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重慶自然博物館

重慶自然博物館

重慶自然博物館是一所自然科技類博物館,辦館歷史悠久,由民國時期的「中國西部科學院」(1930年)「中國西部博物館」(1943年)演變而來。

重慶自然博物館


中國西部博物館(攝於1945年)


自誕生之日起,一直擔負著自然資源調查、自然科學研究、自然標本收藏、自然史展陳和科學教育的任務。重慶自然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重慶自然博物館


重慶自然博物館老館——「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


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為重慶市十大文化設施重點項目,這所大型博物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縉雲山麓(重慶市北碚區金華路398號),佔地216畝,主館建築面積30,842平方米,展區面積16,252平方米。該館於2015年建成開放,在首個開放年對外開放318天,累計接待觀眾306.8萬人次,是全國觀眾量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重慶自然博物館



重慶自然博物館建築外觀

基本陳列


重慶自然博物館展館規模宏大,設有地球廳、進化廳、恐龍廳、動物廳、環境廳、重慶廳等6個基本陳列廳,以「地球?生物?人類」為主題,取材自然標本及其保存環境的研究成果,重點展示地球演變、生物進化、生物多樣性,以及重慶當地的山水格局和長江上游地區古人類活動遺迹,闡述自然資源、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係,宣傳自然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重慶自然博物館



中央大廳

動物星球(貝林廳)


這裡,各大洲的自然風光遼闊壯美,生機勃發;這裡,各種動物標本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這裡,生物之間的依存關係描摹生動,耐人尋味。動物和諧,環境和諧,自然和諧,大美無言。

重慶自然博物館


《動物星球》——繽紛生命


多種多樣的生物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它們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更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是一座座獨特的基因庫,是我們在這顆美麗星球上生存的夥伴。

重慶自然博物館



《動物星球》——野性非洲大陸

重慶自然博物館



《動物星球》——四季北美印象


山水都市(重慶廳)


重慶,一座山水交融的城市,處於我國地理大格局南北、東西分界的交匯地帶。


億萬年來,強烈的造山運動所引起的海陸變遷及江河發育,造就了今日重慶奇特的山川形貌,並孕育了豐富的物產資源。重慶有著許多遠古的印痕,大江大河串連起眾多古遺址,三峽地區是古人類演化的重要通道。

重慶自然博物館



《山水都市》——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


半山半水間,從遠古到現代,重慶人一路艱辛,在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形成了尊崇自然、適應自然、自然優先的城市發展理念;這將引領重慶向更美好的未來邁進。

重慶自然博物館



重慶廳


恐龍世界(恐龍廳)


這是一個失落的世界,它的統治者早已絕跡,只留下深埋在岩層中的骨骼化石,講述著一段跨越一億六千萬年的壯美故事。

重慶自然博物館



《恐龍世界》——恐龍再現


恐龍是中生代地球的主宰,為了生息繁衍,它們曾不斷改變著自身,同時也改變著地球的生態,譜寫了一段生物演化的宏大詩篇。


恐龍種類繁多,形態千奇百怪;足跡曾遍布大地,在各大洲競相發展。但就是這個盛極一時的族群卻突然退出了生命的舞台,留下難解的謎題吸引人們去探尋,解答。

重慶自然博物館



恐龍廳


地球奧秘(地球廳)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在浩瀚的宇宙中,她僅僅只是滄海一粟,可對每個人而言,卻顯得龐大無比。或許如此,人類對地球始終充滿好奇,始終充滿探究慾望。

重慶自然博物館



《地球奧秘》——藍色星球


從外部形態到內部結構,從形成原因到運動機制,從物質組成到自然資源形成,從深部鑽探到宇宙探索尋找第二顆宜居的行星……我們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地球的探詢。

重慶自然博物館



地球廳

重慶自然博物館



地球廳


生命激流(進化廳)


生命是大自然的傑作。生物界從誕生的那刻起,就註定要開始它奇異的旅程——伴隨地球環境變遷而向更高級的形式發展。這種現象被稱作進化

重慶自然博物館



《生命激流》——演化之樹


進化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從涓涓細流至波瀾壯闊,時而舒緩流暢,時而跌宕起伏。生命的演化並非總是一路高歌,而是歷經劫難,在近40億年的生命演化史上,曾經有無數我們未曾見過的生物類群,在拓展或面對新環境的過程中,它們或無法適應、或經歷浩劫而絕滅,屍骨沉積為化石。

重慶自然博物館



《生命激流》——弱肉強食


生態家園(環境廳)


人是生態系統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子,人類活動雖受限於自然環境但也深刻地影響著它。一部人類文明史其實就是人對自然界不斷認識、開發和利用的歷史,同時也是一部人與自然的生態關係史。


從採獵文明到農耕文明,再到工業文明,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日益顯著,尤其是進入工業社會之後,人類以其空前強大的建設和改造能力,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物質財富,同時也以同樣巨大的破壞和毀滅力量,使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

重慶自然博物館



《生態家園》——生命舞台


人類的前途究竟在哪裡?天穹之下的詩意棲居,不僅在於衣食享樂,更在於碧水藍天。生態文明,和諧自然,重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家園就是我們的將來!


