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平發專欄:讀書與做人

李平發專欄:讀書與做人

李平發專欄:讀書與做人

專欄作家:李平發

作者簡介:李平發,男,1973年生。16歲那年,因夥同他人犯下傷害、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服刑改造時期,我努力讀書學習,積極向社會刊物寫作投稿,先後有一百多篇稿件被各種刊物刊出,由此,我也先後得到了四次減刑共五年的獎勵,得以提前釋放,回家後日子裡,我沒忘讀書學習,積極寫作,每一天都在為圓自己的夢想而忘我堅持、不懈努力。個人微信號:白石(lishenghua2003)

一個人每天吃不吃早餐,你隔兩三天看他,區別不大,你再過一個月看他,也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區別,但你過五到十年或二十年之後再看他,區別應該就有了,他的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肯定跟那些每天按時用早餐的人,不一樣!讀書學習也是同一個道理,一個人讀不讀書,時間一久,日積月累,終會有天壤之別。甚至包括他的精神氣質、品德涵養、走過什麼樣的路、做的什麼樣的人,也都能一目了然!

「主要看氣質」這句話是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講的,時值今日,依然被我晚輩們推崇並執意追求。氣質從何而來呢?當然可以通過讀書學習得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便是最好佐證。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這是一個追求美、要求美的時代,尤其是當今的女性們,無一不為追求、打造近似完美的自己而絞盡腦汁,你看那些整形的,割這墊那的等等。

為什麼人們都需要追求美和嚮往美呢?我想無非就是 —— 真正的美,她散發著社會正能量,標誌著美好與幸福,代表了健康和愉悅,所以,美好的事物,才讓人類社會這麼著迷、才是我們永不停歇的嚮往與追求!

愛美無可厚非,但人們往往注重的只是自己外貌的美,這樣的美是膚淺的,或者說是沒有靈魂的。真正的美需要內涵和外在精神,需要有社會價值。有哪個女性朋友的美,能抵得過後宮三千?人,要獲得內外兼修的美,那就需要讀書。

讀書和做人就像是一對孿生姐妹,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彼此,如同讀書和立志那樣唇齒相依又血脈相連。

你讀的是什麼書,你就是做的什麼人,或者說是你讀過了的那些書讓你成為了什麼樣的人,這是我對讀書生活的膚淺見解與認識。就像一個農民種莊稼,種下去的種子是高粱,那麼收穫的必定也是高粱,種下去的是麥子,收穫的也一定是麥子,他收穫不了別的東西。一個身價高低的人,是由他周圍朋友決定的,一個靈魂高下的人,則是由他所讀過的書決定的,試想,一個成天捧著武俠小說看的人,成得了科學家嗎?一個整天迷星、追星對明星刨根問底的人,成得了學者和某個領域的專家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人在盡其一生的讀書學習歲月里,對自己是有要求的,他的讀書學習一定是落實在「三自」上,一是自願,二是自覺,三是自恆。就像做人一樣,你願意做一個什麼樣子的人,你便會自覺、恆久地去做個什麼樣子的人。

康德曾經說過一句話 : 閱讀一本好書,人的思想和靈魂就像是在參加一種有益的鍛煉一樣,讓你身心愉悅,精神煥發,神采奕奕。這話一點不假,就我而言,從學校到走入社會,再從社會到進入監獄,我是一個沒有讀過什麼書的人,我也不是在一個讀書的環境或是不在一個讀書的時代里長大的人。今天,我要撿起久違的書和筆,在讀書學習生活和我的工作中寫下自己的故事,其實也不能算作故事,那都是我的人生經歷,毫不誇張地說是我真實的生活實踐。為什麼我始終要堅持讀書?因為,我想做個好人,做個正直的人,做個大寫的真正的人,做個有益於社會和人民的人!書藉可以把一個瀕臨死亡的人給拯救過來、讓他得以再生,這就是文字的力量。拿破崙說 :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武器在人們手中,筆和劍,後者沒有前者犀利、有力!生活在這個科技知識大爆炸的信息時代里,我必須要每天讀書,讀那些諸如法制、哲史、勵志類的書藉和文章。因為這一類的書藉,能使人明智有承擔、有行動、有責任、能化解、能扭轉、能改變!給人以無窮無盡的力量,能更好地教育我、促進人崇尚文明、嚮往真善美、鄙夷假醜惡,能指導自己摒棄黒暗、通往光明,能更好地積聚產生社會正能量、不斷提升、不斷進步與發展!

通過讀書、不斷努力地讀書學習,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可以成就人的夢想與未來!

前陣子讀到這樣一個案例:

十九世紀一個二十三歲的美國女孩,因為父親欠下了別人巨額賭債,便把她送給了一個五十八歲的男子去做老婆。可是,這個老頭本身是有老婆的,按中國話講,她去了只是個妾。第三年那個老頭就死了,別人勸她再去找個老頭嫁,被她拒絕了,二十六歲的她選擇了讀書學習,並立志要成為一個會計師,她克服困難、以頑強的精神和毅力,一邊帶自己的孩子,一邊刻苦讀書學習,經過幾番考試,在她三十一歲那年,她終於如願以償了,後來,她去應聘一個跨國集團公司的會計師,結果又成功了,現在,她是那個集團公司總會計師,拿著豐厚的薪水,過上了自食其力的學習生活,令同齡的人們羨慕不已……

