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超牛政策「一路一帶」——曾讓大歐洲險釀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

中國超牛政策「一路一帶」——曾讓大歐洲險釀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


中國超牛政策「一路一帶」——曾讓大歐洲險釀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



「一條禁令震撼歐洲」

中國西漢時期形成的「絲綢之路」在當時的歐洲國際商業貿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的絲綢原料之於當時的歐洲輕工業乃至歐洲經濟有著基石的作用。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公元519年,當時的梁朝大帝梁武帝雄心壯志,要有所作為——統一國家發動北伐戰爭。於是下令江南沿海用於絲綢貿易的漁船和漁夫全部征為國家,梁武帝認為國際貿易對比統一大業那是「小菜一碟」。因此停止絲綢出口也就不在話下了。


歐洲人聞聽此訊,那可坐不住了。絲綢在當時的歐洲那是不可或缺的輕工業原料,如果絲綢斷供,那歐洲將會出現大批的企業倒閉潮,工人失業潮,這兩潮將直接會引爆經濟大蕭條,政治大動蕩。這還了得。當時歐洲絲綢的進貨渠道是:中國—波斯—歐洲。現在情況是貨少價高, 由於當時資訊不發達, 歐洲人不知道是咱們大梁皇帝禁令,還以為是波斯人在搗鬼。



中國超牛政策「一路一帶」——曾讓大歐洲險釀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


為了「她」——爭奪絲綢大戰打響


既然認定這場絲綢危機是波斯人在從中做梗,好了,就干波斯。當時的東羅馬大帝查士丁尼是個十足的好戰分子。讓你不給我絲綢,讓你擅自提價,不給你點顏色還不行了。這樣,公元540年,當時西方兩個最強大的帝國——東羅馬與波斯為了小小的絲綢開戰了。這一仗一打就是三年。兩國交界西亞與中亞幾乎夷為平地化為焦土。


「竊技偷藝」來了兩個印度僧人


東羅馬和波斯這仗打的損失慘重不說,那絲綢還是不見蹤影。東羅馬大帝最後打明白了,不就是絲綢么,你不給我自己製造。怎麼缺了你還造不出槽子糕了咋地?好。偷藝去。在這裡得先交待一下,當時的中國絲綢製造技術那是不外傳的,核心技術一直就掌握在咱們中國人自己手裡。當朝法律規定有擅自傳授外國人絲綢工藝的一律處以死刑。因此說東羅馬大帝還真遇到了難題——如何獲取絲綢核心技術。主意來了辦法有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公元545年,兩個印度和尚來到了中國。巧的是梁武帝也信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什麼要去蘇州弘法,好呀,可以。梁武帝准奏。



中國超牛政策「一路一帶」——曾讓大歐洲險釀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


成功「偷藝」西方文明崛起


這兩個印度人,以僧之身份遊走於蘇州各地,而且專門造訪絲綢生產作坊,還與生產工人聊天閑談。這樣一晃就是幾年,當他們弘教圓滿回國的時候,一人手裡拿了幾個竹桿告別。實際情況是,兩個僧人回到印度,馬不停蹄,立即奔赴歐洲,在公元552年,他們來到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面見了羅馬大帝。謎底終於揭開:這兩個印度僧人就是東羅馬派出的經濟間諜,那幾個竹桿里夾藏著養蠶紡絲的秘密。


這兩個印度僧人在西方史學界具有重要意義。西方世界普遍認為印度僧人取得絲綢製造工藝與之後中國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的外傳,被稱之為「西方文明崛起三件大事」。從此,掌握了絲綢製造技術的歐洲人開始了養蠶紡織,建立了自己的紡織工業。也從此,開通數百年的絲綢之路中國對絲綢的貿易壟斷被打破。經年以後,中國絲綢價格大跌,再無昔日的繁榮景象。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河愛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籍籍無名,兩個兒子卻不一般,一個東北王一個中共創始人!
60萬日本戰俘怎麼處理?蘇聯的做法真是讓人大寫的福氣!
這支軍隊驍勇善戰,卻被中國人所不齒,究竟是什麼原因!
農村這種粗糧它是70後,80後的記憶,也是艱難時期收入來源!
無業游民出身的韓信,為何能直接統帥百萬大軍而且戰無不勝

TAG:江河愛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歐洲小窮國的經濟逆襲
港媒:中國的「一帶一路」助推非洲經濟前行!
美:中國「一帶一路」進入北極,欲和餓聯手助推北歐經濟軍事增長
「一帶一路」下的中國:區域經濟治理的探路者
「一帶一路」中國正在成為鄰國經濟與安全的夥伴
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輕輕鬆鬆超越一個歐洲發達大國,驕傲!
非洲經濟第一大國狂購中國裝備,中國軍工產品全面走向世界!
吳虹濱大使:中亞各國望借「一帶一路」倡議加入世界經濟合作
「發現中國·『一帶一路』之東南亞經濟合作關係」講座及研討活動在泰國舉行
中國、美國和歐元區的經濟正在推動全球經濟變好
若美國「經濟翻船」 中國經濟必受壓
三一路機設備助力緬甸經濟動脈「大升級」
中國一鄰國經濟落後,全靠中國人帶動發展,當地民眾也有「中國夢」
中國出兵抗美援朝,是政治和經濟上的雙贏
這一亞洲經濟強國,雖然戰機先進卻沒有空域可飛
一個紅色經濟間諜毀滅了國民黨政府?
中國一鄰國經濟極差,全靠中國扶持,當地民眾也有「中國夢」
此國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但國民卻窮的叮噹響
4一戰後德國遭經濟困境納粹煽動民情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