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裝裱大全圖解
裝裱也叫「裝磺、「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即以各種綾錦紙絹對古今紙絹質地的書畫作品進行裝裱美化或保護修復。
在宣紙和絹素上所作的書畫,因其墨色的膠質作用,畫面多皺摺不平,易破碎,不便觀賞、流傳和收藏。只有經過托裱畫心,使之平貼,再依其色彩的濃淡、構圖的繁簡和畫幅的狹闊、長短等情況,配以相應的綾錦紙絹,裝裱成各種形式的畫幅,使筆墨、色彩更加豐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藝術性。
本篇帶大家一起看看裝裱後的立軸、對幅、條屏、通景屏、鏡片、冊頁、橫披、手卷,都是什麼樣子的。
【立軸】(上圖)
主要用於豎式構圖,懸掛欣賞。畫幅的上下左右常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題字讚賞。中間部分稱「畫心」,上有「詩塘」、「天頭」,下是地腳。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頭貼「驚燕」。
起初「驚燕帶」不貼實,能飄動,後貼實,純為裝飾。「畫心」上下端可加鑲錦條,稱「錦眉」,亦稱「錦牙」。懸掛在廳堂正中的大副字畫還稱「中堂」。
一色裝(上圖)
二色裝(上圖)
三色裝(上圖)
詩堂裝(上圖)
間隔一色裝(上圖)
錦眉裝(上圖)
集錦裝(上圖)
宋式(宣和)裝(上圖)
裝框兩色裝(上圖)
【對幅】(上圖)
由二條字數相等、內容相連、畫心尺寸與裝裱規格完全相同的書畫作品而組合。如果是畫,就稱為「畫對」;是書法,則稱為「書對」,或稱對聯。
四屏條(上圖)
通景屏(上圖)
【條屏、通景屏】
條屏畫心由一色畫綾等鑲料裝飾,排掛在一起。其形制與立軸一樣,只是多了幾幅,一般為4條,也有6條、8條、12條的。通景屏則由若干條尺寸相同、同空連貫的字或者畫,分別由一色花綾等鑲料裝飾並排掛在一起。
【鏡片】
鏡片亦稱鏡心,是托裱後的畫心,適用於夾放在鏡框內,故稱鏡心。其形式橫、豎皆可,是一種簡化了的立軸裝裱形式,可裝在鏡框里懸掛欣賞。中國的鏡框設計講求簡練,不重雕飾。
【冊頁】
將繪畫裝裱成書的形式,攜帶、欣賞和保藏均較方便。有的冊頁是頁頁相連的,有的則是活頁。因畫幅不大,亦稱「小品」。
【橫披】
主要用於橫式構圖,畫幅多不太大,鑲邊、空白視畫幅的大小而定,但左右鑲邊、空白一般應寬於上下鑲邊、空白,如上下鑲邊、空白為一寸,則左右為五寸,橫披不裝軸桿,兩側均裝楣條。
【手卷】
主要用於在桌面上欣賞,體積較小。畫幅的前、後,特別是後面留有相當長的空白,供欣賞者題寫贊語或鑒定意見。外有「包首」,「包首」之上貼有「題籤」。前有「引首」,中為「畫心」。緊連畫心兩邊的是「隔水」,後有「拖尾」。


※邱漢橋繪畫「十八字法」之顯當代
※邱漢橋繪畫「十八字法」之習宋元
※邱漢橋繪畫「十八字法」之觀明清
※邱漢橋繪畫「十八字法」之學五代
TAG:北勢南氣 |
※中國書畫裝裱藝術
※八種中國書畫裝裱款式
※中國畫的畫幅形式及裝裱
※相征:書畫裝裱藝術是三分書畫,七分裝裱
※古書畫裝裱,大開眼界!
※字畫裝裱
※書畫裝裱後的保護
※書畫知識,書畫的裝裱與修復,畫友必看!
※古書畫裝裱:一直被忽略的美!
※有書法作品不知怎麼裝裱怎麼行,八種中國書畫裝裱款式!
※傳統手工書畫裝裱該如何傳承與創新?
※書畫收藏作品為什麼需要手工裝裱
※薛兵:民間書畫裝裱與修復的摸索之路
※書畫作品手工裝裱要比機器裝裱好 還能長久保存
※董源《溪岸圖》的歷代裝裱過程及收藏軌跡
※能書會畫,再學會裝裱,就成一條龍全能書畫家了!
※保存書畫作品,是裝裱好?還是不裝裱好?
※傳統裝裱精湛,修復技藝絕佳——成都牛人白旭光
※工筆畫裝裱如何不漏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