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坑」嗎?NO 我很願意與他公開討論脊灰疫苗

「坑」嗎?NO 我很願意與他公開討論脊灰疫苗


「坑」嗎?NO 我很願意與他公開討論脊灰疫苗



一位同行對我的文章有不同觀點,發出來供大家參考。

2017年1月4日,我在網上發布了《接種醫生們,有個大坑千萬別踩》一文,指出我國現行的脊灰疫苗接種策略中存在明顯的失誤,並有可能讓接種醫生承擔醫療事故的責任。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同行深受觸動,他們不再滿足於低頭執行命令,而是開始研究相關策略是否存在問題。他們中不少人轉發我的文章給上級領導並請示他們,希望能得到明確的答覆;有些人則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直接決定只給孩子第1次接種脊灰滅活疫苗(IPV)或五聯疫苗,不像以前那樣用如果滅活疫苗缺貨就用活疫苗(bOPV)替代,因為他們知道bOPV存在小概率導致兒童終生殘疾的風險。



「坑」嗎?NO 我很願意與他公開討論脊灰疫苗


前幾天,我收到同行轉給我的一份文檔。該文檔作者署名張偉林,自述為防疫人,對我的這篇文章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張醫生言辭懇切禮貌,不像方舟子那樣給我扣【反疫苗偽科學】這樣的帽子,也不像寧波海曙區疾控的庄魯若醫生那樣指責我【誤導公眾】,我很願意與他公開討論這個話題。


現在我轉發他的文章,我的點評用粗體(由於沒有標紅字體)。


「坑」嗎?NO!


作者:張偉林


近日拜讀和學習了陶老師的《接種醫生們,有個大坑千萬別踩》的文章後,做為防疫人,感同身受,也為陶老師的敢說敢為所敬佩。

針對該事情本人也有不同的觀點:


從個人及家庭觀點出發,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出現終生殘疾(我想問張醫生,如果你的孩子需要接種脊灰疫苗,你會給孩子第1劑使用bOPV么?這個問題需要正面回答),但從國家層面(大局及國家安全考慮,個人認為),目前IPV產能問題,不能馬上解決,或者其他問題(本人真的不知道是什麼問題),所以就有了潛在風險,國家疾控部門也早就意識到了風險的存在,也做了相應的風險預判和對策;


bOPV說明書上明顯寫:遵照國家免疫規劃和相關免疫策略,在國家衛生主管部門和疾病控制相關管理機構的指導下使用。而中國脊灰疫苗免疫策略換技術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lPV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以後,如遇IPV供應不足,首劑可用bOPV替代(這個文件是中疾控於2016年4月底發布的,但中疾控又於2016年12月發布了最新文件,措辭較為嚴厲地規定: 【無論】在補充免疫、查漏補種或者常規免疫中發現脊灰疫苗為0劑次的目標兒童,首劑接種IPV。這個最新文件中並未提及「如遇IPV供應不足,首劑【可】用bOPV替代」 )。這麼明確的指導意見,怎麼能說是「坑」呢?


這裡需要提醒陶老師:『IPV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以後』的時期,當然包括現在和以後,2016年5月1日、2017年、2018年……直到國家終止將IPV納入免疫規劃(這句話我沒看懂作者的意思),我認為陶老師對「以後」這詞的時間點誤解了,才會認為有「坑」,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以後,以後,以後。


我們國家免疫規劃是從大局出發考慮(我希望知道張醫生對於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的態度),難免對極端少數個人或家庭帶來罕見的終生殘疾,所以在這裡強調下,用「坑」這字,有點過,無形中讓我們國家免疫規劃的決策者們以及每層疾控管理部門和我們基層接種人員背上道德道義的枷鎖,好像我們在害人一樣,其實是在建立一道道免疫屏障。

「坑」,無形中把我們基層接種部門對上級疾控部門的領導和決策做了否定和猜疑(我也不希望形成這樣的局面,但是要避免這種局面,應該寄希望於決策者制訂出經得起各方考驗的決策,而不是寄希望於不要有人來揭蓋子),形成內訌,不利於後續工作的開展和配合。


「坑」,無形中增加了家長對疫苗及接種部門的質疑,本來已經剛剛從山東疫苗事件緩和過來,現在又來個「坑」,家長和基層都接受不了,到時候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還談什麼免疫規劃,真的到了家長們不帶孩子們來打疫苗時候就來不及了。那整個國家真的被「坑」了呢沒那麼嚴重,我在文章里把兩種脊灰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都做了客觀的分析,並沒有誇大bOPV的風險,公眾很容易明白這件事的關鍵點在哪裡,不會盲目拒絕其他疫苗的接種)。


