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羊五眼:一則讖語引發的災難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亂世,南北朝前期的東晉十六國時期,更是亂世中的亂世。在這個亂世中,出現了很多狂暴的國主。前秦的國主符生,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符生的狂暴性格,在他年幼時就表現了出來。有一回,他的爺爺惹怒了他,他二話不說,一刀扎進自己的大腿,以此泄憤。鮮血嘩嘩流淌,他卻泰然自若。他爺爺又驚又嚇,忙說:這孩子長大了肯定是個禍害。
後來的事實證明,符生果然沒有辜負爺爺的期盼。
本來,符生是沒有資格當前秦國主的。當初,他父親苻健所立的太子是長子苻萇。可惜,苻萇在與東晉的戰鬥中喪了命。如此一來,太子之位就空了出來。
選誰當太子呢?苻健正在考慮的時候,民間出現了一則讖語:三羊五眼。
正是這則讖語,把符生送上了皇位。
原來,符生只有一隻眼睛健全,是個獨眼龍。而「三羊五眼」的讖語,正好印證了這一點——至少在苻健看來,是這樣的。
於是,苻健不顧大臣們的反對,立符生為太子。苻健死後,符生繼位。一場災難正式拉開了帷幕。
符生因為天生殘疾,所以異常自卑,也異常敏感。他對「殘」「缺」「少」這三個字非常忌諱,平日里,不管是說話還是上奏摺,只要誰提到這仨字,他立刻就瘋了。輕則把此人暴揍一頓,重則直接拉出去殺頭。
後來,他忌諱的字眼逐漸升級,連「偏」「只」「無」這幾個字也不能說了。大臣們每天活得戰戰兢兢,就怕一不小心觸了符生的忌諱。
除了敏感外,符生還神經質。大臣們因此沒少遭殃。
有時候,符生也想模仿那些聖賢之君,做一個廣開言路的國君。於是,他就問大臣:我當皇帝以來,幹得如何啊?大家都對我什麼評價啊?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符生的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只好拍馬屁,誇他:「聖明治世,舉國謳歌」。
符生一聽,怒了:你們這是諂媚於我啊,你們是奸臣啊,拉出去打一頓。
過了幾天,符生又問大臣:我當皇帝以來,有什麼過錯嗎?你們別客氣,勇敢地說出來。
大臣們心想,既然你不願意聽諂媚的話,那我們就實話實說吧。於是,有個大臣勇敢地說道:您用刑太濫了,動輒就打人、殺人。
符生一聽,又怒了:我哪有啊?你這是誹謗我,你是個奸臣啊,拉出去砍了。
從此以後,大臣們為了活命,都盡量裝啞巴。
符生就這樣胡混了兩年,部下終於忍無可忍,就發動政變,把他給殺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讓人說話,是一件嚴重的事情。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葬送滿清的兩個王爺:一個自私,一個蠢
※皇帝的禁忌
※溥儀曾收到外國女人的信件,要求做他的妃嬪
※袁世凱的練兵秘訣
TAG:趣談秘史 |
※歷史上四則影響歷史的的讖語,皇帝都害怕的言語力量
※歷史上著名的五大讖語:讖語是真實可信的嗎?
※一條讖語,引來漢朝兩位自取滅亡的稱帝者
※山村裡有句讖語,山上有個狐仙,一直等待著兩個人,卻是一語成讖
※漢武帝的一句讖語,竟成兩漢滅亡的誘因
※讖語與預言:壓垮末落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秦朝滅亡的三個神秘讖語
※該數字很神秘,變成千年讖語,幾大亂世都與它有關
※司馬懿的心腹大將,只因一句讖語,卻慘遭毒殺,完勝曹操!
※道家隱士的一句讖語,卻是大宋命運的精準預測
※被誤解的讖語
※大秦帝國最想抹殺的秘密:末代楚王的「亡秦必楚」讖語
※「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出來後,這個李家最衝動:叔叔侄子鬧翻!
※蕭梁時這位大師說了一句讖語,算出三百年後安祿山造反,果然應驗
※隋唐英雄譜上不作不死的好漢,因為一句讖語,被李世民滅了全家
※秦始皇因何修萬里長城,原來始於一句讖語
※道家隱士的這句讖語,精準預測了大宋命運
※此人被譽為儒宗,琢磨透了一句讖語,受益的卻是劉備
※古代的「讖語」有多厲害?有的權臣想篡位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