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7
文 | magasa
在美國人看來,朗格盧瓦絕對是值得敬重的孤膽英雄,他們在報紙上渲染1968年那場「戰爭」,彷彿朗格盧瓦單槍匹馬,憑藉個人的魅力擊敗了整個戴高樂政府。
除了上課和講座,朗格盧瓦的老本行是電影收藏和影展,他在美國逗留期間,協助伯克利建立了今天聲名赫赫的太平電影電影資料館(Pacific Film Archive)。
太平電影電影資料館
因為經濟上始終拮据,朗格盧瓦結束了聖喬治·威廉姆斯大學的教學活動後,後又接受讓·魯什的邀請,到巴黎十大講課。因為薪水不錯,朗格盧瓦教了三年。和讓·魯什的合作中發生了一件趣事,或許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朗格盧瓦的性格。
朗格盧瓦本來對十大提供的報酬很滿意,但當他接到報稅單的時候火冒三丈。他認為,既然到公立的十大上課是政府聘請的,那麼政府為什麼還要以稅收的名義從報酬里收回一部分錢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他的朋友認為大學應該代他繳稅才是。
對此,讓·魯什打了一個比方,他說:「你想想看,朋友邀請你到他家吃飯,你去了,難道你還讓朋友幫你付計程車費嗎?」好不容易朗格盧瓦接受了納稅,但粗心大意的他搞丟了稅表,也沒想去補辦,就把這事拋在腦後了,五年後稅務局查上門來,狠狠罰了他一大筆錢——這就是朗格盧瓦。
朗格盧瓦
1972年,電影博物館(Museum of the Cinema)的開張成為朗格盧瓦晚年最重要的一大事件,這是他一生的夢想。二戰前他已經開始構思類似的一個博物館了,他搜集了那麼多模型、海報、草圖、老式攝影機、放映機及其他設備。
實際上早在1936年電影資料館草創之初,電影相關物品的收藏已經是朗格盧瓦特別留意的一個重點了,但在最開始,他只能將精力暫時放在拷貝上。二戰結束後,他收集的藏品越來越多,電影博物館漸漸具備雛形,但真正獨立開張的時機還不成熟。
30多年來,在洛特·艾斯納等不知疲倦的朋友的幫助下,朗格盧瓦對所有與電影相關的物件進行「巧取豪奪」,例如不計代價地在拍賣會上舉牌,一到朋友家就四處「搜刮」。在朗格盧瓦的心中,博物館的核心在於藏品而不是那棟建築,所以他的電影博物館其實早就存在了,只是還沒有牆壁而已。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朗格盧瓦的博物館夢想。比如他的忠實追隨者特呂弗在這個問題上和他唱了反調。特呂弗認為,搞電影博物館並非當務之急,如果朗格盧瓦擁有無限的經費,那麼辦個博物館無傷大雅。
但現狀是,資料館的主業——拷貝保管與修復尚且捉襟見肘,那麼展出一件葛麗泰·嘉寶穿過的裙子有什麼太大意義呢?搞博物館的錢如果用來修復硝酸片基的拷貝,至少又可以救活五百部電影。
朗格盧瓦(右)與希區柯克
另外一些朋友認為,電影博物館相當於埃及法老王的墳墓,是晚年的朗格盧瓦想留下來的一座永恆紀念碑,那是他的金字塔。他需要更多的經費,所以他不再像過去一樣別出心裁地按照自己對電影史的理解來安排資料館的日常放映,他得優先考慮最能帶來觀眾的那些熱門片子。
但票房收入依然是不夠,不可能乞求國家的支持,朗格盧瓦向私人機構借貸,哪怕負債纍纍,也決定把博物館先開起來——他覺得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雖然反對的聲浪不絕於耳,支持朗格盧瓦的人也不少,比如英國導演卡雷爾·賴茲這樣反駁「戀物癖」的指責:「假如我要研究一些影片,例如威廉·惠勒的作品,我想看看他的布景設計資料定會大有裨益,我可以比較原始構想和最終的銀幕呈現是怎麼回事,所有的小細節都會有所幫助的。
這些東西都很有意思。」讓·魯什也是支持者之一,他打了個有趣的比方,把哈里·朗頓(Harry Langdon,與卓別林、巴斯特基頓齊名的默片喜劇演員)與維爾托夫兩人的作品放到一起,這等於創造了一種蒙太奇,朗格盧瓦的博物館理念便是這種廣義蒙太奇,非常重要!


※這是任何人都不會同意的年度十佳電影,除非你也喜歡廢柴和怪獸
※重磅!40位中外影評人,選出2016年十部國產傑作和超級爛片
※這部電影狠狠批判了網路直播的虛榮、怯懦和無良
※影向標:《情聖》三觀爭議,但評分挺高
TAG:虹膜 |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6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5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4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7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6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5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4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8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3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9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8大結局
※阿梅爾兄弟為科幻短片電影《Code 8》籌得170萬美元
※沙夫豪森IWC萬國表攜手2017北京國際電影節
※電影:阿諾斯瓦辛格新片
※入圍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韓國電影
※克里斯·埃文斯稱《復聯3》是最後一部合約電影
※《新哥斯拉2016》科幻災難電影 在線看 幻思系
※1933年,被當作宣傳武器的德國戰爭電影
※俄羅斯科幻電影《守護者》2017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