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43㎡爆改出6室1廳1廚1衛,還不動層高和格局!他刷新了我對住房的理解。

43㎡爆改出6室1廳1廚1衛,還不動層高和格局!他刷新了我對住房的理解。





向每位一絲不苟的設計師致敬,

本文授權轉載自二姑娘家(

ID:

tccshe

)。

















儘管它乍一看不驚艷,不花哨,不華麗,就連

這個日本設計大神的設計理念,也樸素感人:

沒有什麼比人的健康更重要。




但是當你耐下心來,去體味藏在地底下,藏在天花板上,藏在設計中的細節時,你會不禁莞爾:




美好的生活,就該是這般模樣:安心,安全,功能性。







比起豪華的設計,安心、安全、功能性,才是我作為設計師更重視的地方。






本間貴史,日本一級建築師,《全能改造王》的常駐設計師。看履歷表,當真是國際級別的。

撇開他以往的成就,光是他認真

謙遜

,親力親為的程度,也足夠讓人肅然起敬。





這次改造的,是最最普通的43平上海老公房,一室一廳一廚一衛,位於三樓正中。




上下左右,全是鄰居——這就意味著,設計師們慣用的「變別墅開掛」技能,在這兒只能撲街。想延伸一丟丟空間?門兒都沒有。畢竟:




格局不能動!


隔牆不能拆!


管道不能移!


層高不能變!





(房子位於三層中間,隔牆橫樑都不能動,否則會影響別家。)






但是,你大概難以想像,這個一居室里,住著一家七口人。




當然,塞七口人也非本意,全是天意。




二胎政策開放時,蔡小姐一家樂壞了。可是高興勁還沒緩過來,

突如其來的龍鳳雙胞胎,給這家子人,殺了個措手不及。










於是,孩子從1個變到了3個,大人陣營也隨之增加了外公外婆2枚幫手。可房子,還是那個43平的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啊。




用孩子他們爸的話說,這根本就是:1+1>2嘛。





(大兒子6歲,倆龍鳳胎1歲)





於是,一家4個大人為著仨孩子,開啟了局促的蝸居模式:




早晨洗漱要排隊


吃飯得站著輪流來









為何站著吃飯?因為椅子都被抓到床邊作壯丁,給孩子們當護欄去了。










卧室這張床,白天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晚上拼著旁邊的沙發,要容納五個人(仨孩子+夫妻倆)。而外公外婆,就睡在客廳的行軍床上。










夜深人靜,孩子們都消停後,獨自賺錢養家的爸爸,把陽台桌面上的奶瓶、尿布、玩具扒拉到一邊,開始站著默默工作一會兒。





(爸爸身後的那張小桌子,就是6歲兒子寫作業的地方。)






這個遠渡重洋的日本重量級設計師,

開工前,連續造訪屋主一家5次。

開工後,日本-上海往返14次。在體感40度的上海工地,駐留55天,甚至自己租了房子。





為了更了解一家人的生活習慣,他跟編導要了這七口人生活居住的原始視頻素材。節目組震驚了:

第一次有設計師開口要原始素材,還打包回日本仔細研究……










當大部分人裝修房子糾結的是地中海風,還是北歐風時,本間大神反覆思考的卻是:




如何讓小孩不容易受傷,如何讓女主人更輕鬆,如何讓家裡的空氣水質更安全,如何讓噪音更小更舒適……













比起豪華的設計


安心、安全,才是我追求的












當本間貴史在開工前拿著PM2.5檢測儀、水質檢測儀上下勘測時,屋主不解了:我也沒提這要求啊……(設計師,你是不是太較真了……)










然而檢測結果,卻讓屋主一家大吃一驚:

當室外PM2.5隻有106時,室內竟然達到了128——中度污染。





(室內比室外空氣污染還嚴重,是什麼情況……)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大兒子晚上常常會咳嗽。




由於房型的問題,房子通風差極了,於是本間貴史首先明確的就是:

必須得裝新風系統。

哪怕要在本就低矮(2.5m)的空間里,再犧牲25cm的層高。





(在此簡單解釋一下新風系統的作用:

不開窗也能坐擁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主機和管道一般要安裝在天花板上方,佔據層高25cm左右。






