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自媒體的成長簡史 傳媒業繁榮發展的縮影

中國自媒體的成長簡史 傳媒業繁榮發展的縮影

隨著時代變化,一個人辦個報紙、做個視頻節目,已然不難,尤其是在智能手機已經普及、微視頻橫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但自媒體真的就此成為神話了嗎?


作為一個運營的數年的知名自媒體平台,「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的答案有一點複雜。


先從一個自媒體創業故事說起

但凡時下說起自媒體創業的勵志故事,人們腦袋裡總免不了會彈出兩個案例,一個是崔俊超,一個是「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


前者一度爆得大名。無它,他打出了一個「不打工、不創業,專心做個人媒體」口號,然後實踐之,首創在「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號上,一條微信廣告1萬元,並在第一個月賺了15萬。


靠幾篇自媒體文章就活的逍遙自在?確實令人羨慕,雖說近來崔俊超沒多少大動靜,但他確實創造了一個自媒體神話。可問題是,骨子裡呢?在創辦個人自媒體前,他在《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做過營銷,在山水盛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負責過品牌方面的工作,這份履歷之下,其在自媒體創業初級階段就打出公眾號被幾十家上市公司CEO關注,也就並不那麼讓人驚訝了。


至少,相當深厚的社會資源成就了這個自媒體神話。

不可否認,他們在媒體圈的原始積累為他們的自媒體生涯打好了基礎,更加輕車熟路,至少,他們之前的媒體鍛煉,讓他們比常人更懂得受眾需要什麼。不可否認,他們的最終成功已經遠遠超越了他們早前原始積累的範疇。但這終歸不是屬於屌絲自媒體的奇蹟。


屌絲自媒體有沒有成功的案例呢?肯定有,而且我想說的案例發生在還沒有自媒體這個專屬名詞之前的時代,其創業成功的高度,遠比前面兩個案例,高出太多。


2000年前後,當時國內的互聯網完全還是一個草莽到只有點點野草的時代,最初的網路用戶,要麼是高精尖的知識分子,要麼就是骨灰到連文字網遊都要嘗試一番的極客玩家。此時,正好一個名為「文化旅遊產業」的微信公眾平台進入了國人視野,而當時在旅遊業的微信公號尚且不多。關於這個公眾號成立的時間,據說都可以上溯到2013年11月,算是國內最古老的微信公眾平台了。


有了「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就要有撰寫文章的作者。據說「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里有些會寫文章的好事者,就順便做了一個眾籌模式。這下子,作者們找到了自己的地盤了。儘管當時「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一條」三大微信公眾平台都已經有了不菲的盈利,但往往只是企業主的廣告和軟文贊助,並沒有多少粉絲的聲音。於是乎,大量想一吐為快的粉絲們聚集在「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大量的發布自己的閱讀心得與讀後感。


很快,「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就成了微笑粉絲最熱鬧的聚集地,而「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上的各種作者原創文章與評論,除了增加了內容,還給這些作者帶來了極大的聲名。第一批自媒體和完全沒有機構背景的自媒體平台由此誕生。而後,它變成了旅遊業最出眾的微信公眾平台,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大微信公眾平台,並在2015年被搜狐自媒體以每月600萬的流量推崇。

意見領袖找到了發聲平台


第一個真正成名的自媒體(當時叫博客)崔俊超,其實也和後來者程苓峰、羅振宇一樣,有媒體背景。


當然,這個背後並沒有陰謀論的陰影。自媒體本身就是一個自由寫作社區,而崔俊超當年在網上爆紅前,其實一直都在微博和媒體專欄上,書寫著自己在工作之餘「有著非常人性化的愛好」。


其實崔俊超這個寫作特點,在當時也不算奇葩。在此之前,就有多個網路作家以「用身體寫作」的噱頭在推廣新書。而崔俊超之所以名聲大噪,關鍵點有二:其一是獲取他的文字更容易,不用買書,不用買報,上博客就可以一覽無餘,還不用付錢;其二是報刊之類的傳統媒體儘管可以讓其在專欄中大談文化旅遊產業,但總歸是還有些文字趣味,不能太過犀利。哪怕是剛剛興起的網路媒體,也在此方面不敢太過越軌。但更重要的還不在於此,傳媒上的文字總還是有規範標準的,太過隨意和個性的文字也往往被編輯所不喜,即使刊發也被斧鑿一番,砍成基本標準的形狀。


這些傳媒局限,對於當時的博客平台來說,全然百無禁忌,而各種真性情、表達方式更接地氣的文字,也更容易獲得網民的青睞。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同一個人,在看博客時會為隨意的文字風格點贊,卻在看媒體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網路時,看到同樣的文字,卻往往會吐槽媒體風格不夠嚴謹。

