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通常稱讚的古代畫家四祖是指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顧凱之有「畫祖」的美稱,陸探微是「密體畫』的創立者,張僧繇有『畫龍點睛』的故事。吳道子有「百代畫聖」的讚譽。


顧愷之大英博物館藏女史箴圖


顧凱之有「畫祖」的美稱

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東晉 顧愷之 女史箴圖(唐代摹本) 絹本設色 25*349厘米 大英博物館藏


《女史箴圖》長卷,傳顧愷之的作品,現剩唐(8世紀)絹臨本藏於大英博物館,原為清宮藏畫,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搶劫到英國。另宋代紙臨本(一說為徽宗御筆)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晉惠帝時,賈后專權善妒,當時大文學家張華作《女史箴》一文來諷刺她,並藉此教育宮廷婦女。顧愷之根據張華原作的主要內容作畫內容是所謂婦女應遵守的清規戒律。一共12段(現剩9段),每段包含一個古代宮廷女人的「模範」故事,並在每段前面自己抄錄張華的一段賦。原作上面蓋滿了從8世紀起,歷代收藏家和皇帝的印章,後面有金章宗和清朝乾隆皇帝的以及其他人的題跋和乾隆皇帝親自畫的一束蘭花。畫後有顧愷之自己的簽字,這幅畫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畫家簽字的畫。人物線條圓轉,後人稱之為「春蠶吐絲」,又叫「高古遊絲描」,技法上受篆書影響。氣味古樸,其用筆的功力,線條的質量,都是後人很難達到的。


女史箴圖於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被一名不知情的印度英兵(一說是英軍大尉基勇松)為了玉畫扣從某貴婦廉價買下,1903年僅以二十五英鎊賣給大英博物館。前兩段已經流失。大英博物館曾經請日本專家進行修復,但日本人不精通國畫的修復技術,修復後畫卷無法再卷上,只能攤平展覽。


原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新於2001年大英博物館為紀念這幅重要作品進館一百周年,特地舉行的《女史箴圖》學術研討會上,對女史箴圖是否系顧愷之所作提出了質疑。經過他的推斷,可此圖為北魏孝文帝時期一宮廷畫師托顧愷之之名所作。


顧愷之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以及提出的「六法」。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陸探微是「密體畫』的創立者


陸探微,生卒年不詳,吳(今江蘇蘇州一帶)人。南朝宋明帝時宮廷畫家,中國最早的畫聖。在中國畫史上,據傳他是正式以書法入畫的創始人。他把東漢張芝的草書體運用到繪畫上,可惜今已難再見到他的畫跡。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載有他的畫達七十餘件,題材十分廣泛,從聖賢圖繪、佛像人物至飛禽走獸,無一不精。與東晉顧愷之並稱「顧陸」;連謝赫的《古畫品錄》中也對他推崇備至。他是江南蘇州一帶最早的傑出畫家之一。為了研究其遺風,撰者隨文附有同樣畫風的作品數件,以資參酌比較。

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由200 多塊古墓磚組成,分為兩幅,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 人佔一幅,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4 人佔一幅。人物之間以銀杏、松槐、垂柳相隔。8 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現出一種最能體現個性的姿態, 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這塊畫像磚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現。

我們來結合「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的個性特徵來看磚畫中的人物。嵇康為「七賢」之首,是一個豁達而有文採的人物。據文獻記載,稽康「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磚畫中的稽康正在撫琴,微微揚頭舉眉,有「手揮五弦,目送歸鴻」的神情,給人一種旁若無人之感。阮籍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喜好飲酒,且「嗜酒能嘯」,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把手指放在嘴裡吹口哨一樣。在「七賢」中,有「嵇琴阮嘯」之說。這塊磚畫中的阮籍側身用口作長嘯之狀,很顯然一幅囁嚅忘形的樣子。 《山濤傳》中對山濤有「飲酒至八斗方醉」的記錄,可見山濤也是一個酒鬼。在這幅磚畫中,山濤手執一酒碗,典型一個嗜酒如命的文士。王戎為人直率,不修威儀。此磚畫中的王戎手舞如意,並配以錢箱、赤腿,姿態懶散悠閑,自得其樂。


據文獻記載,向秀「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內外數十篇……秀乃為之隱解,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可見他是一個十足的道學家。磚畫中的向秀閉目倚樹,似乎在對玄理深思。劉伶嗜酒如命,「止則操卮執觚,動則契盍提壺」,大杯小盅,來者不辭。磚畫中的他手持耳杯斟酒,一副醉意朦朧之態。阮咸通音律,擅彈琵琶,當然,這裡的「琵琶」與現在的琵琶不同,它是一種被稱為「阮」的彈撥樂器,相傳這種樂器就是由阮咸發明的,有人把這種樂器叫做月琴。畫中阮咸挽袖撥阮,完全沉浸在音樂之中。


榮啟期是春秋時代人,其思想與以嵇康為首的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等「竹林七賢」有相同之處,所以也被一起加以推崇。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更有以榮啟期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畫中的榮啟期,端坐向前,鼓琴而歌,似乎在向學生們講學,神態威嚴,的確有點楷模形象。

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傳南朝宋陸探微歸去來辭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的作者是顧愷之還是陸探微?


