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焦樹德:治療胃痛的三合湯

焦樹德:治療胃痛的三合湯

I導讀:焦樹德老先生是近現代中醫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老先生的《用藥心得十講》和《方劑心得十講》在中醫界家喻戶曉,其對痹症中尪痹的認識獨樹一幟,療效獨特。本文介紹作者治療胃脘痛的經驗方:三合湯。(編輯/呂嘉榮)

焦樹德:治療胃痛的三合湯


焦樹德:治療胃痛的三合湯

治療胃痛的三合湯

三合湯組成:高良姜6~10克、制香附6~10克、百合30克、烏葯9~12克、丹參30克、檀香6~9克(後下)、砂仁3~5克。

功能:溫中和胃,散郁化滯,調氣養血。

主治:長期難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葯無效者。舌苔白或薄白,脈象弦或沉細弦,或細滑略弦,胃脘喜暖,痛處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虛實寒熱癥狀夾雜並見者。可包括西醫學各種慢性胃炎(淺表性、萎縮性、肥厚性),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粘膜脫垂、胃神經官能症以及胃癌等所致的胃痛。

組方醫理: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湯、丹參飲三個藥方組合而成,故名「三合湯」。

其中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組成,主治肝鬱氣滯、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良姜辛熱,溫胃散寒,《本草求真》說:「同香附則除寒祛郁」;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氣行滯,利三焦,解六郁,李杲曾說它「治一切氣」,「消食下氣」。二葯合用,善治寒凝氣滯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氣滯而痛者,重用制香附。

百合湯由百合、烏葯組成,主治諸氣膹郁所致的胃脘痛。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鬱氣,肺氣降,胃氣和,則諸氣俱調;配以烏葯快氣宣通,疏散滯氣,溫順胃經逆氣。二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鬱氣,又能防止百合平涼之性有礙中運,再參《本草經》說:百合能「補中益氣」,王好古說烏葯能「理元氣」,故本方更適用於日久不愈,正氣漸衰之證。

丹參飲為丹參、檀香、砂仁三葯組成,是治療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參味苦性微涼,活血祛瘀,通經止痛。《吳普本草》說它「治心腹痛」;檀香辛溫理氣,利胸膈,調脾胃,《日華子本草》說它「治心痛」;砂仁辛溫,行氣調中,和胃醒脾。三葯相合,以丹參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滯,又能理胃氣,再兼丹參功同四物,砂仁兼益腎「理元氣」、「引諸葯歸宿丹田」,故對久久難愈、氣滯血瘀、正氣漸虛的胃脘痛,不但能夠活瘀定痛,並能養血、益腎、醒脾、調胃。

以上這3個藥方相合,組成三合湯,則既主氣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滯,治療心腹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全面。

焦樹德:治療胃痛的三合湯

加減運用:胃脘痛以寒凝為主,遇寒痛重,得暖則舒,苔白,脈緩或沉弦,證屬胃寒盛者,可減丹參為20克,加砂仁為6克,高良姜用10克,再加吳茱萸5克、乾薑3克。

兼有胸脘發悶,泛惡吐水,喜干食,不欲飲水,舌苔白膩,便溏脈濡,證屬中濕不化者,可加陳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15克、木香6~9克、煅瓦楞10克。

兼有右脅或兩脅脹痛或隱痛,情緒不佳則胃痛加重,喜長吁、噯氣、大便時干時軟,脈象沉弦或弦細,證屬肝鬱犯胃者,可輕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克、厚朴10克、炒川楝子10克、綠萼梅5克、白芍10克,把檀香改為9克。

兼有口苦、舌苔微黃,雖思冷飲食,但食冷物痛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熱感,脈略有數象,證屬標熱本寒者,減高良姜為5克,加炒川連6克,炒黃芩9克,千年健12克,去砂仁。

兼舌紅無苔,口乾不欲飲水,飯後遲消,大便少而澀或乾燥,證屬中焦氣化不利,津不上輸者,可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9克、香稻芽10克、葛根9克。

大便色黑,潛血陽性者,加白芨9克、生藕節15~30克、茜草炭12克,減良姜為5克。

舌紅無苔,口乾,喜稀飲食,夜間口渴,胃中有灼熱感,食欲不振,大便乾澀不爽,脈象沉細數或弦細略數,證屬胃陰不足者,可減高良姜為3克,去砂仁,加沙參9克、麥冬6克、知母9克、白梅花3克。

