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戴帽子有多重要:不戴意味著要「自絕於社會」
核心提示:要是一個人下定決心在任何場合都不戴帽子,那就意味著他要自絕於社會了。東漢的袁閎,見朝政昏暗,就「散發絕世,欲投跡山林」,唐朝的李白髮牢騷,也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電視劇《薛仁貴傳奇》里,唐太宗上朝,下面一片大臣,帽子那個亂呀,最可氣的是,徐茂公竟然不戴帽子!
不戴帽子有什麼可氣的呢?我們現在,再正式的場面,除了軍人等一些特殊群體,一般人也不戴帽子嘛。但這是現在,古代可不是這樣,茲事體大啊。有個笑話,兔子在街上遇到狼,第一天沒戴帽子挨了打,第二天戴了帽子但也挨了打。兔子就和老虎告狀,老虎就告訴狼,打兔子不是不行,但要找到正當的理由嘛。之後,狼總是刁難兔子,但兔子總是很聰明地解決了問題,狼找不到打兔子的理由,於是很生氣。終於在某一天狼再次發現兔子沒戴帽子。於是「啪」一耳光:「讓你不戴帽子!」
你看,叢林世界裡,戴不戴帽子就是件重要的事情,而在我們人類世界,帽子問題,那更是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說句性命攸關也是可以的。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男人在二十歲的時候,會舉行冠禮,既然名為冠禮,這儀式主要內容就是父親或是族中長輩給他戴上一頂帽子。舉行冠禮,意味著這個人已經成人了,可以負起家庭、宗族和國家責任了。要是一個人下定決心在任何場合都不戴帽子,那就意味著他要自絕於社會了。東漢的袁閎,見朝政昏暗,就「散發絕世,欲投跡山林」,唐朝的李白髮牢騷,也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而且,這帽子也不是隨便戴戴就行,庶民有庶民的戴法(平民戴不起帽子,以黑巾裹頭,所以庶民就叫「黔首」),官員有官員的戴法,在什麼場合什麼人戴什麼帽子,被國家以近乎法律的形式規定下來,一旦違背,後果難以預計,輕則受頓訓斥,重點罷官免職,再重點要是被扣上藐視朝廷的罪名,那就更恐怖了。
大略來說,唐朝官員的衣服分為常服、公服、朝服和祭服,在不同的場合穿著。每種服色也有相應的帽子。閑居所穿常服,帽子為平巾幘,日常辦公或是一般覲見皇帝所穿公服,帽子為弁冠,也就是俗稱的烏紗帽;重要典禮所穿為朝服,帽子為進賢冠(王爺為遠遊冠,御史大夫、中丞、御史為法冠,近臣為高山冠);重大祭祀場合所穿為祭服,帽子為冕冠(具體而言要比這細得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新、舊《唐書》的《車服志》看看)。
電視劇中場面,是唐太宗為找應夢賢臣而讓大臣出主意,不是重大典禮的場景,按理應穿著公服。另外,貞觀年間,徐茂公為英國公,是三品官,應該戴七琪之弁冠。可是你看他居然不戴帽子,而身後那兩位大臣,一位戴著弁冠,一位戴著通天冠,所以也不知道是什麼場合了。當然,也不能從衣服判斷,那更是亂七八糟一堆,吐槽都不知道從哪兒吐起……


※晉惠帝皇后賈南風的淫亂生活 街上抓帥哥共度良宵
※野史趣聞:康熙皇帝是麻子臉嗎?
※用兵如神的韓信,劉邦殺他一點都不冤枉?
※讓粟裕服氣的國軍第一猛將,主力都派出硬是沒打敗他
※四大龍王的名字,他們各自的職能是什麼?
TAG:野史大全 |
※古人為何都喜歡戴帽子?不戴帽子等於自絕於社會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印度再不撤軍就是自絕活路!
※他給人們帶來了快樂,自己卻快樂不起來,喜劇大師金·凱瑞我的喜劇天賦來自絕望
※文在寅自絕後路,美國大兵無辜躺槍,朴槿惠笑了
※出海者為何要自絕於天朝
※抗戰時期,日軍內部流傳一本手冊,鬼子一旦讀錯,就得自絕謝罪
※神作誕生自絕望中 《最終幻想》差點成為絕唱
※化工第一黑馬再迎重磅利好,來自絕對底的反擊,有望成為9月新妖
※置之死地而後生,魅藍note6並不是自絕生路
※京東物流三問蘇寧,稱「不提升服務就是自絕於用戶」
※來自絕對的女神周子瑤的性感美照
※台業者:台灣不可自絕於中國 中小企業跟著大陸就對了
※美軍增兵阿富汗救火 拋棄巴鐵拉攏印度?實際是在自絕後路
※即使上港奪三冠,博阿斯也面臨下課!短期執教烙印 自絕後路
※回顧運十下馬:銷毀資料和生產線自絕生路太令人痛心
※大國傾塌!從世界王者跌至谷底,如今仍在自絕其路,究竟發生了什麼?
※曹操為何殺死名醫華佗自絕生路?原因令人難以理解
※每日IT極熱:京東稱不提升服務就是自絕用戶
※二戰末期,日本制定一自絕計劃,如果該計劃成功,日本有可能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