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4歲女童已閱讀千本書!閱讀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7日報道,美國一個小女孩達莉亞(Daliyah),來自喬治亞洲蓋恩斯維爾,18個月大時便開始認字,3歲時便能靠自己讀懂書籍,到目前為止已閱覽千本書。
當寶寶出生之後,首先必須學會如何與外界溝通,例如聽懂爸爸媽媽說話、把想說的話說出口,一來一往之間,才能順利發展人際關係,將自己的需求告訴主要照顧者。書本能為寶寶帶來許多日常用語,念書時配合口語溝通,學習效果將會加倍,就連國外許多文獻也證實,讀越多書的孩子,智力發展也會較為優秀!
讀好書建立親密親子互動
書本能告訴我們前人所留下來的智慧與故事,還可以為我們帶來各式各樣的幻想,更能培養個人的知識及內涵,在求學道路上,與我們相伴最久的也是教科書籍。因此,讓寶寶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是每個爸媽都必須經歷的一門必修課程。
閱讀不僅只能增長知識,最重要的是,也能使親子關係增溫。以往有文獻曾提到,當父母念書給孩子聽時,因為使用了不同的節奏和語調,寶寶自然會知道爸爸媽媽很專註地為他讀書且投注了許多愛的種子,這將有助於孩子建立依附關係。
把握3歲前的黃金關鍵期
在今年6月下旬,紐約時報有一則頭條新聞,內容是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呼籲父母們,務必要在孩子0~3歲之間,儘可能地朗讀書本給他們聽,如此一來,就能有效幫助孩子的智商發展。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寶寶在出生之後,腦神經的神經元才正要開始發展,到3歲之前,都是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如果此時能給予更多許多的語言及文字刺激,就可為寶寶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閱讀可培養許多能力
閱讀除了可以和寶寶的口語能力相輔相成之外,還可培養邏輯思考與理解能力。專家表示,讓寶寶及早聆聽父母為其朗讀,主要是幫助他培養語文能力,一旦語文能力具有一定的基礎程度,寶寶就能理解成人說話的內容,還會漸漸了解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簡單的物品,同時達到認知發展的效果。其次,故事中可能會有一些隱喻,可從中訓練寶寶透過邏輯思考,進而猜出書本作者所要表達的弦外之音,久而久之,當寶寶把一個故事從頭到尾聽完之後,還會自然地使用理解能力,將整個故事所要傳遞的宗旨推敲出來。
父母應該親自在孩子身邊閱讀嗎?
有些父母知道讓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但礙於工作繁忙,家中長輩也不太擅長說故事,便聘請保母或大學生來當家教,請這些年輕、活潑的受聘人員來代替自己為孩子天天說故事。但是,父母親自陪伴孩子閱讀的時光,是建立親子關係的最佳黏著劑,雖然聘請外人來協助,一樣能讓寶寶從中獲得許多辭彙,父母也能鬆一口氣,但這些外人都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過客,等孩子成長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將會發現這段童年中,少了許多父母相伴的時間,所以建議主要照顧者親自陪著寶寶閱讀,就算每天只有5分鐘,相信也能讓寶寶有所期待。
五招教寶寶愛上閱讀
父母在了解閱讀的重要性及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之後,如果再配合一些小技巧,便能大幅提升寶寶對於閱讀的興趣,本章將告訴所有的爸爸媽媽,如何依照寶寶的特性與程度深淺,並配合書本的難易度,進而逐步引導寶寶愛上閱讀。
選擇對的書本
依照寶寶的年齡來選擇相對應的繪本,是吸引他們愛上閱讀的基本條件,曾有家長抱怨過,自己1歲多的孩子很不愛聽故事,一問之下才發現,媽媽選擇的故事是《白雪公主》,可見選擇適合書單的重要性。
假如寶寶的年齡介於0~1歲,此時他的注意力便無法集中太久,能聽懂的單字少之又少,爸媽應該選擇結構簡單、節奏感強烈的繪本做為閱讀書單,才能成功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不過,像是要學習「認知」這樣的議題,父母可以去尋找一些除了有「認知」功能外,還具備「語言」效果的書,除了辭彙外還加上量詞、形容詞,也具備了「音韻」的功能!對1~2歲的孩子,有一舉多得之效。
給予寶寶選擇權
