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理與心臟亦敵亦友

心理與心臟亦敵亦友

心臟不僅僅是一個器官,它還與我們的心理狀態密不可分。在東西方文化中,心臟往往被視作靈魂的居所。現代醫學中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心理與心臟息息相關,並逐漸衍生了「雙心醫學」,即心理心臟病學。

心理與心臟亦敵亦友

好心情營造好心臟

好的情緒對心臟有益是無可厚非的。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看喜劇片會使血液加速流向心臟,其效果相當於做一場有氧運動。在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下,我們好像擁有了更多的力氣與精力。此外,很多研究證實,音樂療法、心理指導等也可以使心臟病患者的癥狀得到緩解。

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快速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競爭壓力充斥在人群中,太過忙碌的人應儘可能地忙裡偷閒,每天做一兩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並利用好自我暗示的力量。對於一些因家庭事務多而不太接觸外界的患者,則應儘可能地走出去,擁有目標和夢想的人,會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滿足。

壞情緒讓心臟很受傷

親密無間的夥伴,可能會帶來堅定的保護,也可能會帶來更致命的傷害。在地震、洪水、戰爭等重大事件發生後,即使已經過去多年,倖存者群體中還會出現較大規模的心臟問題。

在臨床中,也有越來越多的醫生髮現有這樣一部分病人,因為胸痛、胸悶、心慌、出汗、氣短、頭暈等癥狀就診,但經反覆檢查證實並無器質性病變。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有調查發現,超過60%反覆主訴心悸的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焦慮症表現,在進行一些抗焦慮抑鬱和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療後,癥狀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部分療效顯著的會痊癒。

研究發現,平時精神壓力大,或有焦慮、抑鬱等不良心理狀態的人更容易患心臟病,合并心理問題的心臟病患者相對沒有心理問題的預後也較差。其機制可能與精神壓力增加能夠引起心律失常、增加血小板聚集、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髮展相關。2014 年2 月,美國《循環》雜誌刊載了美國心臟協會專家組的一份科學聲明,正式將抑鬱症同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吸煙一起列入心臟病風險因素。這表明心理對心臟的重要影響已經被國內外廣泛認可。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戰痘有方,祛痘無痕
張仲景善用大棗入方

TAG:保健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心臟神經症:心臟正常的「心臟病」?
女孩們注意了!太過傷心容易導致心臟驟停,作用機理與心臟病類似
誰的心臟
扎心的老鐵可能真的會讓你心碎!——關於應激性心臟病
犯罪心理:瞄準你的心臟!李准基《犯罪心理》側拍照冷酷霸氣
心臟病,心臟問題不舒服,救心菜就是心臟守護神!
心因性心臟病可以自查
頭昏當心心臟病
喜大傷心還傷肝?如何保護你的小心臟?
心臟病者如何運動健心
心悸心慌心亂跳,心臟「餓了」你知道嗎?此方補養心氣餵飽它
振心陽才能救心臟!此方治冠心病,四招盤活垂死心臟
肖醫生講脾胃之心臟病,心悸,心慌
心臟不舒服可能真的是「心病」
觸摸心跳,關愛心臟健康
心理壓力大是如何讓心臟受不了的?
觸摸心跳 關愛心臟健康!
面對心臟病不再絕望?機械心臟泵助患者恢復健康!
常喝這碗湯,預防治療心臟不適、心絞痛,讓冠心病遠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