精品推介


大熊貓

重慶自然博物館



棲息于海拔1500-3000 m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和亞熱帶的山地竹林內。僅分布在我國的陝西南部、甘肅及四川等地。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1944年12月,大熊貓標本首次在中國西部科學博物館(我館前身)展出。


白頭葉猴

重慶自然博物館



體毛以黑色為主,頭部高聳著一撮直立的白毛,亦是其名字的由來。晝行性,主要食物是樹葉,新鮮的嫩芽、花朵、樹皮和果實。國內僅分布於廣西南部的亞熱帶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區,國外見於越南,因其分布狹窄,數量稀少,被列入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定級為極危(CR)。


中華鱘

重慶自然博物館



該標本約3.5米,採集於20世紀50年代,是現有國內展出個體最大的一件野生中華鱘標本。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大型、古老珍稀、海棲性洄遊魚類,僅生活於中國長江流域,為全球分布最南的鱘種。它出現於距今一億四千萬年前的中生代上白堊紀,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稱。


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標本組

重慶自然博物館



東方劍齒象和巴氏大熊貓是曾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的第四紀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典型代表,從250萬年前的重慶巫山龍骨坡至8000年前的大石洞均有此類化石可尋。


重慶萬州鹽井溝以盛產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而聞名,從1921年美國古生物學家格蘭介博士考察開始,這裡已先後發掘出近30個東方劍齒象個體的化石(包括3具較為完整的骨架化石),以及保存完整的巴氏大熊貓、巴氏劍齒虎、犀牛、豹和爪哇犀、貉等其它大量有價值的古生物化石,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


上游永川龍

重慶自然博物館



上游永川龍化石是迄今所知亞洲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龍化石,也是中國發現的第一具大型肉食類恐龍化石。其頭骨保存完好,肉食龍的兇猛殘暴特徵栩栩如生。


多棘沱江龍

重慶自然博物館



中國最早發現較為完整並命名的劍龍,且命名時正好是劍龍屬被命名100年後,也是目前亞洲發現的個體最大的一類劍龍。


阿根廷鐵隕石

重慶自然博物館



產自阿根廷,是最常見的鐵隕石,質量93kg,這樣高質量隕石十分罕見,藏品表面的燒灼痕迹和物質結合方式十分清晰。根據先進的研究該件藏品是經過宇宙空間重力分異的,有著極高的科研價值。


石膏晶洞

重慶自然博物館



產自非洲,與常見的紫水晶晶洞相似,珍貴之處在於晶洞內部有大量的束狀石膏晶簇發育,實屬罕見。


變形菊石群體

重慶自然博物館



由一件大型鉤菊石、22件小型鉤菊石和4件小型葉菊石組成。主體鉤菊石渾身長滿了尖刺,主要用於保護自己不受到捕食者的攻擊。


DATA球——球面科學展示系統(SOS)

重慶自然博物館



球面科學展示系統(Science On a Sphere),是由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研發並在美國取得專利(專利號US6937210B1)的展示系統。系統主要包括直徑1.7米的碳纖維球體投影銀幕、四組投影機和NOAA的資料信息處理系統。


SOS是將美國海洋大氣總署(NOAA)及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對地球氣象監測、氣候變遷、海洋溫度、地形地貌以及星系探索成果等,立體投影到球形屏幕上,提供全面、實時更新的信息資料,代表著世界最先進的地球科學研究成果。


我館的SOS展項是中國西部、也是我國綜合類自然博物館唯一的一件。




重慶自然博物館



【資料】由重慶自然博物館提供,並獲得授權。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新版「看展覽」APP上線啦!


更及時、更全面的展訊正在那裡等你!

重慶自然博物館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館看展覽 的精彩文章:

阿瞞?三郎?隆基?李的開心史——我唐日常
生僻字 槅
《紀念蔡光甫誕辰100周年蔡光甫書畫捐贈展》
關於「小年」,你總有一些盲點
生僻字 韘

TAG:博物館看展覽 |

您可能感興趣

民間博物館-重慶寶林博物館
重慶男子作品被國外多家博物館收藏 傳承非遺文化
重慶動植物園三峽博物館等「開夜場」 市民帶孩子領略「科學之夜」
探訪重慶世界第一水下遺址博物館
重慶政協委員建言:發揮博物館功能助推學生素質教育
重慶三峽博物館新增12件藏品
重慶「群龍」巡遊慶元宵
重慶藝術家傅文俊個展在歐洲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
重慶中藥研究院要推出自己的可樂
重慶南川千餘名健身愛好者攀登世界自然遺產金佛山 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重慶自主研發無人機「隼」亮相
重慶博粹堂中醫館打造了醫療民生工程新模式
重慶科技學院——苟健生油畫作品欣賞
重慶舉辦社區「全民閱讀」朗讀活動
重慶非遺博覽會最全攻略,盡享民族精粹和精品美食!
中國食品安全論壇舉行 發布《食品安全自律重慶宣言》
重慶石柱現「白頭佛像」珍貴文物
重慶這麼多稀奇古怪的博物館你都去過?
重慶文博會開展 特色文化產品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