我想,這應該就是讀書學習的力量和收穫所在了。

縱觀當今世界,那些政壇要人、軍界統帥、商海強者、科技名流……無一不是通過自己刻苦努力讀書學習而成長起來的。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可以比讀書學習更能讓人舒坦?更能讓人可貴?更能讓人透徹?更能讓人升華的呢?我想可能沒有了。活到老,學到老,古人的這句話,應該是對我們人類社會提出的要求。現代社會中,常見一群人在狂歡地寂寞著,也不願意一個人在孤獨中狂歡,人,只有處在孤獨中讀書和在社會生活中學習,靈感才會湧現出來,才會有異想天開的心態。社會上有聲音說,讀書無用,讀書後還不是一樣出來打工。說這話當然沒錯,人在任何時候都是需要工作的,工作雖然沒有貴賤之分,但有書籍陪伴的工作是為提升社會品質而工作,是為喚醒、挽救、凈化人類良知和靈魂而工作,是為民族尊嚴而工作的!這樣的工作,神聖而又崇高、光榮而又偉大。說讀書無用的人,我倒認為他們本身就是一些不讀書的人,或者說是不用心讀書的人,這類人是很可笑很荒謬的,因為自己不讀書,就說讀書無用,這不可笑?不荒謬嗎?

讀書是孤獨人的孤獨事。我聯想到這個手機不離身、全民皆微信的時代。大家可能都知道,微信登錄界面上那個眺望藍色星球的孤獨孩子,他就是中國創新人物張小龍!是他用了十多年的孤獨、讓這個地球人們的生活多了一些色彩,擁有了十多億的微迷!作為微信的締造者,張小龍創造的商業價值已近似於神話!他被世界認為最有可能成為喬布斯的中國接班人。我們在羨慕一個人成功的同時,很少有人關注到他身後的孤獨、汗水和淚水。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時時在生活中讀書和學習的人,他的心裡是沒有孤獨、沒有陰影的,孤獨只是陪伴他過度生命的一瞬間,那些陪伴他的文字,誰能說不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它提供給人的養份、是任何食物都不能媲美的,反過來說,人又在這些文字中,去探索、去理解、去追求、去體現自身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有誰見過讀書是個熱鬧非凡的事?又有誰見過讀書是個吆五喝六的事呢?當然不是!

讀書從古至今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它需要人和書本的內容相融一體。人沉浸在書中,書的內容才能更好地影響讀者、進入到血液。我把自己的讀書生活看成是一種休閑運動,不過,這種看起來似坐著或躺著的運動也是需要心智和精力的,因為惟有心智的全力投入,才能賦予我聯想,需要我用心去感悟人生。那些不愛讀書或心浮氣躁的人,是不能保證用心去讀書的,因為讀書本身就需要心如止水的人才能完成,才能用真摯的情感去細細品味,易被外界干擾、精神不能集中的人,怎能把文字吸收進腦海呢?所以,讀書需要我們用心對待,就像母親對待嬰兒一樣,粗心不得、馬虎不能。此外,讀書還要求我孤獨自憐,一個人面對書的內容,慢慢去理解、去消化、去感受書中的情節變化,去領悟文字的跌宕起伏!

看完一本好的書藉,人就像經歷了一次洗禮、一次歷練,即便讓我放下書本,心緒一時間也很難平復……

截止目前,我結識到了很多讀書人、一些「夢想者」,他(她)們有的是純粹文藝工作者,有的是專職教師,有的是職業作家,有的是文產集團的當家人、總裁,有的是浪漫詩人,有的是伸張社會正義的記者,還有目前在中國某領域的學者、專家……在書籍的引領和他們的影響下,我明白了做人的真諦,這與我平時的讀書生活密不可分……

此生在書藉的陪伴下孤獨,在孤獨中品味文字內涵與力量,我為這種「孤獨」叫好,也寧願選擇這樣的孤獨,她不僅給了我愉悅和快樂,也很好地指導了我的人生。

其實,生活的真實告訴我,我並不孤獨。我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感謝磨難給了我堅強,感謝挫折給了我勇氣,感謝困苦給了我信念,感謝生活給了我自尊!面對未來的人生路,我更有信心、也倍有力量!

書藉,是人類社會永遠的朋友,感謝書籍!沿著文字的指引如同沿著英雄的足跡,她是我人生的路標!豐富了我的人生!

熱誠歡迎廣大微友投稿,我們將在最顯著的位置註明作者姓名、來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賞二維碼等。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復「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有問題請添加小編微信(lishibuluo)

| 讀史閱世 |ID:dushi828

笑談歷史風雲,戲說野史軼聞,以史為鑒,豐富閱歷!

○溫馨提示:親 錯過就是一輩子 請長安識別關注吧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我為三沙寫首詩 靜觀南海風雲
李平發專欄:獄門不鎖恩師情
薦讀:向尚瞰微信錄 茅塞頓開02
北方的生活,與狼共舞的難忘經歷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馮驥才:讀書亦是讀人
讀書的人真的會發光啊
博凱:讀人如讀書
林語堂:讀書人和不讀書的人最大的差別
讀書日 · 達康書記告訴你園林景觀設計專業必讀書籍
魯迅:職業的讀書與嗜好的讀書
《歡樂頌2》:讀書和不讀書的女人,究竟差在哪?
《歡樂頌2》:讀書和不讀書,女人究竟差在哪?
樊登讀書會:讓3億人養成讀書習慣,社群讓讀書更簡單
讀人、讀書、行路
《讀書、生活、做人》
【讀書】讀書漫談
占豪:如何讀書、選書和系統閱讀?
家庭科學:告訴孩子讀書的苦與樂
楊絳:讀書苦樂
讀書日,你讀書了嗎?必讀樂毅的事、王羲之的書!
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差很遠
林語堂: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連顏值都差很遠
讀書、旅行、見人系列: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