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現在開始 應該給兒科醫生漲工資

從現在開始 應該給兒科醫生漲工資

二孩之困看醫衛


全面二孩時代, 醫療衛生服務如何能跟上步伐? 省人大代表建議: 從現在開始 應該給兒科醫生漲工資


《「二孩」凸顯兒科醫生緊缺難題》、《廣東三分之一綜合醫院未設兒科》、《生二孩的六七成是高危產婦》, 和教育問題一樣, 全面二孩時代, 醫療衛生服務能否跟上從一開始就備受各方關注。連日來, 本報先後推出三篇報道直擊「二孩」醫療衛生服務之困。

問題出現, 如何解決? 省人大代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夏慧敏認為, 應該從提高兒科醫生待遇上著力扭轉兒科醫生流失斷層; 省人大代表、廣州市衛計委主任唐小平透露, 廣州第二輪「母嬰安康」計劃已經啟動, 將投入 9000 萬元以確保廣州孕產婦、新生兒安全。


關鍵詞 1


兒科醫生


問題: 廣州兒科醫生缺口在千人左右

勞動強度大、薪資待遇不高、本科取消兒科學……受困於多重原因, 兒科醫生緊缺的問題一直存在。


昨日, 省人大代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夏慧敏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透露,2015 年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出生幼兒 1.9 萬,2016 年這一數據達到 2.3 萬, 其中二胎比例約 30%, 相比之下醫院醫護人員人數並沒有增加。此外, 由於部分醫護人員也加入「二孩」大軍, 明顯感覺人手不夠。


「說到兒科醫生, 壓力更大。」夏慧敏直言, 該中心兒科醫生在沒有增加的情況下, 不乏醫生離職自己開工作室的例子。夏慧敏以急診科為例分析, 兩個院區 24 小時值班, 至少要有 50 名兒科醫生才能安排過來,「我們現在基本安排過來了, 但目前是從其他病區調配了醫生過來。」夏慧敏告訴記者, 為提高更多優質資源, 該中心預計增加 100 個病房床位, 並於半年前完成裝修, 但由於醫生不夠, 目前只開了 60 個床位, 還有 40 個沒有用上。


廣州兒科醫生缺口有多大? 省人大代表、廣州市衛計委主任唐小平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給出了一組數據, 目前全國每千人 (0 至 14 歲兒童) 擁有兒科醫生比例 0.43, 廣州比例達到 1.1, 美國是 1.3 至 1.5 以上。他表示廣州的兒科醫生緊缺, 主要由於外來人口看病就醫壓力, 優質婦幼類醫院一半都是非戶籍病患, 如果不算外來人口是充足的,「如果算上非戶籍病患, 廣州兒科醫生的缺口為 400 人至 1200 人, 在全國來說情況還算比較好。」


應對: 增加待遇突齣兒科醫生職業優勢

事實上, 兒科醫生緊缺問題並非「二孩」之後才出現, 早在去年的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 夏慧敏等省人大代表就提出了「加強我省產科兒科醫療保健服務能力建設, 健全婦幼保健服務體系」的建議, 這一建議還被列為重點督辦建議, 並交由省政府組織辦理。


夏慧敏認為, 緩解兒科醫生緊缺不僅是民生短板問題, 還是社會發展水平問題, 因此要更大頂層設計力度,「兒科醫生工作辛苦, 又要值夜班, 還要面對部分患者家屬不滿意的態度, 久而久之都不願當兒科醫生。我們也出現過醫生調去急診科, 不願去之後乾脆辭職的情況, 因此從現在開始應該給兒科醫生提高工資, 這是他們勞動價值的體現, 職業優勢突出, 才有更多人願意來。」


就廣州來說, 緩解兒科醫生缺口, 下一步有什麼動作? 唐小平介紹, 廣州已於 2016 年 12 月出台文件, 進一步加強、提升廣州市兒科領域的醫療服務能力; 並制定兒科醫生的規範化培訓、人才梯隊培養計劃, 同時通過轉崗、引進優秀兒科人才等舉措填補兒科醫生缺口,「四部委文件也明確了要保障、提高兒科醫生的薪酬待遇、建立兒科專項經費等渠道, 用待遇、職業發展前景等鼓勵性舉措, 來穩定現有的兒科人才隊伍。」


具體說來, 在兒科醫生培訓方面, 到 2020 年爭取累計招收兒科專業住陪醫師 400 名, 力爭 2016-2020 年培養一體化兒科醫生 200 名; 在兒科醫生薪資待遇方面, 由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牽頭, 市人社局配合來做, 要求各醫療機構結合兒科業務發展情況, 對兒科醫護人員給予傾斜。


