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古琴傳習 采蘋

古琴傳習 采蘋

古琴傳習 采蘋 點擊播放 GIF/69K



《詩經·召南·采蘋》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采藻?於彼行潦。


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湘之?維錡及釜。


於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

古琴傳習 采蘋


《毛傳》云:「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於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


這篇詩文共三章,每章兩句,都是一問一答的形式。這種形式在後世的很多藝術創作中都能看到,比如宋代的《漁樵問對》文本,琴曲《漁樵問答》等。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采藻?於彼行潦。」蘋是種山葉藻類植物,生長在南山的水窪。藻也是種水生植物,行潦是形容路邊有積水的地方。

古琴傳習 采蘋


「於以盛之?維筐及筥( jǔ)。於以湘之?維錡及釜。」用什麼東西來盛這些采來的蘋藻呢?筐和筥都是竹編的筐,方形為筐,圓形為筥。湘在《毛傳》中為烹飪。錡、釜為古代人們做飯用的器物,分別為三足鍋和無足鍋。


「於以奠之?宗室牖( yǒu)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奠是擺放的意思,祭祀用詞。宗室是廟堂或祠堂,牖為窗戶。屍是這場祭祀的受祭代表,齊是接近的意思,季女即少女。祭奠的物品擺放在祠堂的窗戶下,純潔端莊的少女來主持祭祀。


本文來自趙楠於【縵學堂之縵客群1】(巫娜古琴傳習全國學員)《詩經》經典誦讀及解析系列分享。

古琴傳習 采蘋 點擊播放 GIF/239K


縵,是琴弦的別稱。撫琴,又可稱為「操縵」。


詞典說:縵,古同慢。不經心。


縵學堂,是我的天命。

載著我的琴道,要見這個世界了。

古琴傳習 采蘋



最終,


在這裡,


慢慢學古琴,


慢慢過日子。


慢慢讓自己變得更好,


慢慢的能夠全心幫助他人。


走進生命的盛宴,而,無關古琴。


從零開始跟隨巫娜老師學古琴


第三期課程將於3月19日正式開課


名額有限,正在招募中


詳情請垂詢:


一蕾 135 2266 5001


思賢 130 0105 7360


更多了解縵學堂請點擊以下鏈接:


縵學堂的緣起


縵學堂是什麼


Video | 縵學堂,是巫娜的天命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巫娜古琴 的精彩文章:

古琴傳習 嘒彼小星
琴事 烏夜啼
王維與《陽關三疊》
詩中琴 船夜援琴
古琴傳習 摽有梅

TAG:巫娜古琴 |

您可能感興趣

古琴傳習 摽有梅
古琴傳習 草蟲
古琴傳習 行露
古琴傳習 薛易簡與琴訣
古琴傳習 嘒彼小星
古琴傳習-古人如何彈琴
古琴傳習 《琴道》導讀
古琴傳習 肅肅兔罝
古琴傳習-《溪山琴況》之「靜」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古琴傳習-一曲《幽蘭》,「如幽匪藏」
錢穆:解讀王陽明先生傳習錄《傳習錄》
壤塘傳習所之石刻傳習所
淺談《傳習錄》之徐愛篇
古琴傳習-怎樣識得減字譜
民間藝人傳習敦煌簡牘文化
清末師範傳習所
「上海小囡」傳習非遺好手藝
郭生白傳習錄精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