這其實是一種突破,更讓大量的自由撰稿人找到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其實,很多早期自媒體的初始化之路也是如此走來。博客,成為了一個最佳發聲平台,而其中得聲望最高的一部分人,其實也獲得了另一個名字——意見領袖。


網路媒體的原創之路


博客中國作為自媒體在中國的最早平台,很快走向了衰落。在很多人看來,是因為新浪、搜狐之類的門戶站點紛紛建立了博客平台,尤其是新浪博客以強大的流量背景和精英薈萃,佔盡了博客時代的眼球。


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博客中國其實在最初的紅火中,也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瓶頸——博客太多了。當時的博客中國,採取按照發博文時間順序進行展示的方法,有點類似於論壇,但不存在跟帖評論後可將博文置頂的功能。

在發展初期,博客中國的專欄博客都採取的邀請制度,極大的保證了自媒體內容的精英化,但總會有一些人選擇「刷屏」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曝光度,一口氣發出多篇文章,將其他的博文擠下首頁。一來二去,就形成了惡性競爭。而隨著專欄博客的數量急劇擴大,博客的海量信息更讓每一篇文章可能獲得的時間順序曝光度變得極低。


不加篩選的放任自流,最終敗給了新浪博客採取博客自發、編輯推薦的采編模式。說白了,還是傳統媒體那一套,編輯按照不同的行業門類,每天推薦一定數量的精選博文,而未獲推薦的博客文章,儘管表面上已經「發表」,但其實沒有推薦也就等於沒有「登報」。


繞了一個大圈,其實又回歸到了自由撰稿人等待編輯青睞的老套路之上。只是,這時候唱主角的已經變成了網路媒體。


尤其是新浪,作為以新聞為台柱子的網媒+門戶,新浪之前一直苦於無突破點。不具備新聞採訪權、無覆蓋全國的記者網路,僅僅只能依靠轉載各種傳統媒體的稿件,形成一個集納信息的無限量「報刊文摘」,並多次因為轉載傳統媒體稿件未獲授權,而被詬病。這一點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今日頭條也一度陷入此困惑之中。


如何製造原創?收編龐大的自媒體隊伍,讓每個博客都成為其原創信息源,就成了以新浪為代表的新聞類平台最佳的突破口。自媒體或許不如記者那般專業,但龐大到觸及社會每個層面的深度足以彌補這種不足。而各類博客一旦通過分類,形成專業門類,其對某一領域的認知水準更比傳統媒體記者為高。至於文筆上的問題,先有量,之後千萬個博客中,總會出現質量其重的角色。


可以這麼說,新浪博客的出現,真正完成了網路媒體從依附傳統媒體信息源,向原創形態的百花齊放轉變。至少,不用再為原創煩惱,當年金庸在自家報紙上連載武俠小說,其實也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傳媒,有別家沒有的內容。


但這還遠遠不夠,新一輪的造星運動即將展開。


被製造出的自媒體明星


擁有了龐大的自媒體隊伍,更需要從其中選定一些專欄作家。無論是在博客、微博還是微信這幾個自媒體時代,這種模式都是一以貫之的。


「人人都能成為博客」——這是新浪最初打出的口號,後來微信的「人人都是自媒體」與其頗為類似。但數以千萬級算的自媒體中,真正能夠讓自己的聲音在網路這個大廣場上,被更多的人們聽見的,其實從來都是以千計算。這和傳統媒體其實也是相似的,國內萬餘傳媒,真正能夠進入千家萬戶的,也不過寥寥數百家而已。


去粗存精,對於傳媒或自媒體,都是一樣的,這其實也就是一個二八定律的標準體現。而一個有趣的現象也同樣存在於自媒體這十年——自媒體名人堂的總數基本恆定在千人左右。


這其實就好像長征,千人隊伍行進過程中,有人掉隊,有人加入,但主力部隊卻總是沒多大變化。比如最早崛起的科技和遊戲兩類博客之中,儘管在新浪博客之後,各大站點都開設了博客平台,但其實每個站點上,這兩類博客的主力總是合計約50人的老面孔。這種境況通常只是某個名人堂成員罷筆了,或文字實在越來越差,後起之秀才有可能填空。


