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夠狠,直接將導彈部署在日本家門口,封死了日本的北出海口
日前央視《軍營大拜年》節目組走進了火箭軍某旅,首次展示了東風-10巡航導彈的吊裝作業,而從鏡頭中可以看到,在訓練大棚中有成排的東風-10導彈發射車,場面可以說非常的壯觀。去年央視在介紹珠海航展企業的節目時,更是直接將拍攝地選在了東風-10巡航導彈的生產線上,並也播出了東風-10巡航導彈三連射的畫面,而中國在短時間內頻頻爆出東風-10巡航導彈的消息,更多的是為了向外界展示自身的軍事肌肉,並開啟外銷東風-10巡航導彈的步伐。日前東風-10巡航導彈已擁有陸基型和空射型,而潛射型也在緊鑼密鼓的改進中。
除了東風-10巡航導彈之外,中國的東風-5系列導彈和東風-26彈道導彈,打擊範圍也都已經覆蓋了日本全境,一旦在戰時這些導彈都會在第一時間攻擊日本的機場、港口和軍事基地。其實相對於中國部署大量彈道導彈,俄羅斯對日本似乎更狠,2016年俄羅斯加大了在南千島群島的軍事部署,不僅修建了多個軍事基地,而且還增強了太平洋艦隊的力量,甚至直接將"舞會-E"和"棱堡"P導彈部署了在南千島群島,另外也部署了大量新型的蘇-34和蘇35戰機,而俄羅斯的軍事部署似乎已經封死了日本的北出海口。
" 舞會-E"和"棱堡"P導彈,雖然都屬於岸基反艦導彈,兩款導彈更多的是用於防衛作用,但也具有一定的攻擊能力,"舞會-E"具備一定的戰術威懾力,其防禦範圍可覆蓋350公里長的海岸線,其攻擊範圍可覆蓋日本整個北海道。"棱堡"P岸基導彈具備戰略威懾能力,對地攻擊目標最大射程超過450公里,該導彈5分鐘可完成發射準備,5秒內能發射一枚2.6倍音速,命中精確度在10米左右的導彈,而由於該導彈速度太快,加上部署地點太近,日本的防空雷達只有極短的預警時間,但基本上很難能夠攔截,而將這兩款導彈直接部署在日本家門口,俄羅斯這招確實夠狠的。
長劍-10巡航導彈是一款遠程巡航導彈,射程遠,性能優越,依靠先進的感測器來尋找、識別並定位目標,通過通信系統向指揮部發送定位信息,能夠打擊有價值的地面目標,與「東風」-21D各有專攻。「長劍」-10導彈主要針對陸基航空力量以及後勤、通信等固定地面目標實施打擊,當與彈道導彈或飛機配合使用時,打擊效果更驚人。有效射程在1500至2500公里之間。
該導彈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負責研製。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我國主要的反艦導彈研製機構,號稱「中國飛魚」的著名鷹擊系列反艦導彈C802就是該院的產品。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報道稱,長劍-10的彈體外形是俄羅斯Kh-55和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的混合體,即前段和中段類似Kh-55,採用兩片可以摺疊的主彈翼,後部則參考「戰斧」,在彈體下方布置了發動機進氣口,噴口附近裝有呈十字形的4片摺疊尾翼。一些西方軍事專家估計,其長度可能介於RK-55(Kh-55的陸基型號)和BGM-109G(「戰斧」早期型)之間,約6.5米,彈體直徑0.52米,發射重量約1.8噸,射程2500公里。
命中精度也是衡量巡航導彈性能的關鍵指標。考慮到中國長劍-10導彈的數量較少,要確保「一擊制敵」,打擊精度的重要性更顯突出。國外媒體早年曾認為該彈的命中誤差至少在200米左右,但從中國官方公開的某些影像資料來看,經過長途飛行的長劍-10導彈直接命中目標建築正中央的十字靶心,顯示其打擊精度或許更高。因此,部分觀察人士已開始修正看法,認為長劍-10的圓概率誤差在20至50米左右。

※印度國產航母建造十餘年還未服役,已出現大面積的腐蝕
※美又向韓部署新武器,但是在我國這款武器面前沒有一點優勢
※中美南海必有一戰?中國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也必然會戰而勝之
※橫跨萬里的無人船隻,可能在亞太地區率先大量部署這種反潛無人船
※中國火箭軍1600枚導彈,覆蓋美日軍事基地
TAG:愛國之軍 |
※英媒:日本出口下滑令安倍頭疼
※日本最擔心事情還是發生了:中俄海軍竟然聯手封堵日本基地出海口
※讓日本最不順心的事情發生了:中俄居然聯手封堵日本自衛隊出海口
※日本,別在南海攪和了
※都怪他,打開了日本國門,讓日本走向近代化
※日本周圍被部署核彈頭,俄軍轟炸機每次都繞日本一圈
※其实这些被误认为日本的东西,都源于中国!
※日本瞧不起中國海軍:台灣人一語令日本啞口!
※日本地震:這次日本自衛隊的反應速度終於快過了日本黑社會,欣慰
※日本推出星空打底褲,網友:我在你下面看到了全世界
※在朝鮮半島發家的袁世凱,曾兩次擊退日本
※日本跨越中國底線有何後果?或重兵出擊到日門口威懾
※日本终于要出手了:准备引进美国反导想封死中国导弹
※日本网民:日本其实是个挺大的国家
※日本網民:日本醜女多的都道府縣排行榜出來了
※為何中國軍艦闖入日本領海,日本卻說沒關係歡迎再來
※窺破日本的野心,戰火中的日本
※日本群眾發飆:日系車要全部退出中國市場
※日本戰艦開到中國「家門口」 欲進黃海試探底線
※游擊隊員親歷:迫降日機打死日本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