寶寶感興趣的事物一定不只一種,他可能會喜歡閱讀、看卡通、玩玩具、玩拼圖,但有些寶寶常在同一時間進行一種以上的活動,導致他養成「分心」的習慣,深深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自然也很難充分體會閱讀的美好。碰到寶寶主動要求閱讀時,固然是一件喜悅的事,但如果讀到一半,寶寶突然想要玩拼圖,且還要成人繼續說故事時,家長就不能依著孩子的希望行動,此時就必須給予孩子選擇權。成人應避免同時滿足孩子多種要求,才不會造成孩子三心二意,這種做法也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專註力。
故事重複性高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碰過孩子喜歡讀同一本書的情形,一旦聽過一次,就會連續好幾天都要爸媽講同一個故事,讓父母摸不透孩子的目的。
寶寶過了半歲以後,就會對主要照顧者產生依附關係,只要出現危險意識或是遭遇不順,就會向主要照顧者討安慰,並不會對叔叔、阿姨或鄰居出現這種反應;不過,只要寶寶和照顧者建立起良好的依附關係之後,未來就較容易融入生活圈,若沒建立好彼此的關係,寶寶可能會無法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同理可證,孩子對書本也會產生依附關係,只要家長多為寶寶閱讀幾次同一本書,等時機成熟時,寶寶就能接受另一本新書了。
要以愉悅的心情為孩子朗讀
孩子無法愛上閱讀,可能是來自於成人無形中給予的壓力。如果家長為孩子抽出時間來念書時,無法讓自己發自內心覺得愉快,甚至讓自己產生壓力,久而久之,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焦慮,自然會認為閱讀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
不要有過多的期待
有時父母很積極地陪伴寶寶閱讀,但同時也期許寶寶能比其他同年齡的孩子更早學會認字與書中出現的物品,導致在共讀的過程中,會有過多的指導、提問,讓寶寶無法沉浸在輕鬆愉快的讀書氣氛當中,因而影響寶寶對閱讀的興趣。爸爸媽媽切勿過度心急,只要家長每天空出一點時間讀書給孩子聽,孩子到了4、5歲時,就能累積許多詞字彙,待時機成熟,寶寶也會主動問父母「狐狸」是哪兩個字,此時父母再教導寶寶認字,寶寶照樣能將字的形狀與語發音連結起來。
閱讀不只能增強認知閱讀不僅能增強認知、邏輯與溝通能力,在爸爸媽媽為寶寶導讀的過程中,寶寶便能從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用心,對於增強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是一大功臣。從現在開始讀起來吧!
點擊播放 GIF/52K

※孕期吃肉講究多,一不小心就犯錯!
※媽媽的吻讓孩子變腦癱?有一種「腦癱」是家長護理不當!
※楊威喜獲雙胞胎,楊陽洋當哥哥啦!雙倍幸福該如何呵護?
※恭喜楊陽洋當雙胞胎哥哥啦!雙胞胎怎麼照顧最省心?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
※美國4歲女童已閱讀千本書!閱讀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天才!美國一4歲女童已閱讀千本書
※孩子的閱讀經歷里藏著他未來的路,這10個小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每天一本好書,讓孩子愛上閱讀
※親子共讀,47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書目,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如何讓孩子做到兩天閱讀一本書?
※中國幾千年的讀書傳統,是誰破壞了現在孩子的閱讀習慣?
※暈!書讀了幾百本,老師還是催孩子閱讀要:練!練!練!
※為孩子收藏!讓孩子愛上閱讀的36個方法
※這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屋與書店,你帶孩子去過幾個?
※這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屋&書店,你帶孩子去過幾個?
※孩子,愛上閱讀吧
※一歲兒童的親子閱讀:書是用來玩的!多條玩書的建議學起來!
※書藏萬卷,還是不愛讀書?離孩子愛上閱讀還差這個!
※兩位童書編輯眼裡的9本好書,這才是親子閱讀的正確方式啊!
※一位在日本的媽媽,這樣給孩子親子閱讀!
※布置這樣一個1平米的閱讀角,讓孩子愛讓讀書!
※「台灣兒童閱讀推廣第一人」來了!他說:孩子最好「輸」在起跑線上!
※全球最美的20款家庭兒童閱讀角,媳婦看完後,說明天要搞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