除了這「坑」,我們基層該怎麼做?我建議:


堅決執行國家的免疫程序,合理做到特殊情況特殊策略(現在的情況是,我國2012年起宣布實現無脊灰狀態,目前環境中不存在脊灰野病毒,也就沒有感染的風險),在IPV缺苗情況下可使用bOPV(對,這裡的用詞是【可】使用,而不是【必須】使用,所以等IPV恢復供貨使用IPV也沒有任何錯誤,並不違反2016年12月的最新文件精神);

請示上級合理安排IPV到貨時間,並做好家長的解釋工作(山西已經確診一例bOPV導致的殘疾病例,接種單位沒有向家長解釋有IPV和bOPV兩種疫苗,更沒有向家長介紹這兩種疫苗在安全性上有什麼區別。我認為做好家長的解釋工作,必須告知存在這兩種疫苗以及兩者的安全性區別,首先建議家長等待IPV。如果家長自願給孩子使用bOPV,那才是真正做到了疫苗接種的知情同意。家長在完全知情的基礎上做出的任何選擇,我都不反對),免疫缺陷兒童不用bOPV;


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要做,但實際上近10年來除了新疆發生過輸入的脊灰野病毒,其他地區從未發生過這種情況。我擔心的是專家們在評估風險時,用一句「以前沒發生過,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生」來高估風險),做好家長的解釋工作,建立良好的互信機制;


相關部門發布解讀釋疑信息,增強基層接種人員的自信。(我也非常希望中疾控能用書面形式明確表態,不要讓基層醫生猜意思:如果IPV缺貨,到底該如何操作?我覺得至少有4種態度可選:【建議】用bOPV替代;【可以】使用bOPV替代;第1劑【應該】用IPV,【不要】用bOPV替代,除非家長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自願替代;第1劑【必須】用IPV,【禁止】用bOPV替代,即便家長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自願替代)


(完)


我認為,只有用實名制發表文章,才能真正代表一個人的態度,才能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我屢次批評國家及各地區的疫苗接種策略,承擔了很大的壓力。


即便如此,我仍堅持實名制發言,因為我堅信:真實就是陽光,真實就是力量。


作為支持國家疫苗接種策略的張醫生,更沒有理由隱藏自己的身份。我希望他如果看到這篇文章,能和我聯繫,確認他的真實姓名和工作單位。


最後,請網友對於這篇文章以及文中我的點評,在我的疫苗與科學公眾號留言區發表評論,請保持語言的理性和禮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疫苗達人陶醫生 的精彩文章:

疫苗問題答疑第期
兔子咬傷無需打狂苗和強化免疫
接種醫生們,有個大坑千萬別踩

TAG:疫苗達人陶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兩性討論:好友的老公喜歡上我,我有錯嗎?
穆斯林小女孩問我戀愛的建議,父母不願意討論,我也不知怎麼回復
美國Quora網友討論:女朋友怪我沒有為她挺身而出,我該怎麼辦?
老公精神出軌,該不該原諒?歡迎您參加討論!
「憐憫和同情什麼的,謝謝你,我不要!」都在討論她胖了,卻不知道她承受的病痛煎熬
來討論!該不該把患者改稱病人?
「話題討論」哪些演員的這一刻讓你覺得Ta演技炸燃?
討論一下你喜歡什麼星座?討厭什麼星座?你心目中的他們是什麼樣的?是不是和我一樣?
非常坦誠的討論=我跟你沒什麼好談的
討論:我們到底該遵循患者的意願還是醫療的常規?
楊冪回應與唐嫣友情破裂:我們經常會討論誰撕誰!
「七嘴八舌」之「我最想給孩子講的故事」話題討論
在討論中怎樣提出反對意見,不會讓對方討厭你?
網友討論「王者榮耀」最丑英雄,你知道「又矮又黑」的是誰嗎?
討論:真正讓你尊敬的動漫人是誰
海賊王里你最佩服的誰?你最喜歡誰?歡迎補充討論!
上課同學討論插不了話,也害怕舉手發言,我該怎麼辦?
討論!為啥動漫主人公往往沒禮貌也不會被噴
當我們在討論同性婚姻是否合法時,我們在討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