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文 | 范范


口碑逆天的《愛樂之城》今天上映了,期待已久。


大家對此片的讚譽與解讀眼花繚亂,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整理《愛樂之城》如何致敬好萊塢經典,沉醉於這部電影的復古情調;還有一類則被電影中所描繪的愛情深深打動,不斷抽絲剝繭這段愛情亦唯美亦遺憾的原因,再從中得出些實用的人生經驗與情感雞湯。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不過我的看法是,《愛樂之城》之所以出色,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對古典好萊塢的致敬並沒有輕易淪為生硬、花哨卻意義不大的形式主義噱頭,而是在這種致敬中,對愛情電影中的種種經典套路以及「皆大歡喜」的定式結局,進行了反思、瓦解,最終重新定義。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這就要說到影片的最後十分鐘,被廣為傳頌的神奇結尾。


男女主角的久別重逢肯定是《愛樂之城》給人最深震撼的段落,這十分鐘以「影中影」、「戲中戲」的形式重新闡述了愛情和夢想的定義。以那首「定情」鋼琴曲做引,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彷彿於台上台下相對著彼此做起了同一場夢——而這場夢的形式,正是一部復古風格的短片電影。


這個相當獨立的小短片本身無疑是對好萊塢黃金時期的致敬。除了場景和色彩上的復古,這個片段擁有一段相當標準的舊式好萊塢浪漫愛情喜劇的故事線:愛做夢的年輕女演員碰上爵士樂青年不切實際的懷舊浪漫,兩個人相愛,從此故事的起承轉合充滿了「幸運」與「巧合」,女演員與爵士樂青年手拉手肩並肩,都一帆風順地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其實如果我們單看這個片段,大概會覺得它的故事俗套又毫無新意,為什麼一旦被置於《愛樂之城》全片的末尾,這段皆大歡喜的復古愛情喜劇就會搖身一變,擁有令人無限唏噓悵惘的魔力呢?


重要原因是它和前面的主幹部分構成了很強的反差。和結尾處兩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相比,我們都記得他們追求夢想的過程是多麼的坎坷,以至於我把那部分看成是自嘲的諷刺喜劇,只見兩人的種種幻想紛紛落空,一個接一個的倒霉「反轉」總能讓觀眾爆笑。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比如影片的開頭,女主角米婭精心準備試鏡,飛來橫禍,白襯衫被潑了一大杯咖啡;試鏡途中正醞釀著哭戲,選角導演卻只惦記她身後送三明治午餐的助理——每一個細節都跟她事前冀望的不一樣,她想要的也總是得不到。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男主角塞巴斯蒂安最初的境遇也幾乎相同。他「想要」在打工的餐館彈自己真正喜歡的曲子,「想要」開一家爵士樂俱樂部以此振興傳統爵士樂,但現實中卻只能被無情的餐館主管炒魷魚,然後去泳池派對彈「小蘋果」級別的流行樂。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也就是說,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相愛之前的共同點,不止在於他們「都懷抱著夢想」,而在於他們即使被這個「夢想」打臉數次,知道這個「夢想」極難實現,仍然厚著臉皮自我解嘲著也要堅持下去。


他們二人的愛情故事也有同樣的戲謔和自嘲。從那首兩人愛情萌芽的歌曲《一個美好的夜晚》就可以看出,雖然二人心中都暗自藏著對一個「美好的夜晚」的期盼,卻仍在歌詞中不斷地吐槽著與對方的相處是「浪費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米婭與塞巴斯蒂安對美好愛情的幻想,無疑充滿了好萊塢浪漫愛情喜劇的套路,但是《愛樂之城》卻不打算真正走完這些套路,而是熱衷於講述這些對這些浪漫套路的幻想如何總是「落空」,總是難逃一個荒腔走板的意外結局:


米婭為塞巴斯蒂安在餐廳一隅的忘情彈奏而駐足,是「落魄中遇知音」的套路,只是塞巴斯蒂安冷漠地徑直撞過米婭的肩膀;米婭從事業有成男友的高端飯局中逃出來,到瀕臨倒閉的懷舊電影院里赴塞巴斯蒂安的約,只是兩人行將在黑暗中接吻卻突遇電影放映故障;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還有當塞巴斯蒂安從忙碌的巡演回家,準備了一桌菜打算給米婭驚喜,這頓原本溫馨的晚飯卻陡然以兩人最大裂痕的暴露而告終。


因此,當最後那段致敬舊式電影夢的「浪漫喜劇」終於上演,其中投射的不過是他們二人永不可能再實現的「慾望」。


片段的尾聲,我們甚至看到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兩個人並排坐在空曠的電影院里,他們望向的銀幕上,正播放著兩人結婚生子後的溫馨日常,於是電影的銀幕在此刻真正地變成了他們「慾望」與「幻想」的載體。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愛樂之城》卻另闢蹊徑,它用電影反思電影,不將電影的幻境留給觀眾在離開影院後細細回想,再在與現實反差中體味的苦澀和殘酷,而是在大銀幕上,就把這些幻境血淋淋地分拆開來。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米婭和塞巴斯蒂安自己也變成了「電影觀眾」,我們終於得以看到他們,也看到自己,在那場浪漫「電影夢」結束後,不可遏制的遺憾,以及別無他法的釋然。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至此,《愛樂之城》刻畫了兩場「電影夢」:一場是米婭從小一直堅守著的,成為演員的「電影夢」;還有一場,則正是影片結尾這場終於化為了完滿好萊塢愛情片的「舊夢」。


