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稱王羲之為書聖?放大十倍蘭亭集序你就會明白
《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寫的從容嫻和,氣盛神凝。被後世學書者尊崇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共計三百二十七個字,逸筆天成,而且變化結構、轉換筆法,匠心獨運而又不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迹。這樣的基於資質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評「為天下第一行書」 ,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蘭亭序》(神龍本)卷,唐,馮承素摹。紙本,行書,縱24.5cm,橫69.9cm。
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蘭亭集序全文單字高清放大行書字帖,王羲之的楷書雖多為小楷,但放大數倍,結構不散,神采不變,可見下筆準確、穩健,達到了「非以目使,而以神運」的境界。 蘭亭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傾倒了無數習書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後人尊稱為「書聖」。
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卧凰閣」、「天質自然,丰神蓋代」。
有關於他的成語有入木三分、東床快婿等,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
王羲之蘭亭集序欣賞
蘭亭書法,符合傳統書法最基本的審美觀,「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內懨」的筆法偏重骨力,剛柔相濟,點畫凝練簡潔;在書寫技巧上包含了無數變化之道,僅一個「之」字就有十餘種寫法,在傳統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為樣板。
千餘年來,歷代文人多以《蘭亭序》為標準,筆耕不輟。人們習慣地把書法家寫《蘭亭序》的水準作為衡量其傳統功力的尺度。
《蘭亭序》不愧為博涉眾美的經典之作,讀其文、賞其書、品其趣,是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

TAG:校園那些事兒 |
※「書聖」王羲之的墓地,他的《蘭亭集序》在乾陵地宮嗎?
※王羲之《蘭亭集序》神龍本
※它深得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筆意,被稱為天下第五行書,沒想到放大後竟如此之美!
※王炯智楷書《蘭亭集序》,不是一般的美
※「聽」王羲之《蘭亭集序》背後的故事
※晉朝王羲之書法作品——蘭亭集序和千字文
※揭秘: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的下落
※唐朝褚遂良書法——臨蘭亭集序
※今起有獎競臨王羲之《蘭亭集序》
※清疏暢達、俊逸豪邁:宋 文天祥 草書《木雞集序》書法欣賞
※趙孟頫《臨蘭亭集序》
※王羲之《蘭亭集序》定武本
※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草書木雞集序卷》欣賞!
※蘭亭集序下落之謎:是不是唐太宗的隨葬品?
※崔寒柏書法冊頁《王右軍蘭亭集序》欣賞
※文天祥《草書木雞集序卷》欣賞!
※厲害了我的羲之!蘭亭集序暗藏軍方大佬驚天密謀!
※高手臨摹王羲之蘭亭集序,寥寥幾字,盡顯風流姿態
※宋·文天祥 草書《木雞集序卷》原帖彩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