可是你大概難以想像,本間貴史

在屋主根本看不到的隱蔽工程中,就花了一個多月。




吊頂上,需要密密麻麻排滿水管、照明、中央空調、新風系統。

可是管道和管道之間,常常會「打架」。

施工隊幾度喊停:這個太難實現了……




如果沒有鏡頭的記錄,我們大概沒法想像,本間貴史對「安心 安全」的追求有多執著。









考慮到家有三個小孩,所有的傢具和牆體材料,本間貴史都要親自把關。




牆體是一整面能吸收甲醛的呼吸磚,除了吸收甲醛,還能快速吸收水分,調節室內濕度。(江南地區的黃梅天、回南天有多潮你們懂的……)




前段時間刷屏的羅一笑,就是因為住進了甲醛超標的新房,導致白血病。







除了保障空氣質量,本間大神還堅持安裝了全屋凈水系統,以及隔音效果極佳的門窗。




這一切看起來根本不華麗,不奪眼球的裝置完成後:之前比室外還高的室內PM2.5,降到了14(此時室外70);室內噪音,降到了37分貝(室外83)。









本間貴史,究竟有多處女座?




施工過程中,40度的高溫,本間貴史親自上陣,對房梁每一根鋼筋的位置進行精準定位,確保每一個動作都不影響樓體安全;




對施工方牆面平整度的要求是,誤差在正負1毫米之內;




每個工人帽子上,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血型,以便出現問題送醫院時,第一時間輸血……










它們都不花哨,也無從炫技,但它們所代表的是本間貴史對「居住」最深刻的理解:安心,安全。














這個家


能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在溝通階段,這一家人對這43平的一居室提出了這樣的訴求:





仨孩子能不能分開睡,分開學習?



房子是否可以兼顧到孩子們成長的需要?




而在此之前,夫妻倆和仨孩子,5個人都躺在一張床上。







本間貴史如何在這個一居室中,滿足他們的需求?






膠囊房




他把日本常見的「膠囊旅館」搬進了家


三組(

六個

)膠囊房


各自上下兩層









乍一看好像擁擠


但是空間其實完全夠夠夠


吶,這只是六分之一的膠囊房









三種模式


能跟著孩子成長的步伐進化









二樓能變書桌模式,

能變床鋪模式










一樓可儲物,可鋪床











設計師的本意,可不是讓它們每天上演變形金剛的戲碼。




不同的成長階段,啟動不同的排列組合。

3年後,6年後,9年後……也能實現彈性變化。





膠囊房太壓抑了吧……通風也差……

」我猜你已經開始嘀咕了。注意到膠囊房裡的晾衣架了么?它既是晾衣桿,也是新風系統的出風管道。






(6個膠囊房中,都有出風管道)






每個膠囊房都有一扇神奇的窗子


能模擬12小時的日光變化


相比之前PM2.5爆表的卧室里五人同床


簡直太美好了










另外,二號三號膠囊房之間的隔板可拆除。現階段,倆龍鳳胎還不能獨自睡覺,可以跟爸媽在一起。




等他們長大一些,裝上隔板,又能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至於那時候爸媽睡哪,先賣個關子。










三段椅




除了這個膠囊房,還有一組——能跟著孩子長大的三段椅。




(必須得PS個細節:這個三段椅的製作難度超乎想像。因為

本間貴史對它們的製作要求極高:要結實耐用

抽拉順暢

,不能露五金傷害孩子……導致

跑了5家傢具店都沒法做,差點因為難產無法面世。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設計。)




一段是個儲物箱


二段是個沙發靠背


三段是護欄










幾個二段拼一起


就是沙發










6張椅子拼一塊


可以當床鋪


也能作有防護欄的兒童床










倘若不需要它們


還能把它們藏柜子下面


給孩子們最大的玩耍場地










如果你覺得這些椅子變來變去太麻煩,就太低估本間大神的貼心程度了。




和膠囊房一樣,雖然有很多不同的用法,但是不同的階段,只選擇一種最合適的模式就好。




比如,現階段,外婆外公一起來帶小孩,客廳那張6把椅子拼成的床鋪,可以留給二老。等到孩子大了,二老回武漢老家,孩子他爸媽就能從膠囊大床房中解放出來,睡這張大床鋪。













這個家的大人


太不容易了










這個家的大人,為三個孩子犧牲得太多了。無論是空間,還是精力。




爸爸深夜站陽台工作,媽媽辭職在家圍著孩子轉,外婆因為過度操勞常常嘔吐,外公一把年紀得睡行軍床……




改造後的家,終於讓大人也能過得舒坦一些了。






【衛生間】





曾經

洗漱、淋浴、如廁於一體的衛生間,裡邊使用的人焦慮,外邊排隊的人著急。每天早上,一家7口如打仗般忙碌。




爸爸蹲坑一久,門外就開始催促:「怎麼還不出來……大家都等著呢……」




如今,衛生間一分為三(馬桶也是獨立一間)。雙水龍頭的超大洗漱台,同時滿足兩三個人的洗漱。









要再有人湊熱鬧同時洗漱


還能在淋浴間的摺疊台盆處應個急






(這個五金櫃底部還可以抽拉出一個凳子,方便給孩子坐著洗澡。)






