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證候理念的更新者——張震研究員

中醫證候理念的更新者——張震研究員

張震研究員

中醫耆宿張震主任醫師、教授,是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創始人,中西醫結合資深研究員,我國研究中醫證候學的知名老前輩。他更新了中醫學關於證候的理念,揭示了疑似證之間的臨床鑒別診斷規律,獲得了社會的認可。

中醫證候理念的更新者——張震研究員

張老幼承庭訓,熱愛祖國醫學,於20世紀50年代榮獲衛生部頒發的學習祖國醫學成績優異獎狀和繼承祖國醫藥遺產銀質獎章。現已年臨九旬,仍積極熱心堅持中醫臨床診療、學術研究、睿意培育後繼人才。他對中醫學情有獨鍾,堅信中醫藥偉大寶庫中蘊藏著真理,自當竭盡全力,精準繼承,發揚光大。因此他一刻也不脫離臨床診療,精誠實踐,刻苦深入鑽研中醫經典理論,廣閱博覽,繼承先賢學術精華。

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積累經驗,殫思竭慮,精心思考,經過心悟歷程,終於明白中醫的證候乃是患者體內病機變化與外現癥狀的有機統一體。「證」原是我華夏祖先根據社會醫療實踐認識成果獨創的用於疾病診斷和指導治療的具有優勢特色和中華文化底蘊的關鍵性醫學理論,是使中醫得以實現個體化治療的根本依據。而今西醫診斷不明或待診的患者,只要據證依法選方遣葯給予對證的恰當治療,多能獲得相應的療效。然而現行的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病因與氣血津液辨證、傷寒六經辨證、溫病衛氣營血及三焦辨證等各種辨證並列的分類方法,難以集中反映證候自身的共性特點和相互間的內在聯繫,不易完整理解和全面認識與運用。

為此他潛心研究,認真實踐,不斷探索,深入思考,終於覺察到「證」本身存在著自然的層次與結構。「證」原來是由核心成份、基礎架構、具體表達模式三個層次與定位指征等補充成份共同構成的。如氣血陰陽,虛實寒熱、風、溫、濕、燥、火、痰、瘀等中醫生理、病因、病機、以及病理產物等概念即是證的核心,可稱為「核心證候」。兩個或兩個以上核心成份組合而成的:如氣虛、血瘀、濕熱、氣陰兩虛等等便是證的基礎架構,可稱為「基礎證候」。基礎證具體病位未明,必須與臟象經絡等有關表現及外邪致病病程演變階段之癥狀體征等病位證候相結合,標明了病位方能形成。如腎陰虛、肺氣虛、肝鬱氣滯、溫邪犯肺等等則為證候的具體表述模式,「即具體證候」。具體證候,有賴於「病位證候」的補充方屬於完善。

與此同時,張老進一步探索闡明了證候自身的變異與類證和疑似證候之間的鑒別診斷規律與方法等。只要充分了解和運用上述研究成果,則臨診辨證便可執簡馭繁,得其要領,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詳細內容請參閱《張震中醫實踐領悟與研究心得》第一章第四節,第二章第一節(北京人衛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及張老的其他學術專著《辨證論治新理念與臨床應用》與《疑似病證的鑒別與治療》(上海科技出版社2014年與1983年版)。關於上述證候學的研究成果,張震研究員在1984年4月衛生部召開的全國中醫證候規範學術討論會上做過專題學術報告,並受會議領導囑託起草過證的定義。

張老的證候研究成果於1986年6月14日在京由路志正、張鏡人、陸廣莘等國醫大師和國內著名中醫權威專家們組成的鑒定委員會進行了認真的技術鑒定,認為該項成果「有較強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對中醫的醫、教、研均有明顯的指導作用」,榮獲雲南省1986年度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當此項成果的主要內容成為張老撰寫的《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總論》出版時,人民衛生出版社編輯部公開評價該總論已「從理論上系統闡述了「證候」的概念、表述形式、結構與層次以及證候的命名原則,證候的分類,並剖析了證候本身的變異的和他們相互間的類同與疑似辨析,與鑒別類證的原則與方法,反映了證候研究的當前水平。」該書公開發行後,深受廣大讀者的肯定和歡迎。

張震同志雖然在中醫證候的傳統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他並不自滿,經常以清代著名學者顧亭林之言「昔日之成不足以自矜,今日之獲不足以自限」共勉。目前雖已90高齡,但仍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積極率領其學術繼承人團隊,繼續開展中醫人體氣機系統理論與疏調氣機治療法及該法之廣譜方劑化裁應用規律等有關項目循序漸進的深入研究,以期完成雲嶺中醫張氏疏調學派既定的系列科研課題。為繼承、發揚、創新中醫學術繼續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醫證候理念的更新者——張震研究員

中醫證候理念的更新者——張震研究員

中醫證候理念的更新者——張震研究員


作者/和麗生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院長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胖胖的福利,中醫膳食配方拿去不謝!

腎小球腎炎患者速來,此處食療能救駕!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中藥「梔子」不傳之秘
頭髮和健康:看看你的頭髮都「說」了啥
女性祛斑、調陰陽之法——羅大倫
美白、祛斑、祛痘的面膜配方,自己也可以動手做哦?
許躍遠:脈人合一

TAG:雲南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基礎知識學習——證候
國醫大師熊繼柏辨治胃痛經驗(四):必審證候虛實,詳察疼痛性質
熊繼柏(國醫大師)辨治胃痛(三):必審證候虛實,詳察疼痛性質
肝風概念、病機與證候探討(一)
鼓勵應用中醫四診設備開展「以證候為代表的中藥臨床藥物評價和臨床試驗」
名老中醫李明富臨床經驗:虛勞證候多,重在分綱目
服用桂枝湯後變陽明病證候,用白虎加人蔘湯為妙!
胃熱又稱「胃火」,就是胃中火熱熾盛的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