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顏真卿《祭侄文稿》行草


縱28.2厘米,橫72.3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技法分析


疏密變化,是經典中常用的變化手法之一。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比起王羲之行書,對於疏密變化的運用,要更強烈、更明了些,除了對字中部空間的明顯強調以外,局部細節也有明顯的用心。下面從作品中挑選一些字例,來體現顏真卿對於疏密變化的處理的智慧。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理論分析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手捧侄子遺骨寫下的悲痛之書


一篇祭文背後的英雄壯歌


這篇文稿作於安史之亂之時


當時其兄杲卿在常山作太守


堅決反抗安史叛軍


後來被叛軍包圍


杲卿在孤城與敵人奮戰六天


最後終因彈盡糧絕


在常山被攻陷


敵人威通呆卿投降


杲卿寧死不屈


便發生了下面這段故事


安祿山大擺宴席,群賊相陪,接待顏杲卿,企圖軟化他。顏杲卿不為所動,既不吃也不喝。


安祿山說:「你原是個參軍,是我任你為常山太守,又贈袍於你,為何反我?」顏杲卿問道:「你原是個牧羊兒,是聖上有恩於你,你為何叛國?!」安祿山說:「我是奉旨征討楊國忠。」顏杲卿又問:「你自立燕國,自封帝也是奉旨嗎?」


安祿山被問的張口結舌,惱羞成怒,拍案大叫:「你降不降?!」顏杲卿也拍案大喝:「死不降賊!」安祿山又以高官相誘說:「你若降我,立封為相;若不降,立即斬首。」顏杲卿回答:「大唐命官,豈能和叛賊為伍?」安祿山惡狠狠的問:「你不怕死?」顏杲卿坦然回答:「我為國而死,名垂千古,你叛國作亂,遺臭萬年。」


安祿山大怒,命人把顏杲卿綁在洛陽天津橋的柱子上。安祿山又問:「降不降?」顏杲卿堅定回答:「死不降賊。」安祿山一聲大叫「砍!」劊子手一刀砍在顏杲卿胳膊上,頓時鮮血淋漓。又問:「降不降?」回答仍是:「死不降賊!」又砍一刀,又問一句:「降不降?」顏杲卿挺胸昂首,大聲曆數安祿山勾結羯兵,叛國作亂,分裂社稷,塗炭百姓的罪行。


安祿山被罵得面紅耳赤,無地自容,瘋狂的令劊子手割斷了顏杲卿的舌頭。安祿山又問:「降不降?」顏杲卿用儘力氣,一口鮮血噴在安祿山臉上,顏杲卿在含糊不清的罵聲中死去,時年六十五歲。


這天顏杲卿的幼子、侄子以及同伴袁履謙,都被截去手腳。叛將何千年的弟弟在旁邊,他們便含血噴他的臉,結果「因加之臠」。查「臠」這個字,意為小塊的肉,酷刑極為殘忍!


