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提醒您:早春嚴防「風病」侵襲
人體對氣候環境變化雖然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對於早春風向驟變而帶來的冷暖、乾濕、陰晴和氣壓高低的變化,人體生理機能常常會調整不及,容易誘發疾病。
立春後即進入春天,我國北方的早春是多風的季節,儘管有些風的聲波頻率很低,憑人們的耳朵難以察覺,但人的身體是感受得到的。春季氣溫逐漸升高,人體新陳代謝由低潮開始復甦,汗孔開泄,血管擴張,春風(有時為寒潮)吹來,許多人過早脫去冬裝,故「風」(寒氣)能長驅直入人體,令人感到「透心涼」———這便是春天風「硬」的道理。寒風可侵犯皮膚、肌理、關節和經絡血管,誘發多種疾病,中醫稱為「風病」。
從廣義上講,「風病」包括種類很多,幾乎涉及春季的各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如感冒、哮喘、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中風、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口角炎、肩周炎、風濕病、關節炎、舊傷發作、精神病和頭痛發作,以及桃花癬、風疹塊、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和紅眼病等多種皮膚疾病。
因此,早春時節,應重視保健,防患於未然。重視防風禦寒要遵循「春捂秋凍」、「百病從寒起」、「風為百病之長」的規律,注意防寒、防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和體質狀況,適時增減衣服。有風的日子外出,應密切注意風向、風力和風溫,嚴防導致「風病」。此外,早春嚴防「風病」貴在鍛煉,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放風箏、打球等,或到近郊、風景區去春遊。這樣不僅能怡情養性,而且還能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的發生。

※往事如煙總是輕,腳下路遠細思量
※人生真正的富有,是心靈的滿足
※老子智慧: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常按太陽穴,讓你不再抑鬱
※春季運動有「五方」
TAG:道行天下網 |
※中風病房都是小年輕,防風要防這8大高危因素!
※中風病發病急危險高,中醫治療化痰通絡是關鍵!
※痛風病專家:痛風患者下館子,應該注意點什麼?
※探視中風病人應注意什麼?
※痛風病人的禁忌是什麼?如何避免痛風?
※又到痛風頻發季!警惕貼秋膘貼出痛風病!
※仔鵝痛風病咋診治
※白癜風病因與白癜風類似疾病有哪些呢
※中醫經典藥方不可丟,關鍵時刻救下中風病人
※倒地昏迷的中風病人應該怎麼治療才好
※中醫從膽入手,治療中風病人口吃症
※痛風病情惡化的幾個信號,如何預防痛風惡化?
※什麼是頭風病
※痛風病專家:得了痛風病,為什麼一定要少吹空調呢?
※紅色壽司形態可愛,實際上攜帶麻風病病毒並可傳染
※看看白癜風病因的詳解
※國醫大師孫光榮治療中風病臨證心法要訣
※痛風病能喝茶嗎?痛風飲食有八忌
※清末民初麻風病肆虐中國,景象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