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人民日報:給草根中醫一席之地

人民日報:給草根中醫一席之地



中醫書友會第11**期(原103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降低民間中醫執業門檻,不是保護落後,也不是給『偽中醫』以可乘之機,而是保存民間瀕臨失傳的中醫藥種子,興廢繼絕。」(編輯/瓦力)



給草根中醫一席之地

作者/王君平




浙江溫州民間著名中醫潘德孚日前去世。雖然他醫術高超,早年有正規診所,而且有執業醫師證,只因溫州當地的指導性文件不讓60歲之後再續衛生許可證,他的診所被查封10多年。




潘德孚的經歷,在民間中醫里頗有代表性。自古以來,中醫的傳承方式主要是師傅帶徒弟,口傳身授。民間中醫能夠生存下來,大多是因為有一技之長。隨著《執業醫師法》的實施,當醫生的門檻越來越高。民間中醫雖然看得了病,卻未必能考得上證,一紙執業證書擋住了他們的行醫路。於是,有的被迫放棄行醫,有的無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醫技法年久失傳。國醫大師鄧鐵濤曾痛心地說:「中醫幾千年來的寶貝丟失的太多了。」



中醫是經驗醫學,大量的經典驗方和獨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間。民間中醫的「草根」屬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已故國醫大師朱良春說:「臟腑如能語,醫者面如土。」目前,許多疑難雜症無法治癒,事實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葯。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民間千百年,一旦整理髮掘,往往會成為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為例,陳竺等科學家通過對中醫寶庫的發掘,開發全新療法,其思路的源頭恰恰來自民間。黑龍江一位中醫用砒霜、輕粉(氯化亞汞)和蟾酥等治療淋巴結核和癌症,隨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張亭棟發現,合劑中只要有砒霜就有效,其他無治療作用。後來的研究者最終捅破窗戶紙,發現其治療機理,讓癌變細胞停止「瘋長」,最終進入程序化凋亡,將不治之症變成可治之病。這一成就代表了該領域的世界最高研究水平,並成為國際公認標準療法。




今天,中醫教育以院校教育為主體,靠書本知識來傳承,注重教材的現代化、語言的標準化,口傳身授的中醫師承體系日漸衰落。儘管有李可這樣源自民間的中醫從草根變成名家,但畢竟鳳毛麟角。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是兩種不同的培養模式,如同生長在不同土壤里的種子,用統一的應試標準來衡量其成敗,不利於優秀中醫人才脫穎而出。



拯救民間中醫,必須解決「准入難」。按現行中醫執業資格規定,接受師承教育很難獲得行醫資格證書。有關部門在中醫發展策略上,應該堅持傳統模式與現代模式並存,實行分類管理,專門設立傳統中醫師,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的,可以申請參加傳統中醫師資格考試,並取得相應的中醫行醫資質。同時,改革中醫醫療執業人員資格准入、執業範圍和執業管理制度,根據執業技能探索實行分類管理,對辦中醫診所的人員依法實施備案制管理。




降低民間中醫執業門檻,不是保護落後,也不是給「偽中醫」以可乘之機,而是保存民間瀕臨失傳的中醫藥種子,興廢繼絕。據不完全統計,在農村邊遠地區,至少有15萬名民間中醫,其中不少人年事已高,如果再不進行搶救性保護,民間中醫將薪火難續。期盼給民間中醫一席之地,讓中醫瑰寶更好地造福人類。



閱讀更多熱點文章留言,可在本微信平台內回復「2016」(不是留言)








I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人民日報》 2016年07月15日19 版,由作者授權發表。作者/王君平編輯/瓦力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靈蘭中醫App已更新到1.3.5版本,新增了「留言」和「音頻定時」功能。看文章想留評,聽音頻自動關,那就趕緊升級新版本吧。請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下載,也可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靈蘭中醫】。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人民日報》來啦
人民日報出爐的世上第一張「官員通姦地圖」
人民日報:這個黑鍋,民間中醫不背!
人民日報:書法對於中國人,宛如性命!
人民日報:南海仲裁案對菲成炸彈 拿中國沒轍
錢江:我的人民日報新聞導師林鋼(一)
人民日報MV《信》
毛澤東為何曾怒批人民日報為二流報?
美國令全球恐慌:人民日報發警告
來自《人民日報》的「毒品」
人民日報海外版:安倍孤注一擲 究竟在賭什麼?
水煮日報:蘇聯人眼中的孫中山
《人民日報》:書法是中國人的精神氣象
人民日報:美國政府債台高築 給世界帶來什麼?
人民日報王君平:這個黑鍋,民間中醫不背
人民日報:古詩詞里的秋意
東莞報業旗下媒體一周版面專輯:東莞日報、東莞時報
水煮日報:日本人眼中的西太后
錢江:我的人民日報新聞導師林鋼:禍起蕭牆 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