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通用押注十幾億美元的賭局,憑什麼促使它的自動駕駛規模化領先對手長達2年?

通用押注十幾億美元的賭局,憑什麼促使它的自動駕駛規模化領先對手長達2年?

雷鋒網 | 新智駕


點擊上方「新智駕」,歡迎關注和置頂。

通用押注十幾億美元的賭局,憑什麼促使它的自動駕駛規模化領先對手長達2年?


自動駕駛留給玩家們閉門修鍊的時間不多了,這或許也解釋了通用汽車的馬不停蹄。雷鋒網新智駕(AI-Drive)曾於日前報道通用汽車利用雪佛蘭Bolt電動車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的全新成果,而如今,這些技術很快要在幾千輛Lyft的出行車隊上服役了。


據《財富》消息,通用汽車已計劃從2018年起聯手Lyft,在其共享出行車隊中部署數千輛自動駕駛雪佛蘭Blot電動車。


據雷鋒網新智駕(AI-Drive)了解,通用此次布局目前被認為是2020年前,汽車製造商企業對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最大規模測試行動,這是因為此前許多公司將更大規模的自動駕駛車輛部署的時間點都定在了2020年。另一方面,谷歌旗下的Waymo自動駕駛公司,目前也僅僅在四個國家測試了約60輛自動駕駛原型車。

有消息稱,通用計劃投放的數千輛自動駕駛電動車,車型為雪佛蘭Blot系列,均配置了通用旗下自動駕駛團隊研發的特殊組件,其中絕大多數車輛將用於Lyft公司的共享出行車隊,在數個國家開展路測。目前,通用方面還沒有將其自動駕駛Bolt汽車面向用戶售賣的計劃。


據悉,這些消息尚未經過通用的官方發布,而是來自一些其他信息源。


不過,在過去一年裡,通用高管已經在採訪和發布活動中公開表示,他們計劃大規模生產自動駕駛汽車並部署在共享出行車隊中。目前,通用官方並未宣布明確的投放數字,或是部署的時間點。


上周五,通用發表聲明稱:「我們不會提供未來產品計劃的更多細節和技術方案。我們只能說,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共享出行網路中的速度將超過你的想像。」


Lyft目前對這一信息不予置評。

爭先恐後的車企


曾有業內分析人員這樣評價自動駕駛時代車企與技術公司的關係——如同兩隻不得不相擁的刺蝟。


與新興技術公司、或是新商業模式下的共享出行企業不同,主流車企在全球出行工具市場已經累積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歷史。但即便車企一開始多麼抵觸,他們堅如磐石的利益鏈條或將被新技術鬆動也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所以,對於資金實力雄厚的車企而言,對現有的為數不多的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公司以及諸如Uber等改變未來出行模式公司的攻城略地,成了一個重要的布局手段之一


誠然,與一些並不起眼兒的創業團隊相比,車企在整車研發技術和產品的供應鏈等方面擁有著小公司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在一些關鍵自動駕駛的研發上,車企的雄厚供應鏈和資金鏈都沒法幫到他。

去年,通用斥資10億美元收購Cruise Automation初創團隊時,副總裁Mike Ableson曾經說道,「我們是一家整車製造廠商,在自動駕駛汽車的硬體方面,我們對自己很有信心。但當我們看到矽谷團隊的開發模式、開發進度和巨大的潛力時,我們認為,他們將創造一筆巨大的財富。」而這,也是通用決定收購Cruise的直接原因。


這個現象同樣適用於其他車企。就在不久前,福特汽車宣布10億美元投資美國匹茲堡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Argo AI。他們計劃於2020年晚些時候在其底特律的工廠生產出第一輛自動駕駛汽車,並將於2021年部署在共享出行車隊中。


另一方面,菲亞特克萊斯勒,則在去年與Waymo達成合作,向其提供旗下的克萊斯勒Pacifica小型貨運車型。與其他布局出行類自動駕駛車不同,他們將眼光伸向了另一個廣受看好的商業化領域,商用車的布局。


埃隆·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也是不容小覷的強勁對手之一。

這家電動車製造商目前已經在其Model S轎車和Model X SUV車型中配備了半自動駕駛技術,如車道線保持、定速巡航等基本駕駛操作,並支持在高速變換車道線等功能。最新的消息也顯示,特斯拉所有HW2(配備第二代自動駕駛模塊硬體)車款的Autopilot 2 自動駕駛功能即將在「下個月」迎來重大更新。而此次更新將包括公路自動轉向、自動泊車及自動遠光燈等功能。與其他車企用資金購買技術的思路不同,特斯拉正在用自有的技術迭代逐漸逼近完全自動駕駛的目標。

通用押注十幾億美元的賭局,憑什麼促使它的自動駕駛規模化領先對手長達2年?



