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朝花巨資打出了中國版圖雛形,之所以不差錢,全靠兩樣「東西」
作者:月小妝
漢武帝是歷史上少有的皇帝,首先,他是一個「有為」的皇帝,既然有為,那就一定要花錢。漢武帝時期戰爭比較多,打到他去世都沒打完,不管是匈奴還是西南、東南,統統都被漢武帝搞定,廣闊的西南、東南被納入漢武帝的版圖。
漢武帝時期外交活動也多,張騫出使西域,等等,不管是河西還是河套,不管是郡縣統治還是駐軍,統統需要錢。
漢武帝的後宮人數也多,他精力旺盛,寵幸的人多,這些都需要銀子。
還有治理黃河,他將黃河從東修到西,利國利民的好事啊,但還是需要銀子。
漢武帝是個「不差錢」的人,他是個土豪,很大方,打了仗士兵要封賞,賞之。道士方士要獎賞,賞之。來訪的各國使臣更要賞,嬪妃喜歡的也要賞。
文景帝積累了大量錢糧,家底也算殷實,被漢武帝三折騰兩折騰給折騰光了,在漢朝在河套屯軍的時候,國庫已經兜不住底了。
秦始皇折騰了十幾年,秦朝就沒了,漢武帝折騰了五十多年,漢朝仍然在。漢武帝的錢是怎麼來的?
漢武帝的「軍費」來自於經濟改革。
西漢帝國有一個特殊的經濟模式,這個經濟模式是漢武帝獲取金錢的關鍵,這是怎麼回事呢?
漢武帝的經濟改革有一個名字:鹽鐵官營。這項改革實行的倉促,屬於「救急」策略,因為當時正在遠征打匈奴,錢不夠了,情急之下,漢武帝想起了利潤最多的部門,鹽和鐵。當時的鹽和鐵是肥差,比現在的石油、礦業不差的嗎,冶鐵更不用說了,謀取暴利一點問題都沒有。
影視劇里的漢武帝
冷兵器時代鐵是重要的材料,鹽更是關係國計民生。古代販賣鹽甚至是殺頭的罪,鹽牢牢把握在皇帝手裡。不過在漢朝,鹽操縱在富商手裡,富商對鹽完全有「定價權」。
一開始漢武帝對民間的暴利行為採取「無為」,後來漢匈作戰需要大量的銀子,「無為」不行了,偏偏漢朝又鬧了災,先是洪水,再是蝗災,政府窮得吃土,只能跑到富商家借錢。
漢武帝一看不行,立即向鹽業開刀,不過怎麼開刀是個大問題。鹽業當時沒收歸政府,歸商人自由操縱,商人和官僚勾結形成一個利益集團,皇帝想收回就收回?他們為了利益,會串通一氣死磕到底,到時候,皇帝一點辦法都沒有。
眼看這個計劃要流產了,漢武帝身邊一個聰明人站出來了,他就是桑弘羊。桑弘羊是個不折不扣的能人,但史書上卻對他並不青睞,甚至被看作「叛徒」。
封建社會對商人印象很差,認為他們太重利益,所以必然會為利益六親不認。
桑弘羊並不是這樣的,他雖然從商人隊伍里走出來,但還是很有正氣的,也很愛國。桑弘羊很清楚商人的「演算法」,腦子很好使,對經常的門路摸得門兒清。會算賬,政府的大小開支都在他腦子裡,與數字有關的賬目看一遍就記住了。
桑弘羊這個人能言善辯,每天唾沫星子亂飛,給漢武帝算國家活動開支,還精算出哪些開支是不必要花的可以避免,哪些開支是必須要花的。漢武帝發兵攻打東甌國的時候,桑弘羊甚至能算出前線軍隊每天的財務用度。
桑弘羊不但能算,還能說,衛青打仗的時候,漢朝進行了有錢有關的廷議,桑弘羊說得唾沫星子亂飛,硬是把「反戰派」的公孫弘,變成了「主戰派」,從此公孫弘積極支持漢武帝對匈奴的戰事。
桑弘羊是個人才,這個人才在關鍵時刻出了一個主意,主意很簡單,卻擊中鹽鐵問題的要害。
這四條看著平淡無奇,哪裡能看出「錢」來呢?
要看第二條,第二條是「陰招」,是釜底抽薪,我們知道鹽商的壟斷的,也是獨大的,「官府招募鹽戶」,就等於政府來決定誰能賣鹽。在經濟改革之前,食鹽掌握在大的鹽商手裡,他們甚至能賣出5倍的利潤。
政府通過提供煮鹽器具,將比商人第一層的市民階層發動起來,把食鹽抓在自己手裡。
至於鐵器的專營,政府在各地設立鐵官,盤剝了鐵器商人的利益,將鐵器的利潤抓在手裡。
這個政策一出來,鹽鐵業的商人已經收買殺手,準備要桑弘羊的命。
為了監督這項決策的實施,漢武帝找來張湯,我們知道張湯是酷吏,行事十分狠辣,而且行動力強,漢武帝交代的事情能夠今天完成,絕不會推到明天。
所以經濟改革初期,張湯也佔了很大的作用,為漢武帝的新「經濟政策」保駕護航。
鹽鐵官營開始後沒多久,張湯就快速搜集了商人受賄的證據,連續承辦了數名官員。大家都害怕了,沒人敢反對了。
在實行鹽鐵官營的第二年,漢武帝用全國的力量去漠北,殺了匈奴十萬人,立下赫赫戰功,這場大戰的經濟後盾,正是拜鹽鐵所賜。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曾被中國援助的一小國,號稱實力僅次於美國,追打中國兩個鄰國
※此國擁有520萬軍隊,稱世界最強帝國,卻被一小國欺負得很慘
※此部族殺人如麻,一中國人讓它消失在地球,「後裔」竟在一國發現
※二戰亞洲唯一獨立國家,將大國玩得團團轉,還發了一筆戰爭財
TAG:靜說歷史 |
※如果沒有沙俄,這八個無比寶貴的地方仍將在中國版圖內!
※中國歷史上版圖面積最大的不是元朝,也不是明清,而是此超級大國
※中國史上版圖最大的不是在元朝,而是清朝,看完原因令人憤怒!
※此地面積甚廣本屬於中國,康熙了一個勝仗,從此在中國的版圖上消失了
※打出兩個中國版圖的強大帝國,卻因出了一「漢人迷」而四分五裂
※它是中國版圖上面積最窄的國土,只為通往孤懸國外的一塊「飛地」
※南極恐五十年內崩塌,中美版圖將改寫,而且再沒有太陽旗
※古代中國是東亞霸主,為何始終沒有打下朝鮮半島,將其納入版圖?
※誰奠定了中國版圖的雛形?不是嬴政,也不是劉邦,而是他
※這塊中國版圖最窄的國土,是他據理力爭,只為挽回孤懸的一塊飛地
※此人為了自己「面子」,將大量領土從中國版圖抹去,永遠無法收回
※明朝不滅亡,中國的版圖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唯一從監獄中走出來的皇帝,中國能有今天的版圖,多虧他
※秦始皇竟打不過5萬人的小國,但此後這個地方一直未脫離中國版圖
※中國五千年版圖演變史,一目了然,必看!
※越南何時在中國版圖上,又何時分裂出去的呢?
※此人曾避免中國領土被吞併,東北能有今天的版圖,多虧這個中國人
※盤點中國各個朝代版圖,這地圖我看了兩遍
※歷史上的開國皇帝看到今天版圖的反應:地比我大,錢沒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