的人頭腦靈活,不容易健忘,尤其對於老人而言更有助於健腦,預防老年痴呆,更加能提高長壽的質量。

「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生活知音 樂觀謙遜 寬厚待人()

日常生活中,周有光雖然是一代大師,卻寬厚待人,樂觀謙遜。在《周有光百年口述》一書中,周有光提倡「不怕錯主義」:他認為自己的百年口述史中出錯是難免的,所以他不僅不怕別人提出批評,相反更希望聽到不同意見。

每年過生日,都有不少人去看望他。近年周有光身體很弱,坐那麼長時間聽別人說話是很耗費體力,但他特別寬容,不會阻止別人說話,靜靜等著人家離去。

周老曾說:「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他以81歲作為1歲,從頭算起。92歲時,有小朋友送給他賀卡,寫的是「祝12歲的老爺爺新春快樂」。

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文學家諸葛亮的《戒子篇》中指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周老的樂觀與寬厚就是「寧靜致遠」四個字的生動寫照,也體現了養生理念中的精神操守。他一生淡泊名利、處事泰然、德高望重。有藥王之稱的唐代名醫孫思邈曾言:「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也就是說,不講究品德修養,即便服用靈丹瓊漿,對延年益壽也無濟於事。像周老這樣一類的內心恬淡清靜的人,注意個人道德修養的人,大體上都會健康長壽,因為他們懂得了養生最高境界——養心。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璞微養生 的精彩文章: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練的助睡心法,中醫怎麼看?
中醫為何說胡蘿蔔功如助陽葯?它還有助防三種癌
蘿蔔種子治這病,中醫稱「有推牆倒壁之功」
綠茶抗癌效果不及烏龍茶?其實這樣喝就對了

TAG:楊璞微養生 |

您可能感興趣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我怎麼看生與死!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佛法的殊勝因緣
學學周有光的「拼」「音」養生法
周有光:最反感別人叫我「漢語拼音之父」
緬懷:周有光成為漢語拼音之父,初心很簡單
紀念「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不要從中國看世界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活到112的養生秘笈,只有八個字!
「上帝」終於記起他: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上帝終究沒有忘了他……
漢語拼音起源於何時,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112歲
周有光,一生有光
周有光:一生追光,一生有光
108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的警世通言
111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吃肉,不動,千萬別聽醫生的,是我的長壽秘訣
周有光語錄
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享年112歲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5句話教你活過100歲
百歲之後,周有光這樣回望人生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享年11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