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古之達人,皆有所嗜。


而石無文無聲,無臭無味,何所嗜也?


古人云:「苟適吾志,其用則多。」


可見賞石,格局在人。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石本是大自然天然形成之物,


普遍存在於我們的周圍環境之中,


本身無所謂美醜佳劣的區別,


卻因為每個人不同的思想觀念和喜好,

產生各種不同的欣賞角度。

清賞 石頭記



於是就出現了所謂奇石、頑石、異石等稱呼,


以及蒼厚、奇峭、古拙、秀雅、玲瓏等對石的形容詞。


其實都是人們借石以言,寄託各種情懷。

清賞 石頭記



我國古代文人賞石以奇石為美的獨特美學觀:注重石的質地、石與人的共性、人石因緣等人文內涵之美;除去對賞石外形特徵的考量,更看中的是在賞與玩的過程中形成的與文人的審美、意趣相符的文化。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歷來的文人雅士,


則寄澄懷於拳石之中,


把石質的堅硬,


與人氣節的堅定不移相提並論,


他們與天為徒、妙師造化、觀象得意、格物盡理。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文人畫石


首先是基於個人主觀的思想;由於觀賞、品鑒角度的不同,在文人畫家的筆下,自然之奇石,也被賦予了多種意義。中國古代賞石與文人繪畫之共通之處,在於與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深沉情感相映生輝的、深刻的人文內涵,而亦是中國傳統文人道德、情感、懷古精神追求的體現。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公眾平台簡介


此公眾平台由禪藝國際藝術機構主辦,為簽約畫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關道長設置公眾平台號,歡迎關注。本平台發布郭關道長藝術創作內容之外另涉及書畫、音樂、藝評、哲學等文化藝術類內容,您若有好文好畫歡迎來稿,請先關注此公眾平台,再投稿至郵箱:ybbud2008@126.com

清賞 石頭記


清賞 石頭記



郭關簡介: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繪畫、音樂、書法、詩文、斫琴、裝置、行為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曾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後於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美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韋編三絕》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清賞 石頭記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文人畫認識的誤區
中國美學在東方美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千年《書譜》白話譯
垃圾王國 破碎山河
淺析中國繪畫中內心痛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蔣勛:石頭記
清 石濤 贈劉石頭山水圖冊
白沙鎮石頭記—從黑石、玉石到青石
小九石頭記:莫西沙翡翠原石
石頭遇上畫筆
西遊記里曬真經的石頭去哪了?可能是賈寶玉原型
喜歡石頭,愛撿石頭,但你知道在新疆都撿什麼石頭嗎?
昆明石博會現「石頭宴」 石頭做美食讓人傻傻分不清
石頭會唱歌!聽天台「石痴」張賢偉講石頭的情懷
石頭曼陀羅:石頭上的創意彩繪
李娟:石頭
圓明園文物:斑駁石頭「藏」著嘉慶御筆
恐怖漫畫《樹下的石頭》石頭棺材
住在幸福記憶里的石頭——糖心瑪瑙
製作石頭花盆
大清搞洋務,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解讀石頭的語言——碎屑岩之火山集塊岩、凝灰岩
石頭裡的寶貝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