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究 | 百年前一場不可忽視的戰爭,徹底改變了晚清的國運

探究 | 百年前一場不可忽視的戰爭,徹底改變了晚清的國運


歡迎讀者轉載分享到朋友圈,其它公號如需轉載,請回復『

轉載

』了解事項。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一場不可忽視的戰爭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半步天涯





(圖)日俄戰爭漫畫





當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04年,在中國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上,兩支軍隊操著當地人陌生的語言在無情的廝殺著,有的只是那濃濃的炮火,滾滾的硝煙,遍地的屍體,留下的只是滿目的瘡痍。




就是這場被史學家稱為「日俄戰爭」給當時苦難行軍的中國留下太多的思考,深深地刺痛著中國那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經,陣痛過後砥礪前行,始有武昌首義。




「日俄戰爭」無疑給中國留下太多的苦難,但是所幸中國人從中學到了很多,

民族自強和民族團結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加的強烈,東方的那頭睡獅真的被喚醒了。






甲午海戰以中國的慘敗,日本的大獲全勝而告終,為免京師危機,滿清遂遣李鴻章赴日本馬關主持「議和」事宜,割地賠款自然不可豁免,其中就包括遼東半島,這難免不會侵犯當時沙俄在東北的利益,這與毛熊意圖在東北構建「黃俄羅斯」背道而馳,毛熊自然大動肝火,老虎一發威,日本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雖然日清戰爭中日本大獲全勝,但是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日本可謂是傾全國之兵,此時已成強弩之末,亟需修養生息。




洞悉此態的毛熊遂糾結法國和德國,以「友善勸告」為借口,把各自的軍艦開到日本海附近,在日本面前狠狠地秀了一番肌肉,大有「你小子,別貪心不足,敢在老虎嘴裡搶食,也不照鏡子看看自己幾斤幾兩」之勢。




日本自知自身實力現在還不足以抗衡毛熊,也只能忍氣吞聲,上演一番「大哥,小弟知道錯了!」的戲劇後表示放棄永久佔領遼東半島之企圖。




似乎一個大餡餅砸到清朝頭上,帝國主義列強居然還會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醒醒吧,咱老祖宗有句話說的相當的給力,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沙俄可不會無利不起早,想想庫頁島、想想外興安嶺,果不其然,事後以迫日還遼有功逼迫清庭簽訂中俄密約,攫取中國東北的築路權,為其下一步的侵略鋪平了道路。




僅僅密約簽訂後的兩年,沙俄就強租旅順、大連兩港口,至此,沙俄將夢寐以求的遠東的不凍港收入囊中。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沙俄不廢一槍一彈,卻在中國東北攫取大部分的利益,東北更是成為沙俄的勢力範圍。




似乎日本這下子充當了冤大頭,不過千萬別忘了日本可是個睚疵必較的主,對沙俄來說,這顆勝利的果實可不那麼好咽,僅僅六年後,沙俄就會為自己當初的魯莽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圖)1904年日本攻擊俄國,英國人試圖阻止,美國人怡然觀望






回望上個世紀初,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那場戰爭,日、俄兩個帝國主義為了各自的利益在中國的領土上大動干戈,可憐無辜的東北民眾慘遭兵禍,背井離鄉,昔日廣袤沃野的白山黑水更是白骨露野,餓殍遍地。




最為可恨的是軟弱的清政府居然在戰爭爆發後不置一詞,嚴守中立。這就好比,兩個強盜闖進你的家,因分贓不均而大打出手,而作為房屋主人的你卻在一旁隔岸觀火,似乎這個房子不是你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清政府腐敗無能居然到了這個程度。也難怪康、梁兜售的立憲保皇越來越沒有市場,阿斗一枚,還值得億兆民眾去扶嗎?




