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帶一路」下的中國:區域經濟治理的探路者

「一帶一路」下的中國:區域經濟治理的探路者

「一帶一路」下的中國:區域經濟治理的探路者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五次提及「一帶一路」,詞頻不低於2017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主線「深化供給側改革」。報告還特別提及高質量辦好2017年5月的「一帶一路」合作高峰論壇。可以預見,關於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討論,尤其是中國借「一帶一路」在區域乃至全球經濟治理中擔當何種角色、以何種方式處理與既有區域秩序與國際制度的關係,將持續成為今年的國際輿論熱點。

自2013年底中國正式向世界提出「一帶一路」概念,並隨即高效籌建亞投行以來,地區經貿架構會因「一帶一路」產生何種變化、中國在此過程中的角色是什麼,部分國家對此有些疑慮。國內對此問題也有討論,但當前有一項基本共識,即「一帶一路」的規則化、制度化程序相對較低,「挑戰現有區域制度與國際體系」目前實際上還無從談起。

理由很簡單。學界通常認為,衡量任何一項合作倡議或合作框架的機制化程度有三項標準。第一,倡議發起的正式化,如是否由各國政府正式陳述、公開批准。第二,穩定化,如是否有永久辦公室或穩定的行政設施。第三,授權化,如是否授權第三方執行規則、解決爭端。

以這三項標準衡量,當前「一帶一路」的低制度化一目了然。首先,合作通常由中方領導人出訪或在國際會議場合以建議方式提出,並無正式、統一的官方合作機制。第二,尚無永久辦公室,或穩定的機制安排。第三,在執行與爭端處理方面,目前並沒有明確指導原則闡明各方權力義務、利益如何分配。在爭端處理方面,仍傾向於以私下談判方式、而非通過穩定機制來解決。

可以說,如果我們將「一帶一路」看作一種新型區域合作安排,迄今為止其貢獻並不在區域經濟與貿易的制度化、規則化建設方面。「一帶一路」代表的更多是一種靈活的「政策治理」模式,強調的是在重新審視地區經濟發展潛力的現實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地區既有正式與非正式機制與協定,努力為之提供新動力。

長期來看,區域經濟合作的可持續程度需要制度化作保障。但我們不能高估地區國家的現實狀況。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規則的認同度還不均衡,就規則先行談判的成本較大。另一方面,這一地區已經有較多合作機制,包括上合、亞太經合組織、東盟10+1等,對中國而言,簡單新建又一項合作機制毫無意義,因為整合既有規則和機制已經難度很大。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以案例積累來探索路徑的試驗哲學仍在持續。就「一帶一路」而言,為使沿線國家真正投入主要資源,讓合作項目儘快啟動,中國採取了十分靈活的合作方式,包括正式與非正式機制,雙邊與多邊機制,這已成為一種效率優勢。尤其由於「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並且沿線國家在基建融資上存在巨大缺口,目前合作動力得到實質性調動。

中國須借「一帶一路」證明,中國國內的「發展與穩定」的良性互動可以複製。試想,如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直危機重重,社會動蕩,「一帶一路」以刺激經濟來釋放區域活力,建立命運共同體的願景自然沒有說服力。但如果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不斷積累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定良性互動的成功經驗,歷史的大勢無疑會站在中國這一邊。

歐美既有的基於規則的成熟合作模式無法照搬到亞洲。長期來看,中國應與相關國家一道,在地區經濟治理過程中學習創造性的規則整合方式,並逐步在此基礎上形成凝聚最大公約數的規則制定方式。例如,如何將亞投行等新型機構融入到國際與地區發展議程中,如何加強跨境協作與監管,如何將各國投資規則與市場規則結合起來,形成契合各方利益的最優標準。

總體而言,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推動區域經濟治理由市場自由至上,向更加開放與平等的方向演進。但這需以穩定的政策為支撐,而非中國單方提議。地區經濟治理需要適合地區現實並與時俱進的規則作保障,這一過程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實實在在的探索,對中國而言,這也是向地區經濟合作的規則治理貢獻智慧的契機。(陳晨晨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宏觀部副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澳門鼓勵大學生研修多種語言提升競爭力
外交部:望日本政府以史為鑒 不要放縱右翼勢力誤導下一代
外交部:中方對解決半島問題的好建議、好思路持開放態度

TAG:國際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港媒:中國的「一帶一路」助推非洲經濟前行!
中國省域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海一江一鐵路,三極兩點一乾坤
「一帶一路」中國正在成為鄰國經濟與安全的夥伴
經濟界人士如何看「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方案
中國超牛政策「一路一帶」——曾讓大歐洲險釀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
中國唯一一座經濟將接近經濟特區市的地級市
中國六大三角洲區域,佔據了中國經濟的大半壁江山!
吳虹濱大使:中亞各國望借「一帶一路」倡議加入世界經濟合作
美:中國「一帶一路」進入北極,欲和餓聯手助推北歐經濟軍事增長
她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
孫海潮大使:「一帶一路」為民營經濟帶來廣闊發展空間
一帶一路是全球「千年大計」,中國讓世界經濟延續繁榮
上海市委黨校鄒磊:一部有溫度的絲路思想作品——讀中央黨校趙磊教授新書《文化經濟學的「一帶一路」》有感
徐海燕:一帶一路視域下哈薩克經濟發展戰略及中哈合作
直擊朝鮮唯一經濟特區,經濟還比不上中國一個小縣城
海外華人談「一帶一路」:助力經濟合作 提升中國形象
世界經濟新動力中外使節京城熱議「一帶一路」
中國經濟落後印度?阿三豪言稱經濟狂甩中國一條街
中國一座與三大城市群毗鄰的省會,但經濟一直被人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