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為什麼家家都必須有家風

為什麼家家都必須有家風

為什麼家家都必須有家風


為什麼家家都必須有家風


一、家風是先輩人生閱歷的總結


先輩創業,備嘗艱辛,他們的人生寶貴經驗教訓,是血汗甚至是生命換來的。他們選擇過是非對錯,品嘗過酸甜苦辣,體味過成功失敗,也體驗過幸福和諧。


先輩們為了後世子孫不再重複失敗的慘痛教訓,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和閱歷,總結歸納成為家訓和家規,長久堅持,逐漸養成家風。所以,家風是人生智慧的結晶,是家族寶貴的財富。

二、家風是家族幸福和諧的保障


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家族傳統,不同的姓氏秉承不同家風祖訓。家風的表現形式,表述方式可以有萬千差別,但是,所有的家風祖訓的言語詞句,都是人類積極向上的思想境界,它們都指向共同的目標。


那就是,為營造正能量的家族文化,營造幸福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為謀求幸福安寧的社會而創設的。家族成員,只要人人承祖訓,個個守家風,按照祖訓修身齊家,一定是幸福和諧的家庭。


三、家風是家族興旺延續的正能量


凡是長盛不衰的家族,都是因為秉承正能量的家風祖訓,而正能量的家風祖訓,則保障家族興旺發達,人才輩出,延綿不絕。孔子作為儒學的創始人,提出「仁愛」理想,「忠恕」理念,「孝悌」家風。孔子家族,秉承孔子理想,修身齊家,延綿2500多年,人口200多萬,人才輩出。

孔子、子思、孔穎達、孔融、孔尚任、孔慶東、孔繁森、孔祥熙、孔泉、孔令輝等等,個個名字都熠熠生輝,人人都是傑出人才,都是大眾學校的榜樣。孔子的學說,已經不僅僅是家族理想,更成為人類社會的理想和信念,數千年來,一代代中華子孫,都是秉承孔子言教而成就自己的家國情懷的理想。


范仲淹 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范仲淹家族延綿上千年,長盛不衰。范仲淹後世子孫秉持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命脈,後世子孫不管為官還是為民,都是胸懷大抱負,以兼濟兼善天下為己任的。范仲淹一生為官,出將入相,一心憂國憂民,處處為百姓謀福利,他主持修的堤壩,被尊為「范公堤」。


明萬曆年間,范仲淹的子孫范繼仁任江西九江府通判,為官清廉,憂民疾苦,捐俸祿在九江修堤,被百姓感恩為「范公堤」。 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就曾深有感觸的說:「蓋『先天下而憂,期不負聖人之學』。此先臣所以教子,而微臣資以事君。」


范仲淹後世家家都守祖訓家風,薪火相傳,賢才輩出。范止安,香港新亞洲文化基金會主席、景范教育基金會創辦人、香港出版界知名人士,范仲淹第30世孫,忠宣公後人。他秉承先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遺志,長期致力于振興祖國的教育、文化事業,並孜孜以求,樂此不疲。

他說:「這是先祖的遺訓,『先憂後樂』,范氏子孫理當率先實踐。」1991年,他出資100萬元建立獎學基金,以幫助家鄉江蘇如皋成績優異的貧困學子繼續升學;其後捐巨資幫助如皋修《縣誌》、建圖書館;此外還興建「范公苑」。


范仲淹的精神不僅澤被他自己的子孫,他的精神同樣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無不是誦讀《岳陽樓記》而成長,走上為民謀福,為國效命的人生道路的。


四、家風是家庭教育肥沃的土壤


家風是家庭教育的軟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缺一不可,是人才成長的搖籃,是培養合格公民的土壤。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待人接物、做人做事,甚至言語思維,處處體現出家庭教養的功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百個好校長抵不上一個合格的父親」,這些話無不強調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而家教,主要的環境上的熏陶浸染,生活上的潛移默化。而家庭環境氛圍就是家風。


孝悌家風出孝子忠臣,勤儉家風出清官,智水家風出學者,尚武家風出良將,謙遜家風出君子,尊師家風出聖賢,和美家風睦鄰里……今天,社會上出現的不忠、不孝、寡廉鮮恥、腐敗墮落、鋪張浪費等等亂象,都是家風教育缺失的惡果!挽救孩子,挽救人心,從重建家風開始!


END


家國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錢穆:中國人該讀的9本書
當下中國的十二種孤獨
唐詩排行前十名的巔峰之作
曾國藩:一個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皇帝愛抄家,抄家的手段都有什麼
我家為什麼這麼窮
樊勝美,為什麼你竭力供養著全家人,全家人卻不把你當人?
為什麼別人家的喵星人都這麼萌,我家的卻在越獄!
四十年前家家必備的一樣物品是什麼?
主人不在家時,看看這些敗家狗都幹了些什麼?
家裡掛什麼書法風水好
在家種個菜都這麼美,我還要什麼花園?
轉給家長有些孩子為什麼在幼兒園乖在家「壞」?
搶紅包,為什麼大家都愛?
為什麼富貴之家都掛書畫 家裡懸掛字畫的好處
為什麼你煮的玉米沒有人家的香甜?
美國的無家可歸者,擁有什麼?
為什麼出家人很少生癌
孩子有腦癱可能,家長該做些什麼?
在武當山出家要有什麼條件?
所有歐洲國家都為人口出生率低發愁,只有這個國家不用,為什麼?
過端午節,為什麼家家插「艾蒿」、剪「艾虎」
人家都是萬磁王了,憑什麼不會飛啊?
一碗絲瓜湯放倒全家,究竟有什麼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