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浙大一院肝移植論文遭質疑 國際期刊迫於壓力將其撤下

浙大一院肝移植論文遭質疑 國際期刊迫於壓力將其撤下

據《科學》雜誌2月6日報道,應個別活動人士的要求,國際肝臟研究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出版的學術期刊《國際肝雜誌》(Liver International)決定將撤下一篇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論文。

《國際肝雜誌》於2016年10月發表這篇論文,內容為浙大一院針對移植肝脂肪的安全性,研究了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該院進行的563例肝臟移植手術。

論文中所提到的肝臟來源引起了爭議。《衛報》援引這篇論文的作者說,「手術中的所有肝臟器官均為捐獻者心臟疾病死後所得,沒有發現使用死囚的器官和組織。」

來自澳大利亞悉尼麥誇里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臨床倫理學教授文迪·羅傑斯(Wendy Rogers)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稱鑒於當時中國的器官捐獻數量非常之少,一家醫院無法在4年時間裡僅從心臟疾病死者這一單一渠道獲得如此多可以使用的肝臟。

羅傑斯牽頭向《國際肝雜誌》的主編蒙德利(Mario Mondelli)發出公開信件,以數據不科學為理由要求其撤下這篇論文。

於是,《國際肝雜誌》要求浙大一院在2月3日前提供進一步的官方文件,以證明移植器官並非來自死囚犯,在沒有收到回復後決定將論文撤稿。

蒙德利稱將在下一期刊物里刊發撤稿說明、羅傑斯的信件,以及與相關醫生互動的完整文本記錄。

心臟死亡器官捐獻者,是指那些受傷過重以及沒有了繼續生存的意義,醫生及家屬決定不再治療或看護,停止其心臟功能的人。

一旦病人停葯或停止供氧,其生命所剩時間不盡相同,會影響到肝臟的質量;另外,肝臟是消化系統的中樞器官,極其敏感,手術難度極大。羅傑斯指出,各國對這類捐獻的利用率都較低,平均來說,低於三分之一的個例適用於移植。

羅傑斯還引用了各國報告中相對低的心臟死亡器官捐獻使用率,例如美國在2012年-2014年的數字分別為32%、28%和27%,假定中國也是類似的利用率(30%),那麼將需要1880名心臟死亡器官捐獻者,才能得到論文中提到的563例肝移植手術。」

羅傑斯寫道,鑒於在這一期間中國總共有2326名自願捐獻者,這家醫院的醫生們能拿到如此多(80%以上)的器官來做手術,這是很不可思議的。

另外,羅傑斯告訴《衛報》,中國在這段時間裡還缺乏一套成功的肝臟移植的全國性協調機制。於是,她提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這些器官來自被判了死刑的囚犯。

羅傑斯還於周二在一份英國醫學刊物上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至今未出台新的法律以禁止這種現象。

《衛報》的報道還指出,去年出版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官方器官移植數字與各醫院公布的數字之間存在不小的偏差,政府的數據是全國每年約有1萬例,而各醫院報告匯總的總數介於6萬到10萬之間。

這並非羅傑斯第一次針對中國發出這樣的呼聲。此前,她要求另外一本刊物《醫學倫理學》撤下類似論文,認為這篇論文未能真實反映中國的現實。

這一風波恰逢梵蒂岡教皇科學院舉辦「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8日,出席峰會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席、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就該問題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使用死囚器官已經成為過去。

2007年,國務院公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標誌著中國器官移植走上法制軌道。自2015年1月起,中國明確禁止使用死囚犯器官做移植,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唯一合法來源。當年10月,在韓國召開的全球器官捐獻移植大會上,中國正式加入器官移植國際組織。

黃潔夫還透露,中國政府嚴厲打擊非法器官移植,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共破獲器官移植「黑中介」32個,搗毀14個非法器官移植窩點,立案調查18所醫療機構,抓獲犯罪嫌疑人174人,吊銷了50名涉案醫務人員執業證書並判處有期徒刑。另外,與2015年相比,2016年中國的器官捐獻數目增加了約50%。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法國一核電站發生爆炸致五人輕傷 排除核泄漏危險
曾報道北京霧霾假新聞的《每日郵報》被維基百科拉黑了
藥材、美味、非法貿易:外媒眼中的穿山甲
浪知道天有多冷
「時刻緊隨」總統!美國防部要租特朗普大廈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韓國大法院決定今後對朴槿惠審判進行電視直播,其將遭受巨大壓力
金一南|需要更大國際壓力迫使擁核國家參加「禁核」談判
朝俄輪船航線突然被推遲,「最大贏家」遭遇國際壓力?
英國稱香港「一國兩制」面臨壓力 港府斥:外國勿干涉
英媒:癌症患者身心壓力大將加快癌症擴散
英國力求緩衝「脫歐」壓力
迫於國內抗議壓力印尼調頻敦促緬甸停止羅興亞暴力
美國俄州大中國留學生自殺 疑因無法承擔壓力
亞馬遜大力推動中國物流業務 對手壓力山大
英國議員稱學校可建議學生賣淫 迫於輿論壓力辭職
金一南:需更大國際壓力迫使擁核國家參加"禁核"談判
他因一篇文章被大學錄取,後迫於生活壓力選擇創業,現在身價過億
迫於外界壓力:印度表示開始正式制裁朝鮮以回應國際呼聲
草帽一夥新增三方勢力,其中一方勢力完虐三大災害無壓力!
聯合國高官稱緬甸暴力衝突或成「教科書式」種族清洗,昂山素季壓力大
韓國內就業社會壓力大 男青年抑鬱症患者佔比高
一箭雙鵰對美國國債施加壓力日本也遭殃遭中美「夾擊」特朗普讓步
氧化壓力與大腦
中國留學生壓力大頻曝自殺——誰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