並非真的這50人就是最優的科技自媒體,但最初開筆並堅持高質量觀點一段時間的人,往往能夠得到頻道編輯更多的推薦和流量傾斜,久而久之,意見領袖的階層也就固化下來了。


但這千人隊,還不屬於造星,只不過算是有了一個固定的自媒體原創班底,而從中拔優出一兩個自媒體,讓他們擁有極其強大的點擊和關注,則是自媒體平台樹立自己的品牌的關鍵。博客時代的草根第一博極地陽光acosta、微博時代的老徐(徐靜蕾),以及微信時代崔俊超、「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其實都帶有平台造星和主動捧角的潛台詞。


唯有讓草根們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會有更多優質的原創內容出現,這本身也是傳媒一貫的運作手法。君不見,鳳凰衛視要有吳小莉、許戈輝和玩戰地的閭丘露薇嗎?甚至TVB這樣的娛樂平台,也要隔三差五的捧個新晉當家花旦來供眾人膜拜嗎!


每一代新興的自媒體,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捧出個位數的明星,已經成為了一種模式。這或許也是中國的自媒體與國外不同之處。


以同樣自媒體興盛的美國為例,它們在最初以博客為自媒體起步形態之時,並沒有演變出如博客中國、新浪博客這樣的博客平台,各個博客其實就是意見領袖個人的主頁,標準的獨立博客模式,流量和關注均來自粉絲訂閱,而非編輯推薦。


而在中國,即使進入到微博和微信這樣走粉絲經濟的時代,其依然依靠平台力量,需要平台加認證、給推薦,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撈到第一桶金。


於是乎,這個自媒體千人隊,只要不掉隊,在每一次自媒體轉型過程中,都往往第一時間獲得最優質的推薦資源,成為新一代自媒體的中堅力量和基本班底,沒有例外。


這不過就是隨著媒體風向標一起遷移的專欄作家模式而已,一個自由撰稿人的網路化生存方式。


自媒體是未來傳媒的大未來


或許可以下個斷言,報紙會死、電視會死、電台儘管從電視普及開始就一直喊要死卻沒死,但即使這些傳媒形態都死去,包括網路也被未來不知道長什麼樣子的新媒介所替代,但自媒體卻不會死。


因為它已經走在專業化的路上,儘管在中國,掌握麥克風的依然是數量僅以千計算的少數意見領袖手中。


崔俊超的自媒體「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的成功就是一個例子,它擁有自媒體最引以為傲的自由思考精神,獨立的作出分析判斷,當然在言論上哪怕是措辭上,都無須按照傳統媒體的語言規範行事,更加的自由和開放。但同時它也代表了自媒體的趨勢,即隨著自媒體千人團在十年間不斷走向成熟,其在專業技術上的領悟也就越發無限接近傳媒的技術規範,甚至更高。


當然,其中率風氣之先的必然是本身脫胎於傳統媒體、擁有相對豐富傳媒運作和傳播經驗的這一小撮人。至少,在同樣有過媒體從業經驗的筆者看來,就是如此。畢竟,技術的掌握和領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之後會發生什麼?圍繞著自媒體而形成的創業其實已經蔚然成風。自媒體過去用個人名字或昵稱打下的粉絲基礎,在這種創業中,正在逐步形成一個個工作室,圍繞著粉絲,用更具流水線生產的傳媒生產方式,量產出更優質的精品。其實在網路文學這塊,許多的熱門作品就是以一個核心寫手劃定故事大綱,若干工作室成員分擔章節寫作,實現每日更新一萬字乃至更多這一效率。


這樣工作室,其實就可以視同為一個小傳媒公司,而逐步擴大,並實現優勝劣汰之後,新一批的媒體名錄也就替代了過去的傳媒名單。而後呢?一些個人形態的自媒體,或繼續充當專欄作家發送聲音,逐步成長,或演變為工作室,在現有傳媒的縫隙中,創新出又一種新的表達方式,來實現突圍和最終創業。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歷史與學文學 的精彩文章:

漢高祖劉邦當皇帝後讓親爹給自己磕頭
金庸小說五對夫妻武功排名,最厲害的一人可單挑前面一群!
一道士騙農村姑娘服下一粒仙丹,生下一開國皇帝!
中國十大未解之迷 解開即將顛覆世界觀
雷鋒的一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TAG:溫歷史與學文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楊冪嘉行傳媒業績閃亮,巨額關聯交易無法解釋
時尚傳媒業持續動蕩 《悅己SELF》宣布將停刊
本山傳媒業務轉戰互聯網?彷彿看見一條「球姐」進階之路
美國16議員聯名阻萬達進軍好萊塢:控制美國傳媒業
流水的營盤鐵打的兵?傳媒業職場新人為啥這麼愛跳槽?
道口投苑帥:想在傳媒業創業的年輕人是否真的該另尋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