關鍵詞 2

高危孕婦


問題: 產科主任晚上加夜班的情況增多了


據國家衛計委的調查,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35 歲~45 歲年齡段、45 歲~48 歲年齡段的孕婦數量逐月攀升, 由此帶來孕產婦死亡率也出現升高趨勢:2016 年上半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 18.3/10 萬, 比上年同期增長 30.6%; 而廣東省的孕產婦死亡率也增加了 1 個多百分點。


「從我們過去一年的情況來看, 二孩媽媽生產住院時間明顯長了, 住院費用高了, 新生兒入住病房的概率也增加了。」夏慧敏透露, 不僅如此, 二孩媽媽出現糖尿病、大出血的情況也多了,「根據我們醫院的規定, 如產婦出現大出血等病重病危情況, 業務副院長、產科主任都要到現場。2016 年他們晚上被電話叫回醫院的情況明顯比往年多了。」

唐小平則表示, 高齡、高危孕產婦釋放出來的生育意願, 確實給廣州市的產科相關領域帶來一定衝擊, 但值得一提的是, 和全國通報的孕產婦死亡率出現上升不同, 廣州在分娩量大大增加的基礎上, 孕產婦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這兩組數據都出現下降,「去年 1-12 月, 廣州共分娩 25.6 萬新生兒, 比前年同期增長 11.64%, 但婦幼年度全人口孕產婦死亡率為 8.83/10 萬, 同比下降 0.11%, 醫務工作者尤其是產科、新生兒科醫務工作者都很不容易。」


應對:9000 萬投入第二輪「母嬰安康」計劃


「從統計的數據來看, 二孩放開之後真正釋放出來的生育高峰有一定的延遲性。」唐小平透露, 去年前幾個月新生兒出生同比增長還比較平緩, 進入到 9 月後, 開始出現激增情況,11 月活產兒數為 2.94 萬, 為有統計以來單月分娩量最高的月份, 二孩佔比 55% 左右, 同比增加 10%。


二次分娩的產婦不斷增加, 而這一人群往往又表現為高齡居多、高危居多, 如何保證孕產婦人員的母嬰生命安全? 唐小平說,「在完成第一輪母嬰安康計劃後, 目前廣州市已計劃投資 9000 萬元用於第二輪廣州市母嬰安康計劃, 在 2016-2020 年階段, 進一步從預防、診療、救治、轉診體系上加以完善, 確保全市孕產婦、新生兒的安全。重點加強二級醫院、中心鎮醫院的產、兒科建設。」


唐小平透露,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婦幼保健機構和兒童醫療機構的網路建設,「目前, 全市範圍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已經設立 24 家, 重症兒童的救治中心建設了 12 家, 將來還會逐步增加。」


在婦幼醫院建設方面, 目前廣州正在加緊規劃建設位於黃埔的廣醫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南沙建一個和婦女醫療中心共建的兒童醫療中心、廣州市第二兒童醫療中心, 每個區都有一個兒童醫療中心, 與此同時重症孕產婦的救治中心建設和轉診機制也在不斷完成。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園 的精彩文章:

回答好這個問題,患者可能會崇拜你
不到一個月,H7N9 已致湖南、廣東 7 人死亡
雙後交叉韌帶徵:最熟悉的陌生人
家屬要求「無限延長」患者生命,醫生該怎麼做?
護士急救按人中穴?這不是救人是害人!

TAG:丁香園 |

您可能感興趣

「啞科」醫生不好當 走近兒科醫生
楊冪現身婦幼醫院新生兒科 工作室回應:在醫院體驗生活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兒科醫生來解答
兒童的性教育應該交給兒科醫生
孕媽必知:生娃時兒科醫生也要在場哦
最無爭議的漲薪:給兒科醫生
兒科醫生媽媽:出生後3天新生兒疾病篩查
兒科醫生,請不要給我的寶寶開中藥!
新生兒科醫生談嬰幼兒睡眠那些事
兒科醫生告訴你什麼時候需要使用抗生素
兒科醫生教您如何應對新生兒黃疸癥狀,新生媽媽必收藏!
維生素 D 應該吃到成年,我打賭兒科醫生沒告訴你
兒科醫生教您識別新生兒異常的5大表現
兒科醫生首選的退燒藥與外傷葯,快給寶寶備起來!
寶寶生病去醫院,有些兒科醫生不靠譜怎麼辦!
在兒科的「哭笑」生活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為什麼反覆生病
兒科醫生媽媽信箱:餵奶出現大小奶怎麼辦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生長痛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