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邏輯課」被中國教育無視數十年,實在太不應該了!

「邏輯課」被中國教育無視數十年,實在太不應該了!

短史記微信號:tengxun_lishi

「邏輯課」被中國教育無視數十年,實在太不應該了!


圖:1905年,嚴復翻譯的邏輯學著作《穆勒名學》。該書一度成為京師大學堂的教材


文 | 諶旭彬


邏輯是一種基礎工具,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大、中學階段,將邏輯作為一種必修的通識教育。但在中國,作為通識教育的邏輯課,已經缺席了數十年之久。


晚清民國,大、中學校多開設有邏輯必修課

「邏輯」一詞,始於嚴復對「Logic」的音譯。在近代史上,「Logic」還有過「辯學」、「名學」、「論理學」等意思更直白的譯名。略言之,邏輯是一種基礎工具,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科學研究對邏輯的倚重自不必說,人生隨時隨地之言(與人溝通交流)與行(思考、處理問題),都離不開邏輯。說話沒邏輯,即不能有效表達和傳遞自己的想法;做事沒邏輯,就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缺少邏輯常識,尤其容易淪為被他人愚弄的對象。


故此,自20世紀初,傳統邏輯系統傳入中國後,教育界即將邏輯學納入到了正規課程之中。


晚清之際:1902年,清廷頒布《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政科」三年須開設邏輯課(名學),每周兩學時。1904年的《奏定高等學堂章程》,將邏輯課(辨學大意)列為「經學科」、「文學科」、「商科」的必修課;《奏定優級師範學堂章程》,則把邏輯學列為公共課程,共一學年,每周3學時。進入民國後:邏輯學成為很多大學、高等師範學校乃至中學的必修或通習課目。講授的內容,也超出了傳統邏輯,如金岳霖在清華大學開課講現代邏輯(數理邏輯)。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馮友蘭、熊十力、胡適等學術名家,亦將邏輯學深入應用到了自己的研究領域。


1930年代,蘇聯開啟了對邏輯學的大批判,勒令大、中學校取消邏輯課。受其波及,一批受蘇聯影響極深的知識分子,也於1920年代末開始掀起對邏輯學的批判。艾思奇等人宣稱要用「辯證法」來打倒邏輯學,甚至公開「宣布了形式倫理學的死刑」。批判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末。這場「辯證法」針對邏輯學的大批判,雖然聲勢浩大,但因批判者的在野身份,結果並未能撼動邏輯學在大、中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張東蓀、金岳霖等人,也尚有空間與葉青、艾思奇進行論戰。1939年,蔣介石甚至還曾下達指示,欲聘請專家來講授邏輯學,以改良公文的批示。


五、六十年代,邏輯教學兩次遭受重創

蘇聯於1946年11月作出《關於在中學校里講授邏輯和心理學》的決議,結論認為:每一社會經濟形態都有與自已相適應的邏輯,蘇聯必須創造出一種特殊的、「蘇維埃的」邏輯。1950年代中國大、中學校所教授的邏輯課內容,深受蘇聯影響。據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邏輯學會理事宋文堅回憶:


新中國成立後學習蘇聯邏輯,則是在我國已有邏輯研究和教學成果上的全面大倒退。受害最為嚴重的是我國大學的邏輯課程。這種課程是給非理工學科開設的,叫作普通邏輯課。最先引進的蘇聯邏輯教材是曹葆華翻譯的斯特羅果維契的《邏輯》,195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蘇聯1945年以前有段時期曾取消了大學的邏輯課程,理由為邏輯是形而上學哲學的產物。斯特羅果維契的《邏輯》是1946年開禁後出版的,仍帶有對邏輯的高壓態勢,……其批判多是無中生有或者根本錯誤。在邏輯內容上則是講授傳統形式邏輯和培根、穆勒的古典歸納,大致是延續19世紀的邏輯教學體系,因而這是一本內容落後、觀念陳舊的邏輯課本。1951年出版的維諾哥拉道夫和庫茲明合著的《邏輯學》的譯本,為蘇聯高級中學所用,比較簡明、講述清楚、廢話不多,但內容仍是陳舊落後的傳統形式邏輯。很顯然,邏輯教研室的老師們對這樣的邏輯課本是不欣賞的。但即使不欣賞、瞧不上,也仍得以蘇聯這兩本教材為範本。……蘇聯不改,我們也不能改。……以蘇聯範本為模式在我國培養的一代邏輯教師,邏輯視野不寬,長期不知有數理邏輯。其中部分人刻板地固守著這類模式不放。影響較為深遠。」


