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左提人頭,右夾俘虜,虎狼之師為什麼能橫掃六國?
秦人尚武,秦軍更被稱為虎狼之師,秦軍有甲兵百萬,戰車千乘,馬騎萬匹,其軍隊總數相當於其餘六國的三分之一。而秦軍的戰鬥力荀子就曾指出過:「齊之技擊不可遇魏氏之武卒, 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遇之者, 若焦熬投石焉。」齊技擊,魏武卒都是當時有名的軍隊,可是遇到了秦銳士就只有繳槍的命。
秦軍憑藉自己的堅強勇武,在統一六國的戰鬥中以一扛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其他六國的軍隊一遇到秦軍便兵無鬥志,戰無將心,稍微一打,便落荒而逃,只留下伏屍百萬,流血漂鹵。那麼為什麼秦軍的戰鬥力如此之強呢?
首先打戰兵源很重要,而這點上秦軍完全不用操心。在秦國關中,隴西,巴蜀等地都為它提供了足夠的優質兵源。不但農民參軍,就連下級官吏,地主,貴族都是他軍隊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是舉國皆兵。
而且秦軍作戰時異常勇猛,虎賁之士不可勝數。當「山東之士披甲蒙胄以會戰,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夫秦卒與山東之卒,猶孟賁之與怯夫,以重力相壓,猶烏獲之與嬰兒。」面對如此勇猛的秦銳士,六國將士豈能不怕?
從上面張儀的這段話我我們除了看到秦軍勇猛無畏外,為什麼他們打仗的時候還要「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呢?
這就是秦軍不可戰勝的另一個原因,嚴明的賞罰制度。秦從商鞅變法以來,便實行的是典型的軍功爵制。社會上的人都可以通過奮勇殺敵立功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殺得越多,功勞越大,賞賜也就越豐厚。「勞大者其祿厚, 功多者其爵尊」,秦國一共建立起了20級的軍功爵制。從而讓秦銳士們毫不畏死,源源不斷的投入到統一中國的歷史大潮中去。
上面說了獎賞,秦軍對於戰鬥不力,玩忽職守,逃避戰爭以及冒領軍功者也是有著明確的規定的,建功有賞,罰罪更為嚴厲。在《雲夢秦簡.軍爵律》中就有規定「失期法當斬」,也就是只要超過了時間就要被斬首,這也是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的主要因素,實在是太過嚴厲了。
但這些賞罰制度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中,讓秦軍將士在戰爭中獲得了實際的利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三軍將士,從令如流,死不旋踵。他們「頓足徒裼, 犯白刃, 蹈爐炭, 斷死於前者, 皆是也。故秦戰未嘗不克, 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固知愚、貴賤、勇祛、賢不良皆盡其胸臆之知, 竭其股脆之力, 出死而為上用也。天下豪傑賢良從之如流水, 是故無敵而令行天下。」秦軍也因此「一可以勝十,十可以勝百」。
一個軍隊要想所向披靡,必先利其器。秦軍在最初與其他六國一樣使用的還是青銅器,後來隨著經濟和冶煉業的發展,用鐵制兵器取代了青銅兵器,成為了秦軍的主戰武器。玩過《帝國時代》的朋友應該知道武器升級先後的重要性,當別人出了二輪馬車,弓箭升級後,你還慢慢伐木種田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歡迎訂閱愛歷史官方微信公眾號:ilishi_com QQ公眾號:ilishi

※你絕想不到這兩兄弟竟是真正的氣功大師,王林不過是騙子!
※該國對日參戰人口比例最高,戰後要求對日強硬,包括處死天皇
※從大秦帝國的崛起 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有多重要
※貪污三億,富可敵國,被發現後以為死定了,不想卻因此保命
TAG:愛歷史 |
※「虎狼之邦」秦國真的是「砍一個腦袋就能換一級官爵」嗎?
※燕雲十八騎的原型,虎狼之師,幫皇帝一統天下,追殲匈奴五千里
※秦帝國建軍大業:橫掃七國的虎狼之師是如何煉成的?
※為什麼秦國可以煉就虎狼之師
※秦帝國建軍大業:橫掃六國的虎狼之師如何煉成
※此軍隊被稱為「虎狼之師」,一個個挺著啤酒肚,打起仗來不帶頭盔
※虎狼女人,吃回頭草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盤點中國古代六大虎狼之師
※大秦帝國十四年就垮了,滅六國的百萬虎狼之師去哪了
※軍功爵位制下的虎狼之師,從殺敵數看大秦統一六國的代價
※印軍輸數萬虎狼之師盤踞邊境,對我地區虎視眈眈,然我戰士被人噴
※如果亞歷山大繼續東征進攻中國,他能戰勝秦國的虎狼之師嗎
※秦國是怎樣打造出橫掃天下的虎狼之軍的
※秦朝有多少軍隊,虎狼之師是什麼結局
※李元昊第十一章:卧榻之下,豈容野心虎狼?
※印度軍隊的百萬虎狼之師都是怎麼挑選出來的?真相讓人捧腹大笑
※明末軍隊不堪一擊,投降滿清後,卻變成了虎狼之師!
※從邊陲之國,到虎狼之國,商鞅是如何做到的?
※妻子虎狼之年,聰明男人最該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