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穿越古代過元旦

穿越古代過元旦

微信ID


EYEONHISTORY

穿越古代過元旦



穿越古代過元旦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元旦,又名元日、無朔、無辰、元正等,含有一年之始的意思。因為「元」本義是「人頭」,引申為「始」。「旦」的本義也是「始」。 元旦,是每個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詞,最早起源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記載。

穿越古代過元旦


元旦怎麼

穿越古代過元旦




唐朝大年初一叫做「元旦」「元日」「元正」或「歲日」。每年政府規定「除夕元正假」,加起來一共有7天,是除夕及之前三天,和初一(即元日)、初二、初三。


除夕晚上,全家老少要聚在一起吃喝玩樂不睡覺,這就是一直流傳至今的「守歲」風俗。唐朝人喜歡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輩分高的老人在,那麼不但老人的直系兒孫,可能連已經成家的弟弟、侄兒、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團圓守歲。白居易寫自己家過年的情景時就說:「弟妹妻孥小侄甥,嬌痴弄我助歡情。」子時一到,辭舊迎新。「守歲」人們紛紛起身,晚輩給長輩行禮,奴僕給主人叩頭,大家要說拜年吉祥話。唐朝的口語資料流傳下來的不多,據敦煌出土文書,吉祥話大致是 「福延新日,慶壽無疆」、「福慶初新,壽祿延長」一類。


男性以雙膝跪倒叩頭為主,叩頭時間、次數、身體姿態取決於行禮雙方的身份地位。女性正式禮節叫「肅拜」,初唐時「肅拜」是先雙膝跪地,然後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什,身體和頭部也跟著微向前低伏一下,動作幅度不大。武周后,唐婦女「肅拜」禮比以前更簡便,不用跪地,站著往前彎腰一拱手就行。

穿越古代過元旦



唐朝人特喜交際、愛熱鬧,正月初一,長安城裡家家戶戶都設著酒宴,鄰居們相互拜年,走到誰家吃到誰家,這還有個專門的名目,叫「傳座」


大年初一早晨,唐朝人喜歡在院里豎起一根很長很長的竹木竿,底部埋扎在土裡,竿頂飄懸著紙或者布做的長條型旗子,在寒風中抖動,這叫「幡子」。後來這種風俗傳到日本,演變成了「鯉魚飄」。大門口也有活動,要換桃符、貼門神和春聯。



在北宋時期,元旦是農曆正月初一,也稱元日、正旦、元正、歲朝、年朝等。當時,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視之為大節日,《野客叢書》中說:「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為大節日,七日假。」也就是說,北宋時期的「元旦」相當於現在的春節,當時國家的「假日辦」要發出通知,給「上班族」放假七天。


在北宋的京城,元旦時宮廷里要舉行大規模的朝會,皇帝要受百官的朝賀,人們稱之為「排正仗」。此時,常有遼、高麗、西夏、于闐、回紇等地的外交官前來朝賀。

穿越古代過元旦



從元旦這天開始,政府准許百姓可以在三天中參與關撲遊戲。所謂「關撲」,是一種帶有賭博性質的遊戲,參與遊戲的雙方約定好價格,用銅錢在瓦罐內或地上擲,根據錢的字幕的多少來判定輸贏,贏的人可折錢取走所撲的物品,輸的人要付錢。關撲可以賭得很大,車馬、地宅、歌姬、舞女,都可以作為賭資。但只有像元旦這樣大的節日,官府才允許「關撲」開放,一般以食物、日常器具、果實、柴炭之類來賭。元旦之夜,有錢人家的女子或入場觀賭,或入店飲宴。


北宋時期的元旦這天,京城的許多繁華街道上都要結綵棚,擺放帽子、梳子、珠翠、首飾、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具之類的商品,還有舞場歌館,車馬來往,絡繹不絕。

穿越古代過元旦



唐朝人特喜交際、愛熱鬧,正月初一,長安城裡家家戶戶都設著酒宴,鄰居們相互拜年,走到誰家吃到誰家,這還有個專門的名目,叫「傳座」


大年初一早晨,唐朝人喜歡在院里豎起一根很長很長的竹木竿,底部埋扎在土裡,竿頂飄懸著紙或者布做的長條型旗子,在寒風中抖動,這叫「幡子」。後來這種風俗傳到日本,演變成了「鯉魚飄」。大門口也有活動,要換桃符、貼門神和春聯。