乾元元年(758)安史之亂平息之後


顏真卿特地派人尋找杲卿一家


杲卿的屍骨沒有找到


只找到了他的幼子季明的屍骨


顏真卿雙手捧著侄兒的骨灰


想起季明在戰爭中經常往來於平原


常山之間傳遞情報書信


機敏勇敢,英姿勃勃


恍如昨日,禁不住老淚縱橫


心中激起對叛賊的無比義憤


又感於家族的覆滅


因而撰文作祭


揮筆寫成《祭侄稿》


歪扭塗改,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特色盤點


相信不知道其中奧妙的看官


第一眼瞧見這篇歪歪扭扭


塗塗改改的文字後也在懷疑


這看似雜亂無章的書法


憑什麼成了為歷代文人


津津樂道的天下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悲情所至筆凝噎,無心作書化血淚


要說這第二行書的最大亮點


那便是用情至深了


可以說一個「情」字,讓所有的技法


都變得不再晦澀難解


作為草稿的《祭侄文稿》


全文共234字中


就有30餘個塗抹過


而塗塗畫畫的原因


就是作書之時


顏真卿早已被滿心的痛苦所淹沒


全然少了平日的淡然謹慎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塗抹之中現真情


顏真卿當時


面對的是已故的侄兒


面對的是思念之情與抑憤的心緒


本沒有作為經典傳世之作的心態


文稿自然更大程度地流露出了


書寫時的情感狀態


率性而隨意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就和第一行書《蘭亭序》相比


雖都是情至之筆


但《蘭亭序》起碼還有


一個較為清晰的構想與目的


雖書寫時有輕鬆之感


但寫集序的心態相對要嚴肅拘束一些


而《祭侄文稿》來得


絕對是真切恣睢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落筆之時季明俊朗的


容顏似乎還歷歷在目


在顏真卿眼中


侄子是宗廟中的重器


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樹


可回到現實


這正處風華正茂的孩子


卻懷著未完成的抱負


永遠地辭別了人世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宗廟瑚璉,階庭蘭玉」細節圖


「宗廟瑚璉,階庭蘭玉」


在這句貌似平靜美好的句子里


我們彷彿遠遠地看到了


重器的碎裂、香草的枯竭、仙樹的死去


一系列今非昔比的變動


都向針尖一樣


一遍一遍碾過顏真卿的心骨


含著血淚的他


無處抒發此刻的大悲


唯有眉頭緊鎖、磨墨下筆


寫下了心中的萬般況味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細節圖


「仁兄愛我,俾爾傳言」


是一種綿綿的回憶


尚未達到感情最高潮


衝突最激烈的階段


有這樣文字背景


行文滿是激越中的平穩之態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細節圖


這一段直接寫出了


季明父子的功績與犧牲


「凶威大蹙」是顏氏父子的赫赫戰功


「父陷子死」則是他們慘遭殺害的悲壯結局


親兄長與親侄子的慘死


切膚之痛與對叛軍的切齒之恨


使這六行「殊郁怒」:


感情的衝突達到高潮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寫到「首櫬」兩字時


前後左右寫了又改,改了又寫


彷彿置身於情感旋風之中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嗚呼哀哉,尚饗」細節圖


「嗚呼哀哉,尚饗!」


如此收尾


飽含了對親友的追悼與哀思


前三字連綿而出


昭示悲痛之情已達極點


文中談到尋得


季明死骸時,僅剩首級


而史傳他僅尋得杲卿的


一足及頭髮數縷


可見當時作者是懷著多大的


沉痛切骨才哽咽寫出如此


直抒悲慟、撼天動地之作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沉痛和郁怒是兩種不同的情緒


前者低回、後者高昂


前者壓抑、後者噴發


如此沉痛,後人讀來更是感同身受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祭侄文稿》行文在字形書寫上


最大程度地順應了


情感的起伏、筆勢的流轉


所以當我們面對


顏氏一紙肺腑真言時


在字內空間分割


與字外空間的變化中


不難發現他在長短、粗細、收放


之間的轉換


幾乎都是因情而起,為情所收


字裡行間全然是


情感的涌動與流露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可以說其存在的真實空間


早已突破了文章與書法本身


渴澀生動的墨法


凝匯了一種紙張


本難以承載卻奇蹟般


包容了的厚重之感


墨法的藝術效果與顏真卿


當時撕心裂肺的悲慟情感


恰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一致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雖然此作與我們相隔千年


但人們對於親情的理解


卻從未改變過


若你也曾體會過類似的痛楚


你也一定能淌過時間的河流


見到不一樣的書法大家顏真卿


祭侄文稿高清長卷欣賞


請將手機橫置觀看

《祭侄文稿》兩大絕招和二十七般變化



- END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東坡傳 的精彩文章:

懷疑一個人說謊,就假裝相信他
名家品蘇詞
北宋四朝宰相文彥博:工於謀國,巧於謀身
十年歸夢寄西風,此去真為田舍翁
人生看得幾清明

TAG:蘇東坡傳 |

您可能感興趣

二玄社高清——顏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高清大圖,相當震撼!
天下行書第二:顏真卿《祭侄文稿》,有譯文,附高清大圖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背後的英雄壯歌!
二玄社原色法帖選|顏真卿《祭侄文稿》
圖解顏真卿《祭侄文稿》27般變化!
乾貨!圖解顏真卿《祭侄文稿》27般變化!
顏真卿與《祭侄文稿》
一腔悲憤滿紙淚: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
《蘭亭序》和《祭侄文稿》的疏密變化原作對比
問情為何物?祭侄文稿躋身天下第二行書的奧秘
歷代書家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墨跡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給你不一樣的震撼!
《祭侄文稿》墨跡中的積案破解舉例
天下第二行書:唐 顏真卿 行書《祭侄文稿》書法碑帖
用情至深的《祭侄文稿》,一起學習疏密變化之智慧!
郭子緒:《祭侄稿》當為「天下第一行書」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 祭侄稿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