通用的野心


雖然對手都不容小覷,但許多車企相對更加保守的自動駕駛路線,與現在的通用相比,都顯得小巫見大巫。


綜合過去一年通用在自動駕駛方面的落子布局,我們簡單將其總結為三個方面: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布局。典型事件:收購Cruise Automation;


自動駕駛大規模生產的計劃。典型事件:將於2018年投放數千輛完全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未來商業模式的布局。典型事件:創立內部汽車分享品牌Maven;5億美元投資共享出行品牌Lyft。


據雷鋒網新智駕(AI-Drive)了解,在2016年初投資Lyft之前,通用、Lyft雙方高管曾進行過深入的密談。最終,他們計劃從三方面突圍:自動駕駛系統技術研發、自動駕駛車輛量產,以及共享自動駕駛車隊的部署運營。而這,也在之後被證實成為通用布局自動駕駛的重要路線圖。


可以想到的是,這三大領域佔據了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和服務實現商業化的三個方向。這三個山頭未來或許被不同公司佔領,但卻鮮有企業要將這三大優勢同時握在手中。


「沒有公司能完全掌握這三項能力」,通用副總裁Ableson說。從這句話中,通用對自動駕駛的野心表露無遺。而他們現在抓住的最重要的三張牌,就是Lyft、Maven和Cruise


一年前,通用豪擲5億美元投資Lyft,並獲得了Lyft的一個董事會席位。當時,雙方在協議中達成互利的多項合作,如Lyft優先使用通用汽車產品,以及共同布局自動駕駛出行等等。而後,通用便宣布創辦其汽車分享品牌Maven,緊隨其後,通用10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 Automation。


Maven,是通用旗下對標戴姆勒car2go的汽車分享品牌,其於2016年1月推出,Maven的用戶可以通過一款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找到附近可供租用的車輛,並利用這個應用程式和與車輛建立的無線連接將汽車打開。去年11月的一個採訪中,Ableson曾對路透社表示,通用內部創立的分享汽車品牌Maven,也很可能參與Lyft的自動駕駛出行業務的研發中。

通用押注十幾億美元的賭局,憑什麼促使它的自動駕駛規模化領先對手長達2年?



對於自動駕駛技術變現的商業模式,絕大多數廠商將目光鎖定在商用車貨運以及乘用車共享出行網路兩大部分,通用選擇了後者。


「做一個預估,早期階段,自動駕駛車輛的價格可能至少是6位數,採取零售的模式只會獲得極少的買家,」通用高管Ableson說,「但即便是這樣的高價,如果應用於共享出行平台,你仍然有利可尋。」


通用首席執行官Mary Barra也曾在通用位於Orion的工廠表示,通用可能在2017年早些時候就開始生產完全自動駕駛的Bolt電動車。


目前,通用正在舊金山等地測試大約40輛自動駕駛電動車,並計劃今年將測試地點擴展到底特律。


從技術儲備到模式運營,通用過去一年加速布局的自動駕駛版圖,如今已經越來越清晰。


前前後後押注達十幾億美元甚至更多的賭局,能讓通用在自動駕駛賽道上完成一次絕對的領先么?或許待到2018年其自動駕駛大規模生產如約而至,我們會得到一個答案。


*圖片來自網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花旗報告揭秘2016全球FinTech變革全景、「AI如何落地」公開課分享
詳解:支付清結算之賬戶和賬務處理
去年還說堅決不設直銷銀行的招商銀行,今為何迅速轉舵?
iPhone 7 中國特供版曝光!姨媽紅配色;SpaceX 火箭第三次成功落地
HTC 會推出一款怎樣的移動 VR 產品?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做手機的三星又要布局無人駕駛,還帶來了3億美元做投資
美國學生,用一加手機和700美元,自製出了輛自動駕駛汽車
這家反倒要給司機提供崗位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剛剛獲得了300萬美元融資
掌握這幾點駕駛技巧,愛車開10年不用換!
英偉達推下一代全自動駕駛晶元 明年將正式應用
自動駕駛十大聯盟成形,1.9萬億市場誰執牛耳?
為了讓計程車玩上自動駕駛,英偉達帶來了一枚「核彈」
全球資訊通用自動駕駛汽車即將量產,AI時代來臨了,你準備好了么?
英偉達擴大領先優勢,無人駕駛合作名單越來越長
壞的自動駕駛,好的自動駕駛,完美的自動駕駛
美國自動駕駛卡車將導致700萬人失業
英偉達劉念寧:我們CEO非常聰明,他十多年前就關注了自動駕駛
無人駕駛汽車將讓這個百億美元的市場走向滅絕
什麼是航空自動駕駛儀?它有什麼作用呢?
駕駛800萬美元的變形金剛進行世紀之戰,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自動駕駛貨車「賽道」擁擠,這家年輕公司如何讓卡車穿越美國?
自動駕駛科技初創公司正在錯過一個萬億美元的機會
美軍無人機駕駛員要跑1萬米,不就是坐在艙里玩操縱桿用得著嘛?
到2050年 無人駕駛汽車相關經濟活動規模或達7萬億美元