四百餘年前的京城,正月初一一大早起來,一家之主就會帶領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然後給長輩祝壽,全家一起做「匾食」。若是出門遊玩,路上見到了親戚朋友,小輩就當街給長輩磕頭行禮。匾食是北地方言,泛指餛飩、水餃之類的麵食。


至於祭神祭祖的儀式,也是隆重而嚴格的。把草紙剪成紙錢,和以不同的供品,分別供奉於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為三牲熟食,紙錢在三天後焚毀;神像前則供以果子素食,紙錢在過了元宵之後才焚毀。


無論男女老幼,在節日期間皆以金箔紙折成飛鵝、蝴蝶、螞蚱等形狀的飾物,插在頭上,用於烘托喜慶氣氛,名為戴「鬧嚷嚷」。大的鬧嚷嚷有巴掌那麼大,小的如銅錢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個,也有故意炫富的有錢人,在頭上插滿了鬧嚷嚷。

穿越古代過元旦



明代的煙花爆竹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製作水平,品種有數百種之多,可以表現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圖案。煙花從製作材料和形態上進行區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鍋兒」;用紙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裝的叫「花盆」;只發出聲響的叫「響炮」;能飛上天空的叫「起火」;飛上天空後發出響聲的叫「三級浪」;在地上旋轉的叫「地老鼠」。一些權貴大戶人家,每年都會請巧手匠人製成各色煙花,在除夕通宵燃放,一年僅是放煙火就要數百兩銀子,相當於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


在明朝時期,有人用二寸寬、三寸長的箋紙,在上面印製出美麗精巧的梅花圖案,並且工工整整地寫上姓名和地址。到了農曆正月初一這天,爆竹聲聲,春聯鮮艷,人們滿臉喜悅之情,互相拜年,普天同慶,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四處瀰漫。這時,有人就拿著自己精心製作的賀年卡贈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既可以恭賀新春之喜,又可以送上一片溫暖如春的美好情愫。




穿越古代過元旦



《瞧瞧皇帝怎麼過年》

穿越古代過元旦



元旦怎麼

穿越古代過元旦


穿越古代過元旦


穿越古代過元旦


穿越古代過元旦


穿越古代過元旦



椒柏酒


椒是花椒,柏是柏樹葉。椒、柏可分別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飲用。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


桃湯


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制百鬼,故飲之。


屠蘇酒


所列八味藥材,其功效主要是清熱、散風、健脾、除濕,可以說對身體有利無害。


膠牙餳


隋杜公瞻注釋《荊楚歲時記》膠牙的含義是「使其牢固不動」。實際上此俗寄託了長壽的美好願望,因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健康。


五辛盤


五辛菜是五種有辛味的菜,《荊楚歲時記》隋注說是大蒜、小蒜、韭菜、雲台、胡荽。如《風土記》所說可活動五臟,是祈求健康的東西。


敷於散


是一種中藥,藥方出自葛洪《煉化篇》,用柏子仁、麻仁、細辛、乾薑、附子等粉碎成末,用乾淨井水飲服。


卻鬼丸


《荊楚歲時記》隋注講的處方是:武都雄黃丹散二兩,用蠟調和,使之像彈丸一般,正月初一早晨,男的佩戴在左臂上,女的佩戴在右臂上。如此鬼便會逃避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你的名字?史叔的小店!
意外頻發的2016 新刊特薦
2017,世界向內 新刊先讀
古人「追星」有多瘋狂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人云:好想過元旦
看看古人過元旦,這樣才是過節啊!
元旦相約宋茜在北京,百貨大樓過新年
過完元旦盼著過年! 這工作狀態老闆你咋看
元旦嗨起來,想知道我怎麼過元旦嗎?
韓國人的新年這樣過!元旦快樂
元旦 賞梅
古之「元旦」,非今之「元旦」
中國小伙在印度過元旦,差點嚇尿,以為闖入喪禮
元旦,問候
原來「元旦」和「春節」在古代是同一天
北京高校學生拒絕元旦節:要過年不要跨年 | 國產洋蔥
從《水滸傳》看宋朝人如何把新年過成了元旦
元旦美國游,千萬不可錯過的N個理由!超嗨氛圍!
一個人如何優雅地過元旦?
元旦快吃養生粥!錯過再等一年!
元旦特輯:糖尿病病友如何過元旦之美食篇
新年迎接新生命 41個「元旦寶寶」過半是二孩
迎元旦過新年,泰迪狗狗背著錢簍子逛商場,開心就去買買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