從繪畫風格上看,磚畫中人物的衣褶線條圓潤靈動,造型嚴謹準確,絕非一般畫工所為,與顧愷之的《列女仁智圖》中的人物形象和用筆習性倒是很接近,磚畫中的銀杏和垂柳等樹的形象和表現手法又和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背景相同,而且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還曾提到過:顧愷之曾畫阮咸與「古賢」榮啟期像,所以,這幅《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磚畫原稿有可能出自顧愷之之手。


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幅磚畫稿本有可能是南北朝時代的陸探微所為。因為陵墓年代雖為南齊,但自宋人齊的陸探微曾侍從宋明帝劉彧,劉彧之死距蕭道成建齊不過八年,陸探微在南齊影響是極大的,這從南齊謝赫對陸「包前孕後,古今獨立」的高度品評中可以知曉。因此,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的粉本來自陸探微的可能性極大,至少亦具有陸氏畫風的一些特點。同時,《歷代名畫記》記錄陸探微畫過《孝武功臣竹林像》、《榮啟期、孔顏圖》,對八士都曾實有描繪。


陸探微與顧愷之


陸探微,生卒年不詳,漢族,吳(今江蘇蘇州一帶)人。南朝宋明帝時宮廷畫家,中國最早的畫聖。在中國畫史上,據傳他是正式以書法入畫的創始人。他把東漢張芝的草書體運用到繪畫上,可惜今已難再見到他的畫跡。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載有他的畫達七十餘件,題材十分廣泛,從聖賢圖繪、佛像人物至飛禽走獸,無一不精。與東晉顧愷之並稱「顧陸」;連謝赫的《古畫品錄》中也對他推崇備至。他是江南蘇州一帶最早的傑出畫家之一。


梁 張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唐 梁令瓚摹)


張僧繇有『畫龍點睛』的故事


張僧繇(yóu ),梁武帝(蕭衍)時期的名畫家,吳中(今江蘇蘇州)人,一說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詳。梁武帝天監(502年 - 519年)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任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擅寫真、頊道人物,亦善畫 龍 、鷹、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畫及宗教畫,時人稱為超越前人的畫家。梁武帝好佛,凡裝飾佛寺,多命他畫壁。所繪佛像,自成樣式,被稱為「張家樣」,為雕塑者所楷模。張僧繇是南朝梁時代時繪畫成就最大的人。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

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梁 張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唐 梁令瓚摹)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絹本設色,縱27.5厘米,橫489.7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本圖繪五星二十八宿神形象。五星即金、木、水、火、土星。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五星的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誌。此圖繪想像中的星宿形象,現僅存五星和十二宿圖。推測此圖當為原作之上卷。每星、宿一圖,或作女像,或作老人,或作少年,或獸首人身。每圖前有篆書說明。卷首題有隸書「奉義郎龍州別駕集賢院待制仍太史梁令瓚」。人物用遊絲描,細勁秀逸,勻潔流暢,設色古雅精微,圖中的牛、馬等動物形亦生動傳神,畫風謹嚴。圖中太白星神、風星神的形象,臉部修長,尚存南朝人物畫的遺風,可能據時代更早的底本傳摹所致。本圖亦被題為梁張僧繇所作。據明清人著錄記載,當時流傳時代較早,內容相同的同名畫卷不止一本。卷中鈐有「宣和殿寶」和雙龍璽,可知曾藏於宋宣和內府,清中期為安岐所藏,清末歸完顏景賢,後流入日本。《圖繪寶鑒》、《平生壯觀》、《大觀錄》、《墨緣匯觀》著錄。

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張僧繇 魚籃觀音圖 費利爾美術館藏


據載,張僧繇的繪畫真跡,目前已無從得知,僅有唐代梁令瓚臨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還流傳在世。故本輯所錄作品均應是贗品。

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吳道子



張僧繇 神農伏羲像軸


張僧繇,吳(蘇州)人。梁天監中為武陵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苦學成才,長於寫真,並擅畫佛像、龍、鷹,多作捲軸畫和壁畫。