相比之下,孫中山代表的革命黨一派卻在廣大民眾之間大受歡迎。積貧積弱的中國除了革命之外別無它塗。




日俄戰爭喚醒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國家危機感,特別是在海外留學的知識分子感觸的尤為深切。




像我們比較熟悉的魯迅先生正是在日留學期間觀看在日本教室放映的日俄戰爭幻燈片後深受刺激,中國民眾的麻木不仁和日本臣民的上下一心形成強烈地對比,學醫只能從肉體上面去拯救他們,正如魯迅先生在其自傳中所說「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學醫並非一件緊要事,凡事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強健,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




更為緊要的是拯救國人愚昧無知的靈魂,從思想上面去改造他們。




魯迅先生用手中的筆去喚醒國人麻木、無知的心靈。當初偉大國父孫中山先生棄醫從文何嘗不是如此。




日俄戰爭的爆發,讓廣大留日學生看清了清政府的真實面目,越來越多地投入到驅除韃虜中去,孫中山、黃興等人更是藉此成立中國同盟會,有志之士集聚旗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清義舉。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日俄戰爭的爆發,辛亥革命很有可能會推遲幾年,那麼中國近代化的歷程也不會那麼早的來臨。








(圖)日俄戰爭。美國暗地裡想把俄日都擠出満洲,獨佔東北。







日俄戰爭首創黃種人打贏白種人之先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中國知識精英更是醍醐灌頂,明白原來西方列強不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之所以屢戰屢敗,絕不是某些人所說的白色人種是天然的優等民族,黃色人種是天然的劣等民族。




你看看,彈丸之地的日本尚且可以戰勝強大、不可一世的毛熊。我唐唐華夏豈無人乎?




想當初,日本可是憋著一股勁要報「三國干涉還遼」之仇,忍辱負重六年而一雪昔日之恨。




我炎黃子孫豈能一直受人凌辱下去,知恥近乎勇,確實,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磨難,背負了太多的重擔,飽受了太多的恥辱。




東方的那頭雄獅不可能一直沉睡下去,日本在這點就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效仿。




日俄戰爭後去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的人數,一時多到驚人的程度。這些人數當中很大一部分成為後來革命的中堅力量。




二十世紀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上,日俄戰爭所佔的分量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似乎在時人看來無外乎兩個帝國主義為爭奪中國東北的利益而上演的一場 「狗咬狗」的把戲。




日俄戰爭給早已積貧積弱的中國帶來了不可磨滅的災難,當時的中國可謂是到了山窮水盡之地。




禍兮福之所倚,幸運的是經歷了這場戰爭,東亞那頭沉睡的雄獅已經蘇醒,震撼後的幡然醒悟,恥辱後的奮發圖強,始有我偉大的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千年而不倒。




「稿酬作者招募」點擊詳情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人物 | 歷經四朝十位帝王而屹立官場不倒的歷史「第一」奇人
解讀 | 幾百年前來自異域的奇珍異獸,原來是這些動物
探究 | 揭秘《水滸傳》中洪太尉誤放妖魔的騙人把戲,都是套路

TAG:歷史大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百年前一場不可忽視的戰爭,徹底改變了晚清的國運
這兩場戰爭已近在眼前,其中一場戰爭的號角已經要吹響了,深藍之戰中國必須打贏!
一場本可以滅掉日本的戰爭,只打出來朝鮮三百年和平
看看二戰趕走日本的一場戰爭,這才是真實的
兩小國爆發一場戰爭,很多大國被捲入,說好一年結果四年都打不完
地球上發生過的最離譜的五場戰爭,可以徹底顛覆你對戰爭的看法
時隔多年,朝鮮戰爭再次一觸即發,如何看待這次各國的態度?
戰爭奪走的不只是一個國家,也奪走了人們安定的生活,可憐逃難人
世界最長戰爭:戰爭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經歷過戰爭的年輕人,他們前後的相貌有何變化
有了國家和發展,就有了戰爭,而戰爭真的帶來了好處了嗎?
幾千年的歷史和古迹,一場戰爭過去,這座城市都變成了灰塵
漢武帝晚年想通過對匈奴的戰爭,再打造一超級將領,結果悲催了
戰爭帶走了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此稱號壓了中國幾百年,從這場戰爭後他們再不敢叫了
為何春秋時期的戰爭不滅國 到了戰國就變化了?
只為了要體驗下戰爭,他在自己的後院挖了一道戰壕
一場與中國無關的戰爭, 美國近代做的唯一的好事便是打垮了日軍
這是全世界最後一場為理想而戰的戰爭,日本去了1個人,中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