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論修行人的氣節

論修行人的氣節

作者:龍泉道人首發:雲南道教網

論修行人的氣節


修行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以修養心性、修鍊功法、行善布施為主的人所組成,不屬於社會組織形式,多以自律為主,並以修福積德作為主要的動機和方式以達到超脫世俗、精神絕對自由的境界。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群體,要麼儒,要麼道,要麼釋,其近乎苛刻的自我約束是修行成功的保證,而隨緣、活在當下為其處世的態度,雖混跡江湖之間,卻能獨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的群體。


過去,一提到修行,很多人都會往晨鐘暮鼓、青燈黃卷上想,認為修行人都是那些隱居山林的隱士。因此,修行二字一直被人嗤之以鼻。然而,隨著宗教的昌盛,在修行之人也慢慢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宗教中尋找更高的智慧,因此,要麼出家修行,要麼在家悟道,其實都是一種很好的現象。這是盛世之表現。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社會的昌盛與否,不僅看其GDP的增長速度,還要看其子民的整體智慧和文明程度。因此,除了教育之功能,宗教的力量在勸化人心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論修行人的氣節


近年來,隨著國際大融合趨勢不斷逼近,我國也在全球經濟大潮中慢慢嶄露頭角、披荊斬棘,越來越受到全球的關注且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象徵,也無形中給國人無限的動力。然而,由於國際化大潮的涌動,外國文化的滲透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在神州大地蔓延開來。


西洋節日聖誕之類更是來勢洶洶,加上商家的推波助瀾,已經成為除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之外最受國人追捧的洋節。當然,追捧洋節其實沒什麼,只是,令人寒心的是,很多國人已經漸漸淡忘了自己的傳統,甚至直接將某些傳統全盤拋棄,最後在身上找不到任何華夏民族的特徵。

論修行人的氣節



我泱泱中華,數千年來,以傳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支撐著中華民族精神,使中國屹立在古老的東方。當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文明相繼隕落之後,華夏文明卻依然閃耀著燦爛光芒,這與名族精神分不開。從伏羲神農到堯舜禹,從商湯到文王,無不以仁道治天下而民族興。周公作禮而天下定,後孔丘倡仁、孟軻重義、曾子擅中、董公統儒,後一統天下,而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功勛卓著。當然,這是儒家之大統,雖然數次被批駁且其中亦有糟粕,但其對中華民族之大統實在居功至偉。

大道之光,雖數千載而煌煌;老莊之智,歷萬千劫而溶溶。道家的智慧發端於老莊,虛靜守中而使精氣不散、神奇十足,修心養性。亂世之時,道家大行其道,濟世度人;太平盛世之時,道家隱逸山林,自悟智慧。因而顯得神秘莫測。其實,這是道家的胸懷,不彰顯己能,功成而弗居,是全真之道,乃順應大道。

論修行人的氣節



因而,中華文化在儒道之中傳承千年,已融入了民族的血液。這點無可厚非。然而,隨著文化的融合,很多人卻慢慢放棄了那些曾經讓神州傲視群雄,獨霸天下的傳統精神,轉而開始膜拜那些舶來文化,或對自己的文化漫不經心,這是十分危險的。特別是年青一代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漠視,讓我們慢慢失去血性,放棄對華夏文化的認同,令人痛心疾首。很多人的生活里,除了金錢、豪車、洋樓、女人之外,幾乎一無所有,精神空虛致極。依靠這樣的人傳承華夏文明,幾乎是不可能的。


文化的傳承需要時間,需要環境,更需要踐行。孟子善養「浩然之氣」,因此,古代的君子可以窮,但不能失去氣節,才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節,才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感人故事,才有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之堅持,才有屈原《離騷》之悲嘆,才有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的不屈,才有梅蘭芳「蓄鬚明志,不為日寇演戲」之錚錚鐵骨。對於這些人的氣節,很多人嗤之以鼻,不以為然,然而,正是這樣的精神才鑄就了中華民族之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為祖國的繁榮昌盛鋪平道路。

論修行人的氣節



然而,可悲的是,在悠久的歷史文明的光環照耀之下,很多人已經頭暈目眩、暈頭轉向。我們一直在為泱泱中華之燦爛文明而驕傲,卻忽略了某些西洋糟粕對我們的腐蝕,當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自私、自大、自傲、漠不關心、盲目、不辨是非、趨炎附勢、盲從之時,我們是否該捫心自問:我們還有氣節嗎?還有民族血性嗎?還有信仰嗎?


有幸的是,除了國家大力倡導文化回歸之外,已有那一群修行人在默默地堅持,堅守著那些被都市文化糟粕充斥得東倒西歪的傳統,他們不曾放棄,因為,那是炎黃子孫的精神家園。那種精神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氣節。

編輯‖龍泉道人‖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正一和全真早晚功課經
你所不知道的世界-鬼碟
讓布施有功德!
該不該以法幫人,用「照妖鏡」便知真假
將墮入地獄的人命終前的15種徵兆

TAG:人間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會「吃」的人才有氣節
古代中國人的氣節:頭可斷,髮型不能亂
歷史上最具骨氣和氣節的六位悲情英雄、傲骨的文人
一個軍人的氣節與情懷
論馮玉祥的名族氣節,「倒戈將軍」也有大氣節,對外國人也是絕不讓步
大清裝備最精良的部隊,打仗時有氣節的自殺,沒氣節的投降
東坡故事4:聽媽媽的話,做一個善良而有氣節的人
風度與氣節 宋行標品評徐悲鴻《群馬》
此人是清朝版孫連城,官至總督被當成走狗,最終氣節令人敬佩
英國製造慘案,故宮牌匾彰顯民族氣節,英國人與此動物不得入內
人的氣節,絕不是看那一時衝動
智囊學說之用人之,多取氣節而略細故
關羽殺有氣節的龐德,為何不殺無氣節的于禁呢?
當代紅木傢具與文人氣節
大帥的氣節,張作霖如何手黑:寸土豈能讓他人
公然和皇帝離婚的女人:二次再嫁,具有民族氣節
大興儒學、推崇氣節的漢光武帝,你知道他背後的故事嗎?
「張作霖手黑」:寸土豈能讓他人 大帥的民族氣節
何香凝:她一生以丹青為伴,用畫筆記錄下一代人的氣節和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