這兩場「電影夢」,分別對應了「個人理想」與「愛情」,在尾聲這個致敬古典好萊塢的小短片中融為了一體。


而在《愛樂之城》這整部電影中,這兩場「電影夢」卻被撕裂開來,無法兩全——米婭終於成為了功成名就的大明星,正如開場曲中所唱,她幸運地「住進了銀幕里」。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但即使實現了這一個「電影夢」,卻是以永遠錯失與塞巴斯蒂安共同擁有的那個浪漫愛情的「電影夢」為代價。坐在台下望著台上彈琴的塞巴斯蒂安,她終是無法住進那場幻想中的浪漫電影。


許多人或許會認為,這種「錯過」只是出於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的個人選擇。如果米婭沒有決定徹底離開紐約,如果塞巴斯蒂安願意陪伴米婭前往巴黎追夢,那箇舊式好萊塢的愛情美夢也許還有得挽救。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但在我看來,《愛樂之城》的決絕正是在於,它絕不願意如那些皆大歡喜的經典愛情電影一樣,粉飾和逃避「個人價值」與「愛情」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


並不需要進行到米婭接到前往巴黎拍電影的邀請,早在那場驚喜晚餐的爭吵中,這兩者的對立就已暴露無遺。在這場爭吵中,米婭指責塞巴斯蒂安已經變得不像是他自己,而塞巴斯蒂安回答說,我改變正是為了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這段對話中藏了人的愛欲中最難解的一個悖論:


當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而愛與被愛,卻終究摸不透所愛之人與愛己之人的「慾望」到底指向著什麼,無論改變或是不改變自己,都難以完滿地契合對方真正的需要。


有人說,慾望就是一種缺失,因為慾望的產生正是源於人心中永遠無法被完滿補上的缺口。也就是說,「求而不得」不是一種只為少數人經歷的遺憾。


「求而不得」是每個人的必然,因為從一開始,人就是因為「不得」才會有所欲求。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只是,《愛樂之城》雖然彷彿自嘲著這種種「求而不得」,卻並不只是要真正殘酷地將這樣對完滿的「慾望」貶低為無理的「奢望」和「貪婪」。


恰恰相反,《愛樂之城》越是對「人所慾望的總是無法完滿」展現出充分的「自知之名」,這部電影對發夢的堅持就越是顯得難能可貴。


紀錄片《希區柯克和特呂弗》中,希區柯克的電影《迷魂記》中,朱迪終於完美地裝扮成斯科特心中死去的女神瑪倫的樣子,從浴室中走出來的那個鏡頭,被電影人詹姆斯·格雷稱作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瞬間。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迷魂記》(1958)


因為那一瞬間告訴我們,銀幕上的這一切,如同被斯科特自身慾望的投射裝扮一新的朱迪一樣,都不過是應和著我們自己慾望的「幻覺」。但是格雷說,這些電影雖只是無法在現實中落地生根的「幻覺」,卻是一個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的「幻覺」。


也就是說,電影的幻境雖無法填補缺失,卻有其自身維度的「真實」。


這,就是電影存在的意義。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中餐遠遠落後於西餐?謝霆鋒主刀的這部美食電影要討一個說法
中國電影在西方的電影節上終於殺入了第三個階段
歐洲最權威的電影雜誌評價中國電影的思路真奇特
影向標:《極限特工》高達8分,低至1分

TAG:虹膜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國產的那些電影中,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影
這部電影所承載的意義遠遠大於電影本身
十部在影史上有重要意義的電影?
商鞅變法意義何在,是秦國一統中國之根本
無意義的遊樂場,是最好的遊樂場
今年最好的國產劇:《好傢夥》,尋找活著的意義
電影海報中那些難以注意卻意義深遠的細節
漫域說丨真人電影動畫化的意義 新房昭之《煙花》訪談(下)
關於夢境在聖戰文化中的意義
一周豆瓣熱門影視 | 這部電影所承載的意義大於電影本身
《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義的喜劇」
《歡樂頌2》的教育意義,女人切記不要談一場「邱瑩瑩」式的戀愛
4部電影,追尋「食」的意義
漫域說丨真人電影動畫化的意義 新房昭之《煙花》訪談(上)——幸為同類
親密關係在冷戰時最有意義
攝影的意義 光影構圖詮釋紀實人文的魅力
熱巴微博僅存的一張照片和鹿晗有關,意義也很深刻
中秋的意義
《火影忍者》痴情種宇智波帶土 愛情是我活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