進入60年代,「十年動亂」中,邏輯學再遭重創。據社科院哲學所副所長倪鼎夫回憶:


邏輯科學是重災區之一。邏輯研究機構和大學的邏輯教研室(組)被撤銷了,學校里邏輯課取消了,專業隊伍解散了。在各門基礎課中,『四人幫』不準老師講理論推導和論證,污衊這是『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是『脫離實際』、『故弄玄虛』,是『回潮』、『復舊』。結果使學生只知道些現成的結論,不知道這些結論是從哪些前提推導出來的,只知道一些零散的感性的知識,不知道理論的論證。所有這些極大地影響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和理論思維能力的提高。……他們把邏輯工作者看作專政對象,給有研究成果的老專家扣上『反動權威』的帽子,強迫他們去打掃廁所……」

「邏輯課」被中國教育無視數十年,實在太不應該了!


圖:邏輯學家金岳霖及其50年代著作。金晚年對學生諸葛殷同說:「我當初就打心眼裡瞧不起那些書(指蘇聯的《邏輯》教科書)。」


80年代至今,經短暫復甦後,邏輯課再度形同虛設


70年代末,邏輯課開始在大、中學校復甦。1978年,第一次全國邏輯學討論會召開;1979年,中國邏輯學會成立。1981年,教育學家張志公撰文,呼籲「中學生應該學點邏輯」。張認為:

「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一些比較重視教學的高中和師範學校,專門開設過邏輯課,大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四十年代以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在普通中等學校以及中等師範學校,不再專門開設邏輯課,就連一般的高等學校和高等師範院校也沒有普遍地設置邏輯學課程。這樣,使得一般受教育的人,漸漸對於邏輯愈來愈生疏。這是不妥當的。」


鑒於教材、師資匱乏的現實,張志公建議:「在中學普遍開設邏輯課顯然是不可能的,……由語文學科明確地把邏輯訓練和簡要的邏輯知識的教學任務承擔起來,是可取的。」


類似的呼籲很多。也有一些效果。比如,高中語文課本確實一度增入了一些與語言運用、思維表達相關的邏輯基礎知識。但1988年,中學語文教材再次刪除了有關邏輯學的教學內容,一些「專家學者」進而又提議取消師範院校課程中的邏輯學。進入90年代,情況變得更為惡劣。在很多大學,邏輯從必修課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選修課——最典型者,莫過於從1998年起,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文件,邏輯被從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類)的專業基礎課程中踢了出去。對於這種變化,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吳家國如此總結: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邏輯教學走入困境。……主要表現是:第一,部分學校、專業的邏輯課被別的課程取代,開課面大為減少;第二,保留邏輯課程的學校、專業,有的減少了教學時間,有的把必修改為選修;……第四,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應考面相當大的幾個專業(如中文、法律、行政管理等),把原已考了多年的『普通邏輯』給取消了……」


這種狀況,時至今日,也未見改觀。


邏輯課在大、中學校的這種命運,背後的原因是多重的,高校市場化僅是其中之一。正如曾昭式所總結的那般:


「目前,許多學校的邏輯課被取消,或者邏輯的課時量被壓縮。這既有一些高校領導的責任,也與一些高校沒有邏輯教師有關,甚至政府有關部門也不支持邏輯的教學與普及。」


邏輯常識教育缺席數十年,社會已呈現出思維病態


艱深的數理邏輯,自然不必人人修學。但作為通識教育的普通邏輯課缺席數十年,實在是不應該的事情。這種缺席也必然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使社會呈現出一種思維上的病態。訴諸情感、訴諸傳統、訴諸暴力……等背離邏輯的交流方式,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很多公共話題的討論,因參與者缺乏基本的邏輯常識,常淪為無意義的互撕口水戰,乃至發展成「用U型鎖說話」。


較典型者,如討論「中西醫話題」時,大多數人渾然不覺「中醫」與「西醫」這兩個概念的對立,在邏輯上並不成立——以「陰陽五行」和《黃帝內經》為核心標籤的「中醫」,實際上應該命名為「傳統醫學」(西方「傳統醫學」里也有類似「陰陽五行」,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土、氣、火、水相生相滅之說)。「西醫」實際上指的是建立在多種現代科學基礎上的「現代醫學」,不存在任何的國家、民族屬性。也就是說:「中醫」與「西醫」的概念對立,在邏輯上是錯誤的;在討論時訴諸民族情感,在邏輯上更是錯上加錯。