焦樹德:治療胃痛的三合湯

驗案舉隅:趙某某,女,55歲,家庭婦女。1983年12月初診。胃脘痛已經15年,時常隱痛,曾在幾家醫院診治,去年經X線鋇餐透視及胃鏡檢查診斷為:(1)胃潰瘍病;(2)慢性輕度萎縮性胃炎。經服中西藥治療均只能取效於一時,並且停葯即胃痛隱隱,常年不斷,時輕時重。近半個多月來胃痛又加劇,喜暖怕涼,喜熱飲食,不吐酸,偶有噯氣,胃部喜按,喜熱熨,痛重時波及兩脅下痛,食納不甘,大便略干,小便正常,睡眠欠佳。舌苔白,脈象右手弦略滑,左手沉滑略細。

綜觀脈症,知為久病不愈,氣血乖亂,中焦虛寒,右脈見弦,痛及兩脅,又知肝來乘之。四診合參診為久治難愈的胃脘痛,中焦虛寒證。治宜溫中和胃,化滯散郁,抑木扶土,調氣養血,以三合湯加味治之。

處方:高良姜10克,吳茱萸5克,乾薑6克,制香附10克,百合30克,烏葯12克,丹參30克,檀香9克(後下),砂仁6克,桂枝9克,白芍15克,白蒺藜10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山楂、神曲、麥芽)各9克,7劑。

葯後,胃痛已止,食納漸增,舌苔化薄,惟睡眠尚不好,一夜睡不到4小時,右手弦象略緩。上方去乾薑、白蒺藜、川楝子,加半夏10克、北秫米12克、茯苓18克、遠志12克,7劑。

三診時,胃痛完全消除,食納佳,精神好轉,睡眠已正常,胃部已不怕涼,舌苔薄白,兩手脈沉略滑。上方去焦三仙、吳茱萸,加厚朴10克、焦白朮6克、廣木香5克,14劑。

葯後胃痛一直未再發作,面色光潤,精神煥發,食睡正常,感到氣力亦有增加,舌脈均正常。處方:百合30克,烏葯12克,良姜9克,香附10克,丹參30克,檀香6克(後下),砂仁5克,炒雞內金9克,炒枳實9克,焦白朮6克,10劑。

5個月後追訪,胃病未作,鋇餐透視胃潰瘍癒合,萎縮性胃炎減輕。

焦樹德:治療胃痛的三合湯

良附丸,百合湯,丹參飲,均為治療胃脘痛的古方,但每方又各有特長。把這三個方合為一方,共冶其所長為一爐,並互糾其短,發揮他們治療胃脘痛的共濟作用,故在臨床上常常出現令人難以想像的奇效。三合湯確是治療胃脘痛非常有效的經驗方。我應用幾十年,愈人無算,謹供同道們參考選用。

本文摘自《方劑心得十講》,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作者/焦樹德,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慢性咳嗽折磨人,快速止咳藥能不能吃?

胃痛,國醫大師顏正華如此治療!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水產品「帶魚」「鱔魚」的藥用價值
人要旺勢要旺,肝火不能旺
大寒逢小年,調養膳食很重要
冬補養生,錯過再等一年!

TAG:雲南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胡希恕:治療頑固的胃痛,可用甘草粉蜜湯
國醫大師徐景藩診治脾胃病案賞析——配合針灸、泡腳治癒重症胃痛
中藥熏蒸治療急性胃痛一則
朱丹溪辨治「胃病」的獨到心法四:指明心痛實為胃痛,詳論胃痛之證治
沖陽穴:主治胃痛、胃脹!
中醫艾灸可以治療胃痛
【腎經】陰都穴:緩解治療胃痛、腹脹腸鳴、嘔吐、泄瀉、便秘等
熊繼柏(國醫大師)辨治胃痛(二):虛寒胃痛、陰虛胃痛
治胃痛,你是自己最好的醫生(內附治療胃痛中成藥指南)
治療胃病的五個食療方,馬上緩解胃痛
毛德西用藥感悟:推氣散是治療胃痛的好方子
陰都穴:緩解治療胃痛、腹脹腸鳴、嘔吐、泄瀉、便秘等
教你成為按摩專家(四十九):按摩手法之推法(治療頭痛、胃痛、關節酸痛)
廚房裡有個東西,是治療老寒腿、胃痛、風濕、感冒的良藥!
膈關——治療食欲不振、嘔吐、打嗝、胃痛
國醫大師熊繼柏辨治胃痛經驗(五):中老年女性胃痛醫案三則
胃痛可能帶來的危害?杭州治療胃病的專科醫院
花盆裡就能養的葉子,6種吃法,治胃痛、治感冒咳嗽
治療7種疼痛(心絞痛、胃痛、腰痛、腹痛等)用「指壓」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