張僧繇是南朝梁時代時繪畫成就最大的人。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張僧繇擅長描寫人物面貌,梁武帝因為思念出外擔任各州的諸皇子們,便命令張僧繇為各個皇子們畫人物像,畫得樣子維妙維肖,見圖就好像見諸皇子們。張僧繇吸收了天竺等外來藝術之長處,在中國畫中首先採用凹凸暈染法,畫出的人物像和佛像栩栩如生,傳神逼真。


張僧繇的繪畫真跡,目前已無從得知,唐代梁令瓚臨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倒還流傳在世。從影印本看,作者是以細畫見長。這雖不能使張僧繇的藝術特徵完全再現,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原作的某些特點,對研究張僧繇的技法風格,仍不失為現在所能有的唯一資料。


成語「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於有關他的傳說。有一年,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這些龍畫得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好像活的一樣。遊人紛紛前來觀看,讚不絕口。但是,大家覺得美中不足的是,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於是,大家請求張僧繇把龍眼睛點上。張僧繇說:「如果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的!」他這話人們認為很荒唐,根本不可相信,就一再要求他給龍點睛。大家一再要求,他推辭不下只好揮舞畫筆,把其中兩條龍的眼睛畫上。剛剛畫完,只見雷鳴電閃,風雨交加,兩條巨龍撞毀牆壁,騰雲駕霧,凌空而起,飛向天空去了。沒有畫上眼睛的那兩條龍,依然留在牆壁上。


梁令瓚


梁令瓚,唐開元時蜀(今四川)人。天文儀器製造家、畫家,曾設計製造黃道游儀和水運渾象儀。開元中官率府兵曹參軍。精天文數術,能篆書,工畫人物。宋秘閣有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一卷,李伯時(公麟)云:「甚似吳生(吳道子)」。


吳道子 八十七神仙圖


吳道子有「百代畫聖」的讚譽


吳道子(約680~759年 )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是中國山水畫之祖師。他創造了筆間意遠的山水「疏體」,使得山水成為獨立的畫種,從而結束了山水只作為人物畫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蒓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他還於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裝 。


吳道子 八十七神仙圖 絹本水墨 292×30厘米 徐悲鴻博物館藏


八十七神仙圖是我國美術史上極其罕見的經典傳世之作,代表了中國古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其藝術魅力堪與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比肩。畫上有87個神仙從天而降,列隊行進,姿態豐盈而優美。潘天壽曾評論此畫:「全以人物的衣袖飄帶、衣紋皺褶、旌旗流蘇等等的墨線,交錯迴旋達成一種和諧的意趣與行走的動,使人感到各種樂器都在發出一種和諧音樂,在空中悠揚一般。」大千觀賞此卷後給予很高評價,認為與唐壁畫同風,「非唐人不能為」。徐悲鴻還在畫上加蓋了「悲鴻生命」的印章。


吳道子(約680~759年 )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是中國山水畫之祖師。他創造了筆間意遠的山水「疏體」,使得山水成為獨立的畫種,從而結束了山水只作為人物畫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蒓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他還於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裝 。


唐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日本國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米芾巔峰之作《舞鶴賦》
張大千——畫佛像
書法,寫多快為好?
溥儒《山水課圖稿》
空洞的當代書法批評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東晉,名將沈田子
南宋、東晉就是王朝延續:憑啥南明就不是明朝正統國祚?
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之間是怎麼回事?
為何南明沒有成為東晉和南宋?
相比東晉、南宋,南明為何卻如此短命?
奇怪的晉朝:定都洛陽為何不稱東晉,南遷南京卻不稱南晉?
劉裕才是漢人英雄,如果沒有宋高祖武皇帝劉裕,東晉必成一盤散沙!
很不公平?南宋、東晉就是王朝延續,憑啥南明不是大明正統國祚?
一尊黑陶鷹,竟是東晉南北朝的寶物
東晉 王羲之 小楷《孝女曹娥碑》二拓本
南朝第一人劉裕是如何在世家大族林立的東晉崛起,最終當上皇帝的?
為什麼東晉南宋可以偏安半壁江山,南明卻速亡?
流落海外的國寶,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
曹魏的最後的忠臣,司馬昭的死對頭,東晉開國皇帝卻是他的曾外孫
東晉衣冠南渡名士風流的背後,南朝政治並不比北方胡人政權清明
晉有東晉,宋有南宋,元有北元,明有南明,那麼隋呢?
在東晉到齊梁一百多年中,力壓王羲之,並與張芝、鍾繇、王羲之並稱「書中四賢」是誰?
謝安東晉著名政治家,太常謝裒之子,桓氏家族的威望則是由桓彝之子桓溫樹立的
東晉版《河東獅吼》:王羲之的兒子為了迎娶公主拋棄髮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