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猴年中國新生兒大增 外媒點評二孩政策放開後人口趨勢

猴年中國新生兒大增 外媒點評二孩政策放開後人口趨勢

去年是中國自2000年以來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國家衛計委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中國2016年出生人口達1786萬人,同比增長7.9%,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過45%。

不過國內媒體指出,在出生人口增加的情況下,中國的老齡化率仍在不斷上升。老齡化已成為很多發達國家面對的難題,外媒也在關注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轉變後人口趨勢的變化。

英國廣播公司(BBC)說,新增近150萬新生兒的數字,無論從任何人的審視標準來看都絕對不是個小數,但這對中國來說仍顯不夠。

事實上,中國在1970年代末實施計劃生育時生育率就已經在下降,而如今中國每年都在損失500萬勞動力,這樣的趨勢還會在未來保持多年。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南開大學人口統計學者原新表示,鑒於出生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育齡女性正考慮生二胎,中國新生兒數量會在2017年和2018年達到峰值,預計每年2000萬左右。

他說,由於去年才剛剛開放全面二孩政策,相信很多育齡女性還沒有生二胎。他說,按照此前的政策,只有1100萬對夫妻的一方是獨生子女,而全面二孩政策意味著現在有9000萬對夫妻可以生二胎。

他表示,政策條件放寬後新增的夫妻大多來自農村,相比生活在城市的夫妻,他們更有動力育有更多孩子,這讓中國有望迎來更多新生兒。

不過他也說,隨著育齡女性數量的減少,2020年後,新生兒數量很可能重新降至年均1600萬的水平。「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中國育齡婦女總量每年將減少約500萬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過去的低生育率製造了一系列嚴重的人口挑戰。如今的中國正面臨人口快速老齡化和適齡勞動力短缺問題,這些都給老年人帶來了醫保和社會服務方面的壓力。

不少人口學者也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不會很快顯現出來,需要等到這些孩子長大後加入勞動力大軍。

對2016年中國新生兒的大幅增長,新加坡《海峽時報》認為,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生肖,很多人把誕生在猴年視為更為吉瑞的徵兆。

與此同時該報也提醒說,按照中國國家衛計委2015年的一份調查,有75%的家庭不願生二胎,原因是經濟負擔。其他原因還包括父母的年齡、對職業發展的影響以及保姆短缺的問題。

韓國人則看到了中國生育率上升中的商機。韓國《東亞日報》援引一位韓國官員的話報道說,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已在減退,2016年GDP增長跌至6.7%,但嬰兒潮的到來很可能重振中國經濟。

報道說,嬰兒潮如果成為現實,也會在中長期內成為撬動韓國經濟增長的槓桿。自中國宣布二孩政策以來,韓國公司一直在積極尋求進入中國的嬰兒用品市場。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圖集】突出部之役:盟軍在寒冬粉碎了納粹的最後一次豪賭
大部分日本企業不打算漲工資 「安倍經濟學」遭受打擊
羅馬尼亞上演「府院之爭」:政府大赦罪犯 總統上街抗議
敘利亞兒童的一天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移民中國成熱潮:中國一政策外國人歡呼!兩個月移民數量超全年
遼寧省連續三年出現人口負增長,率先提出生育二孩獎勵政策
新加坡國立大學招生政策大調整,重磅推出3項招生新計劃!
中國生育率最低的省份的,國家將開放二胎政策,實行獎勵生育
生育率跌破1,新生兒數逐月減少,韓國鼓勵生育政策管用?
英國放寬工簽學生簽政策,下周五生效!對中國人有哪些影響?
加拿大政府審視生育旅行政策,外人赴加生子難度要變大
美國經濟減速,中國貨幣政策或進一步寬鬆
中國應儘快出台創新型鼓勵生育政策
麥格里中國經濟分析:我們預計美中貿易衝突最終會與中國達成一致,數據改進支持風險偏好 去槓桿化仍然是政策重點 下半年面臨阻力
大批黑人匆匆離開中國,我國這項政策出台以後,國人十分贊同
英國十年來重大政策轉向,英鎊會受多大刺激?
生育二孩就能領補貼 專家稱明年有九成的概率全面放開生育政策
從放開生育政策看玩具店加盟的優勢
二戰後日本人口為何恢復?全靠三大政策,美國大兵出力最大!
向中印兩人口大國開放免簽政策,泰國旅遊欲打「強心劑」
鼓勵生二胎政策都出了 全國人口壓力有多大?
境外人才個稅優惠政策出爐,粵港澳大灣區11城有望掀起人才爭奪熱潮
特朗普貿易政策嚇退投資者,美國二季度FDI近四年來首次轉負
中國現在有14億人,位列世界第一,為啥國家反而要放開二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