在普及邏輯常識方面,殷海光的努力尤其值得一提。殷早年師從金岳霖,去台後任教於台灣大學。自1950年代起,即致力於向民間播撒「邏輯種子」、用邏輯揭破兩蔣當局「用一切光明的字眼」包裝起來的政場言論。據林毓生回憶:


「殷先生在他的(邏輯)課上,常常拿生活上的具體實例來說明邏輯的規則,有時也拿官方的政策、文告來說明其不通(不合邏輯)之處。這樣的方式,使他的課程變成讓頭腦不受專制散布的愚昧與虛偽所矇騙的利器。殷先生講課時,非常有條理,莊嚴而小拘謹,雋語如珠,靈光閃閃,……生活在威權體制之下,大家都深感壓抑。在這樣的環境中,殷先生的課程,帶來一股新鮮的空氣,深具魅力,非常吸引人。」(11)


1957年,殷海光出版了一本以對話體寫成的邏輯常識普及著作《邏輯新引:怎樣辨別是非》。這本六十年前的小冊子,對數十年未曾受過正規邏輯常識教育的國人而言,相信仍會極有助益。

「邏輯課」被中國教育無視數十年,實在太不應該了!



圖:殷海光。在殷看來,普及邏輯常識,對造就一個良性社會至關重要。比如,尊重並培護言論自由,必須做到「就事論事」。意即:「只問是非,不問是誰說的。…無論贊成或反對,應該完完全全以論題為範圍,而不旁生枝節。這是言論自由必需的態度和修養。」


注釋


本文所談「邏輯」,除非特彆強調,均系指作為常識的普通邏輯,而非供科研之用的數理邏輯。曾昭式,《包容與拒斥:邏輯學東漸命運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P42-43。具體批判情形,可參見:《中國邏輯史 現代卷》,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P92-119。(台)「國史館」藏:蔣中正電賀耀組日呈情報以十件為限並聘專家講授邏輯學以利公文批閱,1939/01/13。數位典藏號:002-010300-00019-021。《國內外哲學問題討論綜述 1983-1986》,復旦大學哲學系資料室、上海第二教育學院政教系/編,1987,P110。宋文堅:《為學簡敘》,收錄於:《文化集思》,人民出版社,2013,P568-569。宋文堅認為:「列寧所說的邏輯,以及我國學者由而滋生出的另一類別的辯證邏輯根本不是邏輯,而是哲學或者就是思維的非邏輯研究」。倪鼎夫,《努力發展邏輯科學,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而奮鬥——在一九七八年全國邏輯討論會上的發言》,收錄於:《哲學研究叢刊 邏輯學文集》,《哲學研究》編輯部/,1979。張志公,《承擔邏輯訓練的任務是可取的》,原載《語文戰線》1981年第7期。曾昭式,《中國現代文化視野中的邏輯思潮》,科學出版社,2009,P188。吳家國,《從傳統邏輯到普通邏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P224。同注釋。(11)黃曉峰,《林毓生談殷海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氣功大師」王林恣意行騙幾十年,與錢學森有很大關係
元宵節,其實是古人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豫湘桂會戰期間,史迪威蓄意扯中國軍隊後腿
蔣介石是如何下定決心,將史迪威徹底逐出中國的?
《三字經》成為幼兒園和小學教材,實在太荒唐了

TAG:短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秦始皇能在十年內統一中國,最應該感激的人是他?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明教,教主有兩個,卻都不姓張。
影響中國歷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不可不看!
那一年,他成為無數中國人的驕傲,改寫了中國的歷史!
美國很驚詫:中國核潛艇噪音全無難道從不出航?事實讓美不再囂張
恐怕我們永遠看不到了——已經消失的中國無價之寶
在中國能叫的響的五所軍校,你來評評最有實力的是哪所
經常演日本太君的中國人,誰是最出乎你的意料?
中國最著名的四篇演講,教育者一定要看!
牛氣!六十幾年了全世界只有中國做成功了這件事:美國不服不行
中國古代最厲害的十個女人,第一你想不到,不是武則天
中國式接孩子:為什麼不是應試教育的錯?
中國十大謀士,排在第一的不是張良,更不是諸葛亮
中國空軍為何被稱已是亞洲第一?三年內能幹出這事日本看著很無奈
中國十大最不被理解的職業:最後一個亮了
中國古代也有「金字塔」,很恐怖!裡面藏著無數死屍
經常演日本太君的中國人,誰最出乎你的意料?
有個國家視自己是中國,清政府做了一件事,崩潰了
這個國家號稱「離中國最近」,可為何中國人不太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