浴室頂部有換氣烘乾系統


和可烘乾的洗衣機一起


彌補了把陽台納入室內損失的空間


白天閑置的淋浴房變身烘乾房









【廚房】




廚房小的事實,已然無法改變。但是本間大神做了一些小改變,讓女主人身處小廚房,依舊能感到舒心。




1.充分利用吊櫃和頂櫃的儲物空間




下拉式籃子,

解放高處吊櫃;









轉角拉籃,利用地櫃深處。


這些對普通家庭


都很有借鑒意義









2.動線合理,雖小但不亂




冰箱、水槽、操作台、灶台


按照操作流程,一氣呵成









為了彌補操作空間小的缺陷


水槽上的滑板也能臨時應急










【25平的儲物空間&客廳】





整個房子的格局沒有太大的變化(除了衛生間擴出來一點),不過客廳和卧室進行了對調。因為本間貴史發現,仨孩子平時都在帶陽台且朝南的那間卧室活動。




所以,朝南那間帶陽台的房,變成了客廳。










有小孩的家,總是

格外

需要儲物空間。




用孩子外婆的話說:之前的家,甚至連放衣服的空地都沒了。




本間大神重新規劃後的家,

43平的家裡,達到了25平的儲物空間。




客廳整整兩面牆,都是柜子









一打開櫃門


統統都是規劃合理的儲物空間





(抽屜,無疑是收納效率最高的設置。左上,是玄關。)






客廳,


沒有太多冗雜不必要的設計










這一整面樂高牆


妙在無需額外收納


在牆上自成一道風景線










25平的儲物空間,還是不信?


等等,別忘了,6間膠囊房的下層


在必要時,

也能靈活用作儲物啊!









你以為這期改造就這樣結束了?




等等。




語言不通的日本設計師,雙手遞上了一本厚厚的房屋使用說明書:「我平時在日本,如果您對家裡的使用方法有不明白,

這裡總結了一本使用說明書和保修書。










厚度,你們隨意感受一下









撲通

」——


我彷彿聽到了


什麼東西下落的聲音


你呢?







本文授權轉載自

微信號:二姑娘家(ID:tccshe)



謝絕公眾號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是坑 的精彩文章:

這家二手玩具公司用最溫柔的方式,告訴孩子們世界的殘酷。
努力五十年,63歲拳擊老爺子打敗22歲對手奪冠。
他是喬布斯的老大哥,想要拯救世界。
如何拍出朋友圈點贊最多的照片,這位消防員大叔來教你!

TAG:都是坑 |

您可能感興趣

110平米兩居室,卧室的格局棒棒噠!
48㎡的房子,卧室才不到10㎡,但它通透的格局夠優雅!
101男孩們集體出動,究竟誰會打破10月歌謠界的格局呢?
2017年10大新秀,他們會改變NBA格局嗎?
遼寧一樁3換1交易撼動聯盟格局 27+10+5長人來投讓郭士強樂壞了
十三年壕砸15億,他從被唾罵到奪16冠,足壇格局因而改變
72㎡兩房格局,額外多出一個卧房空間
2017年全球單、多晶未來格局分析
金慕苒:6.26黃金破1260開啟多頭格局!多單準備撿錢!
1860年代,世界格局因為這10年而改變
又砍59+29,哥倆這樣打下去,NBA的格局就要改變了
2018年,樓市格局或將迎來顛覆變化,只因這項政策即將出台
NBA最長肥皂劇被續訂!7000萬不要轉拿410萬?這部大戲或許真的能攪亂西部格局!
又砍59 29,哥倆這樣打下去,NBA的格局就要改變了
回首2010,是什麼決定了BAT三巨頭的格局?
膩害了,75㎡小兩居藏著100㎡的大格局!
高通驍龍835與Win10的結合將改變移動PC格局
它們橫空出世,擾亂了 IMDb Top 250 格局
2018年:民航將首次飛美國,只需4小時!改變中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