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的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首獲維加獎
姚檀棟院士(2016年12月26日攝)。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SSAG)近日宣布,鑒於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2017年維加獎將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研究員。維加獎設立於1881年,每三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對傑出的地理學科學家進行海選之後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由瑞典國王頒獎,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姚檀棟是首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亞洲科學家。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姚檀棟院士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實驗室(2016年12月26日攝)。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SSAG)近日宣布,鑒於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2017年維加獎將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研究員。維加獎設立於1881年,每三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對傑出的地理學科學家進行海選之後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由瑞典國王頒獎,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姚檀棟是首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亞洲科學家。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姚檀棟院士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辦公室里工作(2016年12月26日攝)。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SSAG)近日宣布,鑒於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2017年維加獎將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研究員。維加獎設立於1881年,每三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對傑出的地理學科學家進行海選之後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由瑞典國王頒獎,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姚檀棟是首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亞洲科學家。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姚檀棟院士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辦公室里(2016年12月26日攝)。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SSAG)近日宣布,鑒於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2017年維加獎將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研究員。維加獎設立於1881年,每三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對傑出的地理學科學家進行海選之後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由瑞典國王頒獎,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姚檀棟是首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亞洲科學家。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姚檀棟院士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介紹青藏高原的研究成果(2016年12月26日攝)。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SSAG)近日宣布,鑒於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2017年維加獎將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研究員。維加獎設立於1881年,每三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對傑出的地理學科學家進行海選之後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由瑞典國王頒獎,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姚檀棟是首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亞洲科學家。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土耳其元旦恐襲疑兇照片曝光 或為「東突」恐怖分子
※金正恩新年賀詞稱洲際導彈試射已進入收尾階段
※細胞再生醫療領域新方向
※英國唐寧街萌寵:財政大臣寵物狗成「網紅」
※紅軍真核遭巴黎4000萬挖角 渣叔若失他前四懸了
TAG:中國江西網 |
※中科院教授獲「地理學諾貝爾獎」,系首位亞洲獲獎者
※今年的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與帕金森病有關
※【德國生活】中國科學家首獲「德國諾貝爾獎」洪堡教席獎
※諾貝爾獎預測公布,華裔女科學家成獲獎熱門
※諾貝爾獎獲獎熱門預測 華裔科學家張遠及其丈夫有望獲獎
※諾貝爾獎這麼好拿?繼醫學獎後,三位美國科學家再次榮獲大獎
※中國生命科學「諾貝爾獎」出爐,上海專家斬獲成就獎
※人文社科領域的「諾貝爾獎」揭曉,得獎的是位英國的哲學家
※說不盡的諾貝爾獎:獲獎科學家的各種趣聞
※致力中國醫學界「諾貝爾獎」——樹蘭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南京順利舉行
※她從獲得諾貝爾獎,到捧起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讓世人看到了中華醫藥的科學力量
※什麼是一流的科學研究?——千禧年的諾貝爾獎,神經科學大師坎德爾
※我國生命科學「諾貝爾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獎今日揭曉
※那些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科學家
※被美國大學立雕像的中國科學家,曾教出七位兩彈元勛,還為中國放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中的愛國主義
※布蘭迪斯大學校長祝賀諾貝爾獎獲得者
※那些改變世界的諾貝爾獎(上):物理學獎
※趙忠堯先生——第一個距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