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新商業公民說——善意經濟:心之所向,智者當有善

新商業公民說——善意經濟:心之所向,智者當有善

在商業世界的進化之中,成功者的定義一直不斷衍變,從暴力「致富」到創新「智富」,新商業公民正在引領一場以「善意經濟」為基準的商業變革。在賺取財富的同時,對社會秉承善意與關懷,這兩者並不相悖。


世界是變化的,社會的中堅力量也在向著更高的人生階段邁進:從挽救平凡幼小的生命,到改變城市環保的出行;從構築感人至深的電影夢,到創造世界能源的新格局……智者,在構建繽紛商業世界的同時,更用「善意」造福著社會與人類。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新商業公民」。

新商業公民說——善意經濟:心之所向,智者當有善


「一個好的企業,應該具有回報社會的意識,而不是一門簡單賺錢的生意。心裡有巨大的使命感,比僅僅只銷售產品和單純賺錢要好得多。」


——Embrace聯合創始人兼CEO Jane Chen


「我希望這是一個永遠把社會意義放在經濟利益之上的公司。只有秉承著這樣的善意,摩拜才可以走得更遠。」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CEO 王曉峰


「從一份事業的社會責任感出發,用電影這個載體來連接城市和鄉村的孩子,再好不過了。我就是一個鄉村電影放映員,這讓我感到特別驕傲。」


——「零錢電影院」項目創始人、電影《有一天》發起人兼製片人 孫阿美


「我和大家一起為國家和能源行業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說到底也是為了改善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我認為這是最大的善意。」


——北京國際能源專傢俱樂部總裁、清潔能源技術評估與推廣系統的創辦人 陳新華



新商業公民說——善意經濟:心之所向,智者當有善



在以Jane Chen、王曉峰、孫阿美、陳新華為代表的無數「新商業公民」的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創新的智慧在他們各自領域內起到的關鍵作用,通過設計、創新、實踐、凝聚四個維度,「商界智者」正全面進化升級,形成了以「善意經濟」為標籤的社會中堅力量群體:大批擁有變革思維、善用前沿科技的複合型人才,日益成為商業變革和商業創新的引領者和實踐者,他們的生活理念和消費行為肩負著社會責任,他們從事的商業讓世界和生活變得更美好。面對鏡頭,他們說出了自己的心之所向,持「智」以恆,才能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

新商業公民說——善意經濟:心之所向,智者當有善



溫暖歲末,《商業周刊/中文版》攜手全新梅賽德斯-賓士E級車,以「善意經濟」為主導,聚焦各領域社會中堅力量的見證者和典型,奔向2017更美好的商業世界。


智者,大成

「與新商業公民同行,直抵大成之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大預測,我只服這張漫畫!
2017年時光日曆!讓我們奔跑著告別和期待吧
當絢爛的泡沫破滅後,2016年的中國電影還剩下什麼?
金融「遠見家」的眼界,要擴寬版圖,更要超越所處的時代

TAG:iWeekly周末畫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台業者:憂大陸同胞覺「台灣不友善」蔡當局應拿出善意
善意的理解和關愛 做「善心循環」的啟動者
心懷善意,仁者愛人
最好的為人處世是心懷善意
不會地動山搖?綠學者:想緩和對抗 要對民進黨更善意
你的善良,總會被善意回應
心中盛開善意的花
你會選善意的謊言,還是堵心的耿直?
晚安心語:用善意和微笑來掩飾的內心,其實,最痛
蔡英文被新黨怒懟:毫無誠信 還想騙大陸說「善意」
小地方人的善意與俠義
蔡英文對大陸重申「四不」原則稱已盡最大善意,民眾:當我智障?
蔡英文以「三新」要大陸善意 學者:對陸敵意、虛情假意
機器人新技能之:善意的凝視
菲新總統對中國釋放善意 宣稱赴南沙是逗選民
蔡當局不是「台獨」?綠盼大陸善意回應
面對最大鄰國釋放的善意,朴槿惠妄稱「薩德」象徵主權
中國人為什麼愛說謊? 生活需要善意的謊言
善意的行為總